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戰林

姜戰林

姜戰林,鐵道部公安局局長。1993年被評為第4屆“中國十大傑出青年”。曾榮獲全國公安戰線一級英模。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姜戰林 姜戰林

姜戰林,1955生,北京延慶人,大專文化,1976年參加公安工作,1980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北京鐵路公安分處民警、辦公室副主任、乘警隊隊長、北京鐵路公安分局政治處副主任、副分局長兼北京站公安段段長、北京鐵路公安處處長、北京鐵路公安局副局長,一級警督。參加鐵路公安工作以來,他煉就了一身對敵鬥爭的過硬本領。擔任領導職務後,他始終堅持戰鬥在第一線,帶領民警抓獲各類犯罪分子2100餘名,打掉犯罪團伙147個,破獲各類刑事案件1760起。1993年10月3日,公安部授予“全國公安戰線一級英雄模範”稱號。2003年任鐵道部公安局黨組書記、局長、一級警監。2011年9月因身體原因辭去鐵道部公安局黨組書記、局長職務。

曾獲榮譽

他先後榮立一、二等功各2次

榮獲全國鐵路“見義勇為十大勇士”

北京市勞動模範

全國“十大傑出青年”等稱號

1989年被國務院授予“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

1993年10月,被公安局授予全國公安戰線一級英雄模範稱號

英勇事跡

姜戰林在諸多榮譽稱號面前,姜戰林最看重的是“人民鐵道衛士”。為了千家萬戶的安謐幸福,為了鐵路運輸的安全暢通,他願把自己一腔熱血都傾注在祖國大動脈上。

姜戰林是在對敵鬥爭的前沿陣地上摸爬滾打出來的領導幹部,深知表率作用的力量。緊要關頭,重大行動,他總是一馬當先。既當指揮員,又當戰鬥員,率領幹警們完成了一次又一次艱巨任務;打勝了一場又一場硬仗。

僅1987年至1993年6年間,他就帶領幹警抓獲殺人、搶劫、販毒、盜竊等各類犯罪嫌疑人2300多名,打掉車匪路霸團伙147個,破獲刑事案件1760起,其中重特大案件410起,他親手抓獲238名犯罪嫌疑人,為國家和旅客挽回經濟損失上百萬元,被譽為車匪路霸的剋星。

1988年10月,“東北虎”幫犯罪團伙在北京站晝伏夜出,頻頻作案,旅客財物被盜、被洗劫的案件屢屢發生。剛剛擔任北京站公安段段長的姜戰林果斷提出:開展“環京”行動,殲滅“東北虎”。他親自帶領幹警化妝偵察,打探流竄犯罪活動規律。11月28日夜,他和偵察員與7名歹徒相遇,在左臂負傷的情況下,他強忍著傷疼擒獲了一名犯罪嫌疑人,迫使其交代了同夥及他們的窩點。爾後,他不顧傷疼和疲勞,又指揮幹警們連續奮戰三晝夜,捕獲了“瀋陽幫”6個犯罪團伙的38名骨幹成員,繳獲匕首23把、贓款6萬餘元。

1989年2月,當經過一番內查外調得知了另一夥流竄犯的線索時,他立即帶領9名幹警午夜出擊,封堵住案犯的窩點,以少克多,以智取勝,一舉捕獲了哈爾濱籍流竄犯21名,繳獲兇器及作案工具41件。這一號稱“刀子隊”,囂狂一時的“老哈幫”僅春節前後的十幾天內,就在北京至石家莊的旅客列車上作案40餘起……。姜戰林和他的戰友們一鼓作氣,乘勝追擊,60多名“東北虎”相繼落網,打出了北京站公安段的聲威,打掉了“東北虎”的囂張氣焰,穩定了北京站的治安形勢。一些東北籍的流竄犯相互傳出“北京站來了個‘姜爺’,太厲害啦,那疙瘩可不能再去啦!”

多年的公安保衛工作實踐,科學、嚴謹的工作態度使姜戰林的偵察破案水平日臻成熟,同時,他也養成了一種雷厲風行的工作作風。他不止一次地告誡屬下們:搞案子,來不得半點馬虎和怠慢,否則我們將貽誤戰機。1991年7月,北京至保定間的列車上連續發生搶劫、盜竊案,已是北京鐵路公安處處長的姜戰林,得知這一案情,敏銳地感覺到“西北狼”又開始在這一帶活動了。當天,他放棄周休日,帶領兩名偵察員登上了京廣線上的列車,經過一天的奔忙,他們抓著了一名偷了20元錢的綹竊犯,經驗使姜戰林意識到:這不足掛齒的小案子背後一定隱藏著更大的罪惡。他抓住戰機,連夜突審,幾個回合唇槍舌劍的較量,終於迫使其露出真相。這是一個來自西北“包頭幫”的骨幹成員,該團伙由幾十名包頭籍流竄犯糾集而成,時常出沒於京廣、京包等鐵路幹線,大肆進行搶劫、盜竊、販毒等犯罪活動,已作案100多起,暴力傷害多名旅客。據此,鐵道部公安局建立了涉及北京、呼和浩特兩個鐵路局、三個公安處的聯合特偵組,並由姜戰林具體組織實施。受命後,他帶領幹警們南下北上,一個多月的鏖戰,抓獲“西北狼”71名,摧毀犯罪團伙6個,破獲了涉及幾條鐵路幹線上的37趟旅客列車的搶劫、盜竊案件136起,繳獲毒品500餘克,重創了“西北狼”猖獗的犯罪活動。

