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耀輝

姜耀輝

姜耀輝(Jiang Yaohui),男,江蘇海門市人,漢族,1964年10月出生,1985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5年8月參加工作。

學習經歷

姜耀輝姜耀
1981.9-1985.8,長春地質學院地質系學習,並於1985年7月獲工學學士學位。
1996.9-1999.6,中國地質大學博士研究生,並於1999年6月獲理學博 學位。
2000.7-2002.8,南京大學地質學博士後

工作經歷

1985.8-2002.8,中國地質科學院南京地質礦產研究所,歷任實習研究員,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和研究員。
2002.9- 今,南京大學地球科學系礦物學岩石學礦床學專業教授,2006年3月起任博士生導師。

獲獎情況

1985年被評為長春地質學院優秀學生幹部。
1995年被評為南京地質礦產研究所先進工作者。
2001年被評為南京大學優秀博士後。
“造山晚期花崗岩中Th、U的高含量示蹤岩石圈拆沉”論文(第一作者)獲南京市第四屆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三等獎。
“福建浦城-三都澳銅金銀多金屬成礦帶成礦規律及成礦預測”1995年獲地礦部科技成果三等獎,3/3。
“福建崇安-寧化地區金錫銀鉛鋅成礦條件、成礦預測及靶區優選”1997年獲地礦部科技成果三等獎,1/5。
塔里木地塊周邊地區成礦地質條件及找礦遠景研究”2002年獲國土資源部科技成果二等獎,5/10。

主要教學情況

本科生:礦相學與蝕變岩石學
研究生:礦床學最新文獻閱讀
研究方向
花崗岩成因及成礦作用(在研項目:國家973項目,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
礦床地球化學(在研項目:自然科學基金優秀創新群體項目)
大地構造岩石學(在研項目:自然科學基金優秀創新群體項目)

