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豉

姜豉

姜豉一道用到帶皮豬肘子肉,韭黃等做種食材烹飪的美食,原料種類較多,製作工藝不複雜。

姜豉

菜系

豫菜

種類

肉菜

典故

“姜豉”乃唐宋時期開封市肆名饌和寒食節傳統食品。此菜因以姜調味,烹製成的熟豬時肉濃爛,湯汁凝凍,似豆豉而得名。據傳,唐代有個叫姜悔的吏部侍郎,目不識丁,手不解書,濫掌銓衡。故逕人有歌謠云:“今年迭數恰相當,抑由坐主無文章,案後一膛凍豬肉,所以名為姜侍郎”。“姜豉”因與“姜侍”諧音,遂得以流傳開來。宋人孟元老在《東京夢華錄》中載有此菜;陳元靚在其《歲時廣記》中對該菜的製作方法和食用方法記述尤詳。新中國成立前,姜豉曾一度失傳。1984年,開封市特級烹調師孫世增等整理髮掘仿宋菜餚,此菜才有緣與食客見面,重新膾炙人口。

特點

“姜豉”成菜後,晶瑩透明,紅白相間,食時澆香醋、薑汁,配以香菜、韭黃調拌,入口香嫩利口,為佐酒佳肴。

原料

主料:帶皮豬肘子肉1000克。
配料:韭黃10克,香菜10克,雞腿4隻。
調料:姜塊35克,蔥段20克,陳皮5克,精鹽45克,白糖25克,紹酒10克,醋30克,豉汁10克,薑汁15克,清湯150克。

製作工藝

(1)豬肘子肉洗淨,瀝乾水分,撒上白糖,待溶化後再撒上精鹽揉勻,放盆內醃3天,每天需揉一至兩次。
(2)把醃好的肘子放開水內浸透,撈在溫水中刮洗乾淨,偷刀片成大片(皮不片開),放容器中。加入蔥段、姜塊、陳皮、紹酒,清湯,最上面放上用開水浸透的雞腿,上籠蒸爛(越爛越好)。
(3)將蒸爛的肘子揀去蔥段、姜塊、陳皮不用,撇淨油沫,皮面向下撈在海碗內,湯汁過濾倒湯碗中,放冰櫃凝凍。
(4)香菜、韭黃洗淨切成1.5厘米長的小段,分裝碟內;凍好的姜豉取出切成長條裝盤,澆上醋、豉汁、薑汁對成的汁。外帶香菜、韭黃各一碟,即可上桌。

營養價值

食用須知
豬肘:豬蹄膀營養很豐富,含較多的蛋白質,特別是含有大量的膠原蛋白質,和肉皮一樣,是使皮膚豐滿、潤澤,強體增肥的食療佳品。豬肘,味甘、鹹,性平;有和血脈、潤肌膚、填腎精、健腰腳的作用。

姜的功效與作用
味辛、性微溫,歸肺、脾、胃經。發汗解表,溫中止嘔,溫肺止咳,解魚蟹毒,解藥毒,特別對於魚蟹毒,半夏、天南星等藥物中毒有解毒作用。適用於外感風寒、頭痛、痰飲、咳嗽、胃寒嘔吐;在遭受冰雪、水濕、寒冷侵襲後,急以薑湯飲之,可增進血行,驅散寒邪。
禁忌人群:久服積熱,損陰傷目;陰虛、內有實熱、患痔瘡者忌食;高血壓病人慎食。

食物相剋

豬肘:豬肉不宜與烏梅、甘草、鯽魚、蝦、鴿肉、田螺、杏仁、驢肉、羊肝、香菜、甲魚、菱角、蕎麥、鵪鶉肉、牛肉同食。食用豬肉後不宜大量飲茶。

營養價值

熱量 3351.95 千卡
蛋白質 174.52 克
脂肪 280.69 克
碳水化合物 31.87 克
膳食纖維 2.55 克
膽固醇 790 毫克
維生素A 59.2 微克
胡蘿蔔素 355.9 微克
硫胺素 3.73 毫克
核黃素 1.89 毫克
尼克酸 27.12 毫克
維生素C 11.1 毫克
維生素E 9.42 毫克
鈣 114.55 毫克
磷 1479.7 毫克
鉀 2191.05 毫克
鈉 6781.16 毫克
鎂 166.85 毫克
鐵 13.9 毫克
鋅 18.66 毫克
硒 70.74 微克
銅 2.16 毫克
錳 1.95 毫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