威靈寺

威靈寺

威靈寺坐落於重慶市開縣九龍山鎮臥雲村境內,據資料介紹威靈寺修建於西漢年間,公元215年。於1995年翻新及擴建。

景點介紹

威靈寺 威靈寺

溯彭溪河而上,凌九龍山巔,但見深溝險壑,山峰峻秀,人稱“五寶靈山”者,狀似飛龍,名曰“威靈”。 古寺巍巍,森森然似有神氣,與明朗朗的氣候正好調和。

步幾級石隊階,古寺之外外景便豁然眼前。一溜長廊杳石鋪就,百年有餘,長廊右側者,“威靈池”也。

門首造型,很是壯觀。紅牆綠瓦,獨立於長廊右側者,“威靈池”也。門首一聯“威鎮天頂寶恩苑,靈顯仙境龍泉洞”。

登幾級石階入內,當中一併,壁上一碑記曰:威靈池也脈絡西秦龍巒矗天街月巋然獨尊故昔人名曰天頂山山下有泉四時不歉不盈清則暗渾則雨後有風銅時或雲霧自出所謂山澤通氣而有龍則靈也前清嘉慶時歲大旱鄉人禱於斯池果雨後屢求轍應故名威靈池。

上供龍王塑像,案上香火繚繞,油燈正亮。 長廊正中,一排石梯整齊而上,登上最後一級不多不少正好九十九,真有九九歸真之感。杏黃色的牆壁上,“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大字,遒勁而凝重,仿佛承擔著人世間眾多苦痛。

大門之上,五龍鎮寶圖案之中,“威靈寺”三字金光閃閃。

門首一對雕有神鳥圖案的石基托一橫樑,上雕八仙過海、唐僧取經等圖案。門上有聯云:“威風凜凜競相上帝,靈感昭昭陰庇下民。” 古木大門,顯示著歲月的斑斑駁駁,門上絞鏈發同吃力的轉動聲,警告那些不虔誠者不得擅自入內。

大門洞開,一尊彌勒佛於門廳之中,兩耳垂肩,袒胸露乳,肩披緩帶,笑口大開,左手抓一如意。項掛一串念珠。正是“開口只笑笑天下可笑之人,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 進得門來,滿目華麗的建築和精美的雕刻令人目弦神迷。牆壁上布滿了古典的裝飾,一尊鍍金大鼎里插滿香燭。

步入正殿,供桌上點滿了碩大的紅燭。供桌前面的大盆里,擲滿燒得紅紅的殘香,濃重的香氣和瀰漫的煙霧,使人幾生頓化之感,你看那個端坐冥思的釋加牟尼,左手捧金缽,右手拇指食指相捏,雙目正從沉思中醒來嘴角含著淡淡的笑意,像在菩提樹下,悟出了什麼真諦。在陣陣煙霧背後,丈余高的南無阿陀佛,兩側還觀音、勢至、文殊、普賢、地藏、韋馱花地藏、伽藍、韋馱等分殿而設 … … 石雕而成,技藝精湛,法相莊嚴,栩栩如生,令人肅然起敬。

十幾個身披襲裝的僧人,或手拔佛珠,默默祈禱,或搖頭順腦,念念有詞。在能容納五百餘人的大殿里,善男信女們有的伏在蒲團上,有的千脆跪在地上,無數惶恐的眼睛,仰望著大慈大悲的菩薩。人們仿佛喪失了原有的分量和密度,被一種神奇的力量高懸在空中。

穿過念佛堂一耳門,便到了客堂。紅末沙發上面是精美的座墊。可供百餘人休息前面還有彩電、 VCD 、卡拉 OK 以供遊客娛樂。法號釋證虛大師介紹說:十年浩劫時,威靈寺被摧毀,唯山門牌樓倖存。改革開放後,宗教政策得到落實。本縣佛門新秀、畢業於福建佛學院,後任廈門南普陀寺大知客的智常法師不忍家鄉佛法之衰,興大慈悲,不辭艱辛,排除萬難巨資修建了威靈寺。現今的威靈寺仿原來的寺樣,念佛堂、齋堂、客堂一應俱全。常住僧眾、居士 20 餘人。穿梭於開縣、開江、宣漢等地,四合環抱,總建築面積三千餘平方米,每年六月十九觀音會,從六月十二到六月二十日一千四百餘信徒食住院寺,念經拜佛達九天之久。

周邊寺廟

金山寺

位於開江縣寶塔壩鄉金山山腰,距縣城8公里。金山寺在當地系最高峰巒,地勢高曠,其背面崗巒起伏,古木參天;左右土丘林立,聯肩比翼,如護衛羅列;前方寶塔壩田疇似海,村落歷歷。金山寺始建於唐代天寶年間,明未毀於兵燹,清康熙乾隆年間募資重修。金山寺由正殿和藏金樓兩部分組成。正殿座南朝北,藏經樓座東朝西,相距約百尺。金山寺在歷史上是開江之叢林聖地,盛年時,擁有田產五百多畝,僧眾二百多人,還辦有一所佛門國小,其正副殿及塔林占地遠超過達縣真佛山,舊時金山寺系佛門淨土,乾隆以來香火歷盛不衰,每年要舉行一次“孟蘭盛會”和“臘八戒規”儀式,舉行“臘八戒規”儀式時,從冬月初二及臘八,全縣16個寺及達縣真佛山等寺廟新和尚都要到金山寺摩頂受戒。1958年,金山寺被公布為四川省重點保護寺廟,現收入《中國縣情大全》、《中國寺廟塔窟四川卷》等專著。金山寺在10年浩劫中雖受劫難,但自1992年開江縣政府批准恢復開放以來,經過多方面籌資搶救維修,現呈現出勃勃生機,寺廟、佛像維修一新,文物、古樹得到保護,園林得到培植,香客、遊客駱驛不斷。據不完全統計,年旅遊人數達3萬人次左右,收入10萬餘元。該寺現有僧眾12名,景區占地100餘畝,房屋占地近1萬平方米。

回龍寺

寺院建在形似盤龍臥伏的山包上,寺旁有兩口清澈見底的水井,似龍的眼睛。因馬家河從寺前迂迴流過,恰似蛟龍回遊,故名回龍寺。

寺始建於元末,分前、中、後三殿,左右廂房42間,建築面積1094平方米。此寺建築風格凝秀,形式古樸。前殿陳列四尊石雕,名四大天王,個個形體偉岸,氣宇軒昂,魁梧威嚴,形象逼真。中殿前立《重建回龍寺記》石碑,書法刻石,堪稱一絕。後殿陳列著八尊形態各異、栩栩如生的菩薩金身,樓閣上繪有筆觸細膩、色彩艷麗的巨幅壁畫。寺前左右立有小巧玲瓏的泰山廟和娘娘廟,還有明代建築“照北塔”與寺相望。回龍寺背倚秀麗青山,山峰蜿蜒起伏,林木茂盛蔥翠,環境十分幽靜,景色分外宜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