主要科研成果

1.花崗質岩石成因
(1)提出並論證了花崗岩可以直接由交代富集地幔低程度部分熔融而形成——發展了傳統的花崗岩地殼熔融成因論
通過藏東玉龍斑岩成礦帶中玉龍含礦斑岩(以二長花崗斑岩為主體,少量正長花崗斑岩和鹼長花崗斑岩)重點解剖,同時與玉龍成礦帶其它斑岩進行對比,從岩相學與礦物化學、元素地球化學和Sr-Nd-Pb-Hf同位素地球化學等方面闡明了含礦斑岩的源區性質及岩漿形成與演化過程,認為含礦斑岩直接由當地100公里深處的交代富集地幔(金雲母石榴石單斜輝石岩)低程度部分熔融而形成。相關成果發表在“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和“岩石學報”上。國內外審稿專家對該成果給出了較高評價:“This paper is dealing with shoshonitic granitoids emplaced in a thick crust (Tibet) but whose source lies within the lithospheric mantle. This is a very interesting topic poorly described in the literature.”;“ 此文創新性地提出了一個全新的大陸環境含Cu斑岩的成因模式,即100km深處地幔中交代成因的金雲母-石榴石輝石岩脈低程度部分熔融成因”。
科學意義:a. 花崗質岩石記錄了大陸地殼生長歷史、殼幔相互作用和大陸動力學演化等多方面信息,又與許多重要礦產的成礦作用密切相關。因此,花崗質岩石成因一直是國際上前緣研究領域。然而,花崗質岩石呈現巨大的多樣性,直至今日,花崗質岩石的源區仍然是最具爭論的主題之一。目前可以接受的觀點是,花崗質岩石是在幔源熱和物質向地殼傳輸過程中形成的,要么通過地殼岩石的部分熔融而形成,要么通過地幔起源的玄武質岩漿發生結晶分異(FC)或結晶分異聯合同化混染(AFC)而形成。但對於花崗岩是否可以直接由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而形成仍然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在經典論著中很少涉及,在國際文獻中也很少見有報導。因此,本次研究成果,即花崗岩幔源成因論對傳統的花崗岩殼源成因論提出新的挑戰,它對於豐富花崗質岩石成岩理論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b. 玉龍含礦斑岩形成於陸-陸碰撞造山環境。目前對陸-陸碰撞造山環境下含礦斑岩的成因也存在很大的爭論。主要有3種觀點:由幔源玄武質岩漿發生結晶分異和同化混染而形成;由加厚鎂鐵質下地殼部分熔融而形成;由早先俯衝的洋殼板片部分熔融而形成。因此,本次研究成果(即含礦斑岩直接起源於富集岩石圈地幔的低程度部分熔融),對於進一步認識陸-陸碰撞造山環境下含礦斑岩的起源以及斑岩型銅礦的成因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c.玉龍含礦斑岩同時具有埃達克岩的某些地球化學特徵。埃達克岩是上世紀90年代以來國際地學界的熱門話題。依據最初的定義,埃達克岩是由年輕的俯衝洋殼部分熔融而形成的。由於埃達克岩與斑岩型銅礦具有密切關係,因而受到國際地學界廣泛關注,又提出了許多埃達克岩成因模式,比如加厚下地殼部分熔融模式,拆沉下地殼部分熔融模式和AFC模式。本次研究成果表明,埃達克質岩石可以直接通過岩石圈地幔中交代成因的金雲母石榴石單斜輝石岩的部分熔融而形成,因而對於進一步理解埃達克岩及其相關的斑岩型銅礦的成因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
(2)提出了SH型花崗岩的概念——進一步完善了國際上傳統的花崗岩ISMA分類方案
在西崑崙造山帶花崗岩研究過程中,認為存在鉀玄質(shoshonitic)花崗岩,並定義為SH型(SH-type)花崗岩。該成果通過國際上著名的花崗岩專家Barbarin B.和岩石學家Foley S. (Lithos 刊物主編)以及另一位專家的評審發表在Lithos 上。
科學意義:花崗質岩石成因研究中一項重要內容是對花崗岩成因類型進行劃分。雖然目前花崗岩成因類型五花八門,但國際上傳統的ISMA劃分方案是用得最多的概念。從岩石系列上來說,A型花崗岩鹼性系列,I型和S型花崗岩屬(高鉀)鈣鹼性系列(其中I型花崗岩的A/CNK通常1.1),M型花崗岩則屬於拉斑玄武岩系列。本次研究成果表明酸性岩石中同樣存在鉀玄岩系列,並且能與M型和S型,尤其是A型和I型花崗岩很好地區分開,正如當初鉀玄岩系列從鹼性系列和鈣鹼性系列中獨立出來那樣,將鉀玄質花崗岩從A型和I型花崗岩中獨立出來而成為一種新的類型(SH型)。因次,SH型花崗岩的提出進一步完善了傳統的花崗岩ISMA分類方案。儘管鉀質花崗岩還存在很大的爭論,有的學者甚至反對酸性岩石中存在鉀玄岩系列的觀點,本次成果的科學意義正如Foley S.在評審該成果時所指出的那樣,也許一種新類型的提出,可以將爭論聚焦到該類型花崗岩的討論上,從而進一步豐富和完善花崗岩成岩理論。
