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牽牛

姬牽牛

姬牽牛(學名:Ipomoea obscura),正名為小心葉薯,為旋花科番薯屬的植物,屬於纏繞藤本,莖纖細,光滑或微毛。葉為廣卵形,長4-10厘米,先端銳尖,基部心形,互生。花腋生,1-3朵開於同一處,花冠漏斗狀黃白色,基部呈紫色。蒴果卵形,種子被有灰黑色細毛。海濱或海邊之低海拔空曠地,林緣適合其生長,幾乎全年可見開花。莖纖細,富纏繞性,光滑或有微毛。分布於台灣島、馬斯克林群島、熱帶亞洲、馬來西亞、熱帶非洲、菲律賓、大洋洲以及中國大陸的廣東、雲南等地,生長於海拔100-580米的地區,多生於曠野沙地、海邊疏林或灌叢中,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姬牽牛圖片欣賞 姬牽牛圖片欣賞
姬牽牛 姬牽牛

纏繞草本。莖纖細,圓柱形,有細棱,被柔毛或綿毛或有時近無毛。葉心狀圓形或心狀卵形,有時腎形,長2-8厘米,寬1.6-8厘米,頂端驟尖或銳尖,具小尖頭,基部心形,全緣或微波狀,兩面被短毛並具緣毛,或兩面近於無毛僅有短緣毛,側脈纖細,3對,基出掌狀;葉柄細長,長1.5-3.5厘米,被開展的或疏或密的短柔毛。聚傘花序腋生,通常有1-3朵花,花序梗纖細,長1.4-4厘米,無毛或散生柔毛;苞片小,鑽狀,長1.5毫米;花梗長0.8-2厘米,近於無毛,結果時頂端膨大;萼片近等長,橢圓狀卵形,長4-5毫米,頂端具小短尖頭,無毛或外方2片外面被微柔毛,萼片於果熟時通常反折;花冠漏斗狀,白色或淡黃色,長約2厘米,具5條深色的瓣中帶,花冠管基部深紫色;雄蕊及花柱內藏;花絲極不等長,基部被毛;子房無毛。蒴果圓錐狀卵形或近於球形,頂端有錐尖狀的花柱基,直徑6-8毫米,2室,4瓣裂。種子4粒,黑褐色,長4-5毫米,密被灰褐色短茸毛。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100-580米的曠野沙地、海邊、疏林或灌叢。

分布範圍

產自台灣、廣東及其沿海島嶼(海南、西沙永興島)、雲南。分布在熱帶非洲、馬斯克林群島、熱帶亞洲,經菲律賓、馬來西亞至大洋洲北部及斐濟島。

毒害

有毒部位:全草有小毒,種子毒性較強。

中毒病狀:幼兒或家畜誤食有四肢無力、頭昏、食欲不振等症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