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鑲

姜鑲

姜瓖(?-1649年),明末清初將領,陝西榆林人。據《朔州志》載,姜家世代皆明將,長兄姜讓是陝西榆林總兵,弟姜瑄為山西陽和副總兵。姜瓖任鎮朔將軍印大同總兵官。崇禎十七年(1644年)三月李自成克太原,投降大順政權。《甲申傳信錄》中記載說自成當時還準備殺掉姜瓖,理由是“朝廷以要害鎮寄若,若何首降?”多虧制將軍張天琳的勸說才作罷。四月大順軍為清吳聯兵所敗,五月姜瓖叛變追殺恩人張天琳,降清。1649年姜瓖自稱大將軍,據大同叛清。不久,姜瓖被部將楊振威所殺,清將阿濟格入城,下令屠城,殺人無數,並“隳其城睥睨五尺”。

簡介

姜瓖

(?-1649年),明末清初將領,

陝西

榆林人。

據《朔州志》載,姜家世代皆

明將,長兄姜讓是陝西榆林

總兵,弟姜瑄為山西陽和副總兵。姜瓖任鎮朔將軍印大同總兵官。

崇禎十七年(

1644年)三月

李自成克太原,投降

大順政權。同年四月(1644年5月)清將恭順侯

吳順華率兵進攻大同,六月初六日,姜瓖殺大順軍守將

張天琳,投降清英親王

阿濟格,後隨阿濟格進兵征伐山西、陝西,封為統攝宣化、大同諸鎮兵馬的將軍。

順治五年冬,姜瓖得知

多鐸病故、

多爾袞染病,十二月初三日(

1649年1月)於

大同起義歸

南明,耿焞逃往陽和,家屬被姜瓖處死。姜瓖連陷旁近府縣,富喀禪遣諸將

根特、

杜敏赴援,其附近十一城皆叛,以割辮為標誌,遵用永曆正朔。多爾袞得知訊息,派遣

阿濟格載

紅衣大炮急赴大同,初四日到達大同城下,進行圍剿,一方面又對姜瓖進行勸降,宣布若能悔罪歸誠,仍將“照舊恩養”。多爾袞見招降無效,加派端重親王

博洛、承澤親王

碩塞、多羅親王

滿達海,連同阿濟格繼續作戰。順治六年六月,清軍攻克了山西部分州縣,阿濟格圍困大同數月,大同城內已經食盡,“兵民飢餓,死亡殆盡,余兵無幾”,守將

楊振威等人於10月斬殺姜瓖及其兄弟首級,獻城投降。阿濟格入城,恨城內兵民固守,下令屠城,除楊振威的官兵家屬外,“官吏兵民盡行誅之”,“隳其城睥睨五尺”,鄰近各府、縣等地區亦遭屠戮。山西戰事陸續平息。

成就

姜鑲姜鑲

崇禎十七年二月,李自成自率主力進破汾州(今汾陽),分向潞安(今長治縣)、河曲、靜樂、遂長驅太原陷之,然後北向大同。李自成攻代州(今代縣),總兵周遇吉堅城固守,及食盡乃退守寧武。自成攻之,死傷甚眾。及城破,遇吉猶巷戰,戰鬥極為激烈。周遇吉被擒殺,其妻劉氏率婦女登屋射殺,後起義軍縱火焚燒才入而占之。李自成眼見一個小小寧武城尚且如此難攻,便召集眾將士商議:“此去歷大同、陽和、宣府、居庸,皆有重兵,倘盡如寧武,奈何?不如且還,以俟再舉。”(《通鑑輯覽》)而就在李自成準備退兵回陝之際,姜瓖秘密派人送上降表,李自成大喜過望,馬上打點軍隊,越雁門,占朔州,直向大同。二月十九日,起義軍開到大同城周圍。姜瓖歸順,李自成意欲殺之。據《甲申傳信錄》記載:“闖軍遂入城,定之。綁姜瓖至,定其叛國之罪,欲斬之,奉闖將張天琳勸釋,未戮”。在張天琳的幫助下,放了姜瓖一條生路。李自成對姜瓖心懷戒心,三月六日離開大同時留下張天琳、柯天相、張黑臉掌控大同,而姜瓖雖然仍被封為總兵,但已無大權。

生平

姜鑲姜鑲

李自成敗出北京,姜瓖生變。他率親信撲向帥府將起義軍將領柯天相和張黑臉殺死。《清史稿》曰:“故明大同總兵姜瓖斬賊首柯天相,獻大同來降”。《左雲縣誌》也載:“雲岡以甲申三月為闖賊張天琳盤踞,……五月朔十日一舉克復之。生綁過天星,寸磔之以快雲鎮”。就在姜瓖撲殺起義軍首領的時候,清軍派出恭順侯吳惟華進攻山西,於五月十日兵臨大同,姜瓖降清,仍舊委以總兵職務。

戊子之變

姜瓖降清後,雖然仍舊委以總兵職務,但軍權在清將吳惟華手中,並由

英親王阿濟格坐鎮。清廷對姜瓖弟兄始終不予理會,姜瓖依然仍舊沒有大權。

姜瓖姜瓖

英親王阿濟格是努爾哈赤第十二子,他坐鎮大同,藉口大同漢人拒絕剃頭梳辮,便濫殺無辜,為官不仁。義大利馬丁諾《韃靼征記》中記載:“大同女人被譽為是中國最美麗女人,八王(阿濟格)及其隨人任意姦淫婦女。一個有身份的新娘被他們從轎中搶走,姜瓖親自找他們要人,被攆打了出來。姜瓖不能再忍,勃然大怒,誓用韃靼的血來洗刷恥辱,立即率親兵到他府上見人就殺。嚇的阿濟格從城牆逃走了”。姜瓖率眾,自稱

大將軍,舉起反清大旗。此年(1649年)是戊子年,故稱"戊子之變"。姜瓖反清,後被多爾袞所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