2.華南晚中生代構造動力學背景
研究花崗質岩石的成因,實質上就是研究大陸生長與演化的原因、方式和機制。我們通過江西相山晚侏羅世(158-135 Ma)火山雜岩及其中淬冷包體和湘南晚侏羅世(153-142 Ma)千里山花崗岩及其同時代基性岩脈進一步研究,為華南晚中生代構造-岩漿-成礦地球動力學背景提供了新的制約。認為相山火山雜岩具有A型花崗岩的親緣性,其中的淬冷包體為高鎂鉀質岩石;千里山花崗岩也屬A型,其同時代基性岩脈既高鎂又富鉀;這些岩石很有可能形成於弧後拉張環境,從而表明華南自大約180Ma古太平洋板塊俯衝以來,於160Ma就開始了弧後拉張作用。因此,Gilder et al.(1996)提出的“十-杭帶”可能是一條晚侏羅世弧後拉張帶。相關成果發表在Journal of petrology 和Geological Magazine 上。
科學意義:華南在晚中生代時期發生了強烈的構造-岩漿活動和大規模成礦作用是不被爭論的事實,但對於構造-岩漿-成礦地球動力學背景一直爭論不休,主要有3種觀點:①與古太平洋板塊俯衝作用有關;②與早中生代時期印度支那同華南碰撞造成的大陸裂解和盆地形成有關;③與揚子和華夏板塊之間的阿爾卑斯型碰撞造山有關。本次研究成果支持古太平洋板塊俯衝的觀點,並對“十-杭帶(低TDM帶)”給出了新的詮釋——“晚侏羅世弧後拉張帶”,它對於進一步探討和深入認識整箇中國東部(西環太平洋帶)晚中生代以來構造-岩漿-成礦地球動力學機制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
3.通過西崑侖北岩帶花崗質岩體及其中暗色微粒包體以及同時代鎂鐵質岩脈岩石成因綜合研究,在斜長花崗岩和鉀質岩石成岩理論以及造山帶構造演化模式等方面均取得了新進展
西崑侖山脈位於青藏高原西北緣,又是我國中央造山帶的有機組成部分。由於其特殊的大地構造位置,即位於古亞洲構造域特提斯構造域的結合部位,使它成為研究顯生宙亞洲大陸向南增長和特提斯構造演化的焦點地區。上世紀90年代以前對其構造演化史知之甚少,通常認為其是印支造山帶。上世紀90年代以後,國內外學者對其進行了較系統研究,並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姜春發等(1992)率先對西崑侖造山帶中烏依塔克、庫地等地的蛇綠岩開展研究,並根據這些蛇綠岩中存在晚泥盆世-早石炭世放射蟲,認為它們代表的是古特提斯洋的殘餘,從而進一步認為西崑侖造山帶是晚古生代(海西)造山帶。隨著庫地蛇綠岩同位素年代學的深入開展,獲得了一系列新元古代-早古生代的年齡數據,因而目前大部分學者將烏依塔克-庫地縫合帶作為原特提斯洋的殘餘,並認為西崑侖造山帶經歷了早古生代(加里東)碰撞造山階段,是原特提斯洋發生、發展和閉合的結果。然而,對於原特提斯洋盆的封閉方式和時間仍然爭論不休。有學者認為洋殼是向南消減的,也有學者持相反觀點,認為原特提斯洋是向北消減的。最近,Xiao et al.(2005) 認為原特提斯洋在早奧陶世之前是南向俯衝,隨後發生了俯衝極性轉換,即北向俯衝;關於原特提斯洋盆的封閉時間則有奧陶紀、志留紀和泥盆紀三種不同觀點。上述爭論和不確定性影響到對西崑侖造山帶構造演化史的深入認識和造山帶構造模式的正確建立。
西崑侖造山帶(地體)發育兩條醒目的中-酸性深成岩帶,即西崑侖北岩帶和西崑侖南岩帶。西崑侖北岩帶分布於烏依塔克-庫地縫合帶南側,形成於古生代(早奧陶世-早石炭世),並以早古生代(加里東期)為主,西崑侖南岩帶分布於麻扎-康西瓦縫合帶北側,主要形成於印支期,少數形成於早二疊世。綜觀前人研究成果,我們認為,對這兩條岩帶中岩體的研究範圍、研究內容及其所蘊含的成因信息的局限性,是造成對西崑侖地質演化史的認識存在分歧的主要原因。最近幾年來,在申請者面上基金項目的資助下,我們對西崑侖北岩帶中大同岩體及其中暗色微粒包體開展了岩石成因與地球動力學意義研究,同時我們還進行了北岩帶中相關岩石(庫地蛇綠岩中火山岩、128 km岩體、庫地北岩體與同時代煌斑岩脈以及烏依塔克蛇綠岩中斜長花崗岩與同時代輝綠岩脈,圖1)綜合分析對比研究,從而為上述西崑侖造山帶古生代構造演化的爭論提供了新的制約。結果表明西崑侖造山帶早古生代構造演化經歷了一個完整的造山(威爾遜)旋迴,造山帶的形成是原特提斯洋持續南向俯衝造成的,期間沒有發生極性轉換,原特提斯洋盆封閉時間為志留紀,而並非奧陶紀或泥盆紀:原特提斯洋盆形成於新元古代(651 Ma),中寒武世開始發生南向洋內俯衝,形成了庫地蛇綠岩套中中-晚寒武世(510-492 Ma)拉斑玄武質-鈣鹼質火山岩;晚寒武世之後,洋殼持續向南俯衝至西崑侖地體之下,誘發高鉀鈣鹼質-鉀玄質陸緣弧岩漿作用,形成了早奧陶世(472 Ma) 128 km岩體和中-晚奧陶世(469-451 Ma)大同岩體,其中構成寄主岩的鉀質岩漿直接起源於俯衝沉積物的部分熔融,伴隨部分熔融體與上覆地幔契的相互作用,而構成暗色微粒包體的超鉀質岩漿是由底辟上升的金雲母輝石岩團塊發生部分熔融而形成的;原特提斯洋盆於志留紀閉合,形成了烏依塔克-庫地縫合帶;早泥盆世(408 Ma)進入造山後階段,形成了庫地北鹼性花崗岩和同時代煌斑岩脈。