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派屈克·希特勒

威廉·派屈克·希特勒

威廉·派屈克·希特勒,阿道夫·希特勒同父異母的哥哥阿洛伊斯的兒子(即其侄子)。1939年,與叔叔希特勒關係惡化,被迫攜母親離開德國,移居美國,1944年加入美國海軍,並於1946年退伍。退伍後,過上了隱姓埋名的生活。

基本信息

生平

威廉·派屈克·希特勒 威廉·派屈克·希特勒

上世紀30年代初,威廉在父親離開倫敦之後,就過上了“孤兒寡母”的生活。因為,小阿洛伊斯·希特勒返回德國後就趕上了第一次世界大戰,而本性花心的他很快就娶了一位德國媳婦,並輾轉對在倫敦的第一位老婆謊稱自己死於戰亂。後來,事情敗露,小阿洛伊斯面臨重婚罪起訴,然而,善良的愛爾蘭妻子最終原諒了他,撤消了起訴。這位愛爾蘭女子也是命運多舛,後來,成為了納粹元首的小叔子阿道夫·希特勒又把她在倫敦唯一的家炸得片甲不留。戰後,希特勒的這位愛爾蘭嫂子靠講訴不為人知的希特勒私人故事掙了一筆稿費,也算是一點小小的補償。

1933年,威廉離開倫敦遷往德意志追溯此時已經發跡的希特勒。最初被安排在銀行工作,後在歐寶汽車公司任職,做過汽車銷售員。在他看來,位高權重的叔父阿道夫給他安排的這些工作簡直就是在打發叫花子,這令叔侄之間關係惡化。於是,威廉破釜沉舟,寫恐嚇信威脅希特勒,說是要把希特勒的身世公之於世。他想說的是,希特勒生父其實是個猶太商人,他是猶太人的私生子。接到這個恐嚇信後,希特勒要求威廉首先放棄英國國籍,然後才好給他安排更好的職位。威廉敏銳地意識到其中可能有詐。於是,他很快返回倫敦,並在一家英國雜誌上發表了《為什麼我恨我的叔叔》一文。

他的叔叔希特勒曾向他下最後通牒:要么加入德國國籍,要么就離開德國。阿道夫希特勒加緊籌劃他的戰爭陰謀,威廉卻害怕即將到來的戰爭把他困在德國,更不願意按照叔叔的意思,為換取在納粹中的一個高級職位而放棄英國護照。他選擇了離開,1939年,在美國出版商的邀請下,他與母親遠渡重洋來到美國。 美國宣戰後,派屈克·希特勒請求加入軍隊,遭到拒絕。於是,在1942年3月3日直接寫信給羅斯福總統請進行要求。

最後信傳到了聯邦調查局埃德加·胡佛的手裡,聯邦調查局派出最有經驗的特工專門負責調查威利,前前後後經過一個多月,洋洋灑灑數千言的調查報告終於出爐了,最終的結論是“沒有找到任何證據證明他參與了任何顛覆性的活動”。這份報告把威利描述成一名“特別懶惰的人”,“多次試圖尋找一份報酬優厚而活兒很輕的工作”。報告還援引一位了解威利的人的話說,威利“曾經試圖使用溫和的敲詐方式來敲詐阿道夫·希特勒,讓叔父在其參謀班子中為他找一個位置”。

加入美國海軍的威廉 加入美國海軍的威廉

威利的誠心終於打動了美軍,1944年3月,威利被美國海軍吸收。當接到入伍通知書時,威利感激的痛哭涕零。他就這樣成了一名海軍一等兵,當然他的“宏願”沒有實現,他並沒有被派往前線,而是在訓練兵站服役了兩年,他身邊的人很快就知道了他的身世,總在他的背後嘀嘀咕咕。他不曾參加作戰,但作為一名海軍上士在軍中服役兩年。1946年他光榮退伍。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曾任波蘭總督的納粹律師漢斯弗蘭克在紐倫堡審判中說,當時威廉曾威脅他叔叔說,會向外界肯定阿道夫希特勒的祖父是猶太人的傳言。

但阿道夫希特勒並沒有因此受制於威廉。威廉只好逃回英國,雖然他竭力討好英國公眾,還在雜誌上發表文章《我為什麼討厭我叔叔》,但人們並未對他表示歡迎。

從海軍退役後,威利決定與自己的過去徹底告別,其中很重要的一項措施便是把自己的姓氏隱去,此後他開始使用“威廉·希勒爾”這個名字併到曼哈頓給一位泌尿科醫生當助手。不久,他認識了一名德國婦女,當他們結婚時,威利再次把自己的名字改了,並搬到長島定居。威利共有4個兒子,大兒子在80年代去世。另外3個兒子便在長島靠做小買賣為生。

威廉曾在戰爭中受傷,戰後隱居家中,直至1987年去世。家人說,威廉是戰爭英雄,因為他一直極力反對他叔叔的信條。

生活

威廉·派屈克周圍的人都親切的稱呼他“威利”,他的父親便是阿道夫·希特勒的同父異母的兄弟阿洛伊斯。

威廉的父親阿洛伊斯希特勒1910年在愛爾蘭都柏林結識17歲的愛爾蘭女孩布里奇特道林。阿洛伊斯當時是酒店服務員,但他騙布里奇特說自己是一個有錢的酒店經理。布里奇特的父親很快戳穿了阿洛伊斯的謊言,但布里奇特已深深迷戀上他。二人私奔至英國倫敦,並於1910年6月3日結婚。布里奇特的父親曾試圖控告阿洛伊斯綁架他女兒,但1911年威廉出生後,他也不再反對這樁婚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