造山後階段的伸展作用可能使地殼在晚泥盆世沿烏依塔克-庫地早古生代縫合帶重新被拉開,形成古特提斯洋盆;早石炭世開始發生北向洋內俯衝,俯衝板片釋放的流體誘發地幔契發生部分熔融形成拉斑玄武質岩漿,這種拉斑玄武質岩漿一方面發生噴發作用形成了烏依塔克蛇綠岩中的火山岩,另一方面發生結晶分異作用並侵入至火山岩層中形成了烏依塔克蛇綠岩中的斜長花崗岩(338-328 Ma);此後,古特提斯洋盆閉合,形成了烏依塔克-庫地晚古生代縫合帶。相關成果已經發表在“Lithos”和“mineralogy and Petrology”上。
4.通過秦嶺造山帶印支期花崗質岩體岩石成因綜合研究,為造山帶構造演化史以及中國南北大陸碰撞時間提供了新的制約
系統的SHRIMP鋯石U-Pb定年結果表明,翠華山、東江口、曹坪和老城等岩體形成於晚三疊世Camian階段(227–218 Ma),而胭脂壩岩體形成於晚三疊世Norian階段 (~211 Ma)。詳盡的元素地球化學和Sr-Nd-Hf同位素地球化學研究結果表明,Camian階段花崗質岩石屬於高鉀鈣鹼性系列,同時具有埃達克岩的親和性,形成於活動大陸邊緣環境;Norian階段花崗岩也屬於高鉀鈣鹼性系列,主要由二雲母花崗岩組成,形成於陸-陸碰撞環境。上述岩石成因暗示秦嶺造山帶在晚三疊世Camian階段(227–218 Ma)還處於活動大陸邊緣環境,中國南北大陸的碰撞始於晚三疊世Norian階段(~211 Ma)。因此,很有可能中國南北大陸之間的古特提斯洋盆是剪刀式收縮的,其東部(大別-蘇魯造山帶)閉合時間要早(~240 Ma),並發生大陸深俯衝,而其西部(秦嶺造山帶)閉合時間相對較晚(~211 Ma)。相關成果發表在Lithos和International Geology Review上。
5.通過膠東-遼東半島晚中生代花崗岩與同時代鎂鐵質岩脈岩石成因研究,為華北克拉通岩石圈減薄時間和方式提供了新的制約
華北克拉通東部在中生代期間發生了大規模岩石圈減薄已是不被爭論的事實,但關於岩石圈減薄的具體時間和方式及其動力學機制還存在很大的爭論。正如吳福元等(2008)(岩石學報,24:1145-1174)在他們的綜述性文章中談到,岩石圈減薄的方式目前主要有熱侵蝕模式和拆沉模式之爭;而有關岩石圈減薄的具體時間也主要有兩種觀點,一種觀點認為整個侏羅紀-白堊紀都是岩石圈減薄的時期,另一種觀點則認為岩石圈減薄只發生在侏羅紀-白堊紀的某一時段。最近幾年來,我們通過膠東和遼東半島晚中生代花崗岩以及煌斑岩脈綜合對比研究,為上述爭論提供了新的制約。我們嘗試提出了用兩階段拆沉模式來解釋華北克拉通東部中生代岩石圈減薄,即早階段(晚侏羅世)較深(>60-80 km)岩石圈地幔的拆沉和晚階段(早白堊世)加厚下地殼連同其下岩石圈地幔的拆沉。早階段深部岩石圈地幔的拆沉作用,一方面誘使其上的岩石圈地幔發生部分熔融,從而形成了遼東大石橋晚侏羅世(155±4 Ma)鉀玄質煌斑岩脈,另一方面這種拆沉作用還提升了地熱梯度,誘發加厚下地殼的部分熔融,從而形成了膠東玲瓏晚侏羅世(158±3 Ma)花崗岩。晚階段拆沉作用發生在早白堊世,表現為加厚下地殼連同其下岩石圈地幔的拆沉,由拆沉的下地殼發生部分熔融並與上涌的軟流圈地幔相互作用形成了膠東郭家嶺早白堊世(130−126 Ma)花崗岩。這次拆沉作用造成了軟流圈地幔與地殼的直接接觸,是膠東乃至整個華北克拉通東部廣泛而強烈的早白堊世岩漿活動和大規模成礦作用的直接誘因。相關成果發表在“Geological Magazine”、“Mineralogy and Petrology”和“Chinese Science Bulletin”上。
6.提出了SH型花崗岩的概念——進一步完善了國際上傳統的花崗岩ISMA分類方案
在西崑侖造山帶花崗岩研究過程中,認為存在鉀玄質(shoshonitic)花崗岩,並定義為SH型(SH-type)花崗岩。該成果通過國際上著名的花崗岩專家Barbarin B.和岩石學家Foley S. (Lithos 刊物主編)以及另一位專家的評審發表在Lithos 上。
科學意義:花崗質岩石成因研究中一項重要內容是對花崗岩成因類型進行劃分。雖然目前花崗岩成因類型五花八門,但國際上傳統的ISMA劃分方案是用得最多的概念。從岩石系列上來說,A型花崗岩屬鹼性系列,I型和S型花崗岩屬(高鉀)鈣鹼性系列(其中I型花崗岩的A/CNK通常1.1),M型花崗岩則屬於拉斑玄武岩系列。本次研究成果表明酸性岩石中同樣存在鉀玄岩系列,並且能與M型和S型,尤其是A型和I型花崗岩很好地區分開,正如當初鉀玄岩系列從鹼性系列和鈣鹼性系列中獨立出來那樣,將鉀玄質花崗岩從A型和I型花崗岩中獨立出來而成為一種新的類型(SH型)。因次,SH型花崗岩的提出進一步完善了傳統的花崗岩ISMA分類方案。儘管鉀質花崗岩還存在很大的爭論,有的學者甚至反對酸性岩石中存在鉀玄岩系列的觀點,本次成果的科學意義正如Foley S.在評審該成果時所指出的那樣,也許一種新類型的提出,可以將爭論聚焦到該類型花崗岩的討論上,從而進一步豐富和完善花崗岩成岩理論。
7.通過相山超大型鈾礦床重點解剖,認為成礦流體和成礦物質主要來自當地富集地幔
相山是我國最大的火山岩型鈾礦床,自從20世紀50年代末發現以來,已進行了一系列勘探和科學研究,並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例如,基本查明了相山火山塌陷盆地主體形成於晚侏羅世(158-135Ma),為一套酸性(次)火山岩和火山碎屑岩;還查明了鈾礦體的規模、產狀和形成時代,鈾成礦作用主要發生於早白堊世(115-98Ma),鈾礦體主要呈脈狀賦存於火山岩和次火山岩裂隙帶中;同時還對成礦溶液和成礦物質來源作了研究,認為成礦溶液主要來源於火山熱液和大氣降水的混合或主要來源於大氣降水,成礦物質主要是火山熱液和大氣降水從圍岩火山岩中萃取出來的。
為了更好地限定成礦溶液和成礦物質來源,申請者對相山鈾礦床中與鈾礦體密切共生的螢石、鈾礦體、圍岩火山岩和與鈾成礦作用基本同時形成的晚期煌斑岩脈進行了元素地球化學和Sr-Nd同位素地球化學綜合對比研究,同時結合前人發表的氫氧同位素等資料,認為相山鈾礦床成礦流體和成礦物質主要來自當地富集地幔。相關成果發表在礦床學頂級刊物“Economic Geology”和國核心心刊物“地學前緣”上。申請者認為相山鈾礦床可能的成礦機理為:晚侏羅世形成了相山(次)火山岩,之後在這些(次)火山岩中形成了密集的裂隙帶,並被大氣降水充填;早白堊世的弧後拉張環境促使富含鈾的地幔流體沿深大斷裂上升遷移至近地表(次)火山岩裂隙帶中,並與其中的大氣降水混合,造成成礦流體溫度驟然降低和流體的稀釋而沉澱成礦。該成礦模式不同於世界上其它火山岩型鈾礦床成礦模式(如俄羅斯Streltsovka鈾礦床),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相山鈾成礦作用滯後火山作用約20-30Ma,而Streltsovka鈾礦床成礦作用與火山作用基本同時;二是相山鈾礦床成礦流體主要起源於當地富集地幔,在其上升過程中可能還萃取了基底變質岩中的部分成礦物質,而Streltsovka鈾礦床的成礦流體則起源於下伏火山岩漿房之上的對流熱液系統。該地幔流體成礦模式表明,與鈾成礦作用基本同時形成的晚期煌斑岩脈分布區是潛在的鈾礦找礦靶區。
科學意義:地幔是成岩和成礦物質的巨大儲庫。地幔流體成礦作用是國際地學界十分關注的前緣研究領域。國內外大量研究成果表明,地幔流體在金、銅、錫和稀土成礦過程中起了重要作用。然而,傳統成礦理論通常認為U、Th是殼源的,對鈾礦成因研究基本局限於地殼範圍內。因此,本次研究成果(即鈾礦幔源成因)發展了傳統的鈾礦殼源成因論,它對於豐富鈾礦成礦理論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同時,這種新的成礦模式為鈾礦提供了新的找礦思路,它對於進一步加強鈾礦戰略資源的勘查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此外,本次研究成果為華南晚中生代大規模成礦作用尤其是傳統成礦理論上認為的殼源成礦物質成礦作用機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它對於進一步探討礦床成因,豐富和完善成礦理論,更新成礦模型,從而指導找礦並直接服務於國民經濟,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際意義。
8.中國東南沿海非金屬礦成礦規律研究。本人在前人總結的“次生石英岩型非金屬礦床存在垂直蝕變分帶”的基礎上,提出了“該類型礦床同樣存在水平蝕變分帶”的觀點,並以浙江天台寶華山地開石-葉蠟石礦床為例,總結了其成礦特徵,從而發展了次生石英岩型非金屬礦床成礦理論。同時首次在東南沿海發現含銫火山玻璃。
9.福建浦城-三都澳金銀多金屬成礦帶成礦規律研究。通過研究發現“火山岩基底構造格局即基底岩層埋藏深淺造成了東、西成礦帶成礦機理不盡相同,進而使東、西兩礦帶在礦種、礦床類型上存在很大差異”,同時強調了基底變質岩對形成金礦所作的貢獻,認為“礦源層中金含量的高低只是影響成礦的因素之一,而岩石中金的可萃取性以及環流熱液強度、涉及深度和作用時間才是更為重要的因素”。福建地礦廳有關專家認為,上述認識觀點新穎,具有獨到的見解。
10.福建崇安-寧化地區金錫銀鉛鋅成礦地質條件及成礦預測研究。本人首次建立與該區加里東旋迴裂谷構造有關的金銀多金屬礦床成礦系列,從而豐富了閩西北地區金銀多金屬礦床成礦理論,突破了該區單一的燕山期成礦作用,建立了多階段的複合成礦作用模式。同時在閩西北地區發現了斑岩型金礦,並提出了今後進一步找礦建議,從而更加拓寬了閩西北變質岩區的找礦思路。

代表性論著

1. Jiang Yao-Hui, Zhao Peng, Zhou Qing, Liao Shi-Yong, Jin Guo-Dong, 2011. Petrogenesis and tectonic implications of Early cretaceous S- and A-type granites in the northwest of the Gan-Hang rift, SE China. Lithos 121, 55-73.
2. Zhou Qing, Jiang Yao-Hui (corresponding author), Zhao Peng, Liao Shi-Yong, Jin Guo-Dong, 2010.Origin of the Dexing Cu-bearing Porphyries, SE China: Elemental and Sr–Nd–Pb–Hf Isotopic Constraints.International Geology Review, in press.
3.Jiang Yao-Hui, Jiang Shao-Yong, Ling Hong-Fei, et al., 2010. Petrogenesis and tectonic implications of Late Jurassic shoshonitic lamprophyre dikes from the Liaodong Peninsula, NE China.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 100, 127-151.
4. Liao Shi-Yong, Jiang Yao-Hui (corresponding author), Jiang Shao-Yong, et al., 2010. Subducting sediment-derived arc granitoids: evidence from the Datong pluton and its quenched enclaves in the western Kunlun orogen, northwest China.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 100, 55-74.
5.Jiang Yao-Hui, Jin Guo-Dong, Liao Shi-Yong, et al., 2010. Petrogenesis and tectonic implications of ultrapotassic microgranitoid enclaves in Late Triassic arc granitoids, Qinling orogen, central China. International Geology Review, in press.
6. Jiang Yao-Hui, Jin Guo-Dong, Liao Shi-Yong, Zhou Qing, Zhao Peng, 2010. Geochemical and Sr–Nd–Hf isotopic constraints on the origin of Late Triassic granitoids from the Qinling orogen, central China: implications for a continental arc to continent-continent collision. Lithos 117, 183-197.
7.趙鵬,姜耀輝(通訊作者),廖世勇,周清,靳國棟,2010。贛東北鵝湖岩體SHRIMP鋯石U-Pb年齡、Sr-Nd-Hf同位素地球化學與岩石成因。高校地質學報,16, 218-225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