1992年7月,姜戰林擔任了北京鐵路公安局副局長,主抓全局刑偵工作。在這期間,偵察破案工作有了較大的起色,僅1995年一年時間,全局破獲各類案件2213起。他堅持從全局不同時期的治安情況出發,把直接危及鐵路安全的問題作為刑偵工作重點來抓,適時組織攻堅戰,不斷取得階段性成果。

1993年,面對一些地區車匪路霸活動頻繁的情況,他提出“建立專職打流小分隊,機動靈活地追剿車匪路霸”的鬥爭對策,組織了7支打流小分隊,長期奔波在重點區段和重點列車上,半年時間,就抓獲犯罪分子613名,摧毀犯罪團伙98個,搗毀黑窩點百餘處,繳獲贓款110萬多元。他親自帶領一支代號“鐵鷹”的小分隊,轉戰京廣、京包、京滬、京山等鐵路幹線上,行程數千公里,歷時4個月,這支13名幹警組成的“鐵鷹”小分隊,打掉犯罪團伙21個,抓獲案犯194人,破獲刑事案件172起,其中重特大案件97起,收繳贓款38萬元、毒品4.5公斤,他一人就擒獲重大案犯21人。“鐵鷹”行動,有效遏制了流竄犯罪和毒品犯罪活動在北京周圍的蔓延,受到國務院禁毒領導小組的表揚。

1993年6月,一夥犯罪分子在北京開往莫斯科的國際列車上大肆作案,瘋狂搶劫、傷害中外旅客,犯罪氣焰十分囂張,江澤民總書記就此作了重要批示。在偵破國列專案中,姜戰林按照上級的統一部署,運籌帷幄,親臨一線,在長達6個月的跨國行動中,指揮幹警抓獲犯罪嫌疑人42名,對中俄警方抓捕的要犯,他親自審訊30餘人,迫使他們交待了大量罪行,為偵破全案,淨化國際列車治安秩序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姜戰林非常清楚,在對敵鬥爭中,不僅要付出艱辛汗水,有時還要流血乃至獻出生命。面對生與死,血與火,他從未退卻過,正如他說的那樣:沒有我們的危險,哪有國家的安寧!正是有了這樣的理想、這樣的信念,姜戰林才英勇無畏,不怕犧牲,在無形的戰場上同形形色色的罪犯進行著你死我活的鬥爭。

1988年11月28日,姜戰林帶領3名幹警在北京站發現了7名東北籍流竄犯,這夥人作惡多端,心狠手毒,為逃避打擊,竟吞食火鹼自殘食道,在胃部靠插管進食的情況下仍四處作案,號稱“管子幫”。此時叫人增援已來不及了,姜戰林果斷命令“上”,並第一個衝上去,抓住一名身高體壯的歹徒,這傢伙狗急跳牆,跳下站台鑽車逃跑,姜戰林緊抓不放,跟著鑽到車下,由於用力過猛,他撞到車廂板上,左臂脫了臼,頓時眼前一片金花,傷痛的左臂動彈不了,他強忍劇痛,用右臂將其死死抱住,在車下翻滾搏鬥,此時列車開車的鈴聲已拉響,車輪一旦啟動,他們都將喪身車輪下。在這生死關頭,姜戰林只有一個念頭:寧讓列車從身上碾過去,也不能讓其逃脫!這時歹徒也急紅了眼,瘋也似地按著姜戰林的頭部,連掐帶咬,欲置於他死地……千鈞一髮之際,增援的幹警趕到了,一起將歹徒擒住。緊接著,姜戰林又吊著帶傷的左臂,與幹警們一道連夜出擊,一舉抓獲了18名東北籍流竄犯,打掉了這一作惡多端的“管子幫”。幾年來,他還多次化妝打入犯罪團伙內部,冒著生命危險與案犯機智地周鏇。一次,他帶著兩名偵察員在北京南站發現了6名西北流竄犯,由於他多年來積累了豐富的斗敵經驗,熟悉很多地方流竄犯的活動規律和生活習性,所以,這次他用他們的“黑話”同這幫傢伙搭訕,被他們誤認為是自己人,並拉他入伙。當這幫傢伙肆無忌憚把罪惡的手伸向車廂里,並得意忘形地數著竊得的錢時,一付付冰涼的手銬銬在他們的手上。其中一個綽號“大俠”的慣犯,打量著姜戰林,說:“你就是北京站的‘姜爺’吧?今天栽在你手裡,我服啦!”

1995年12月,年僅41歲的姜戰林走馬上任北京鐵路公安副局長,面對數千公里的管界和一支8000多人的幹警隊伍,他肩上的擔子更重了。作為一局之長,姜戰林深知,不僅自己能征善戰,更重要的是錘鍊出一支無堅不摧、善打硬仗的隊伍。為此,他始終和局一班人一起,以從嚴務實的精神狠抓幹警們的政治、業務素質,從各警種崗位應知應會入手,組織有關部門彙編了幹警應知應會手冊,本著乾什麼練什麼,乾什麼通什麼的原則,在全局幹警中廣泛開展了民眾性、實戰性的練兵比武活動,使幹警們的業務技能普遍有所長進,在實際鬥爭中,拉得出,打得贏。今年3月13日深夜,接到上級通報,要求查堵9名從東北攜槍來京犯罪嫌疑人,接報後,姜戰林迅即部署沿線派出所組織警力上車查堵,趕在列車到京前一小時,幹警們就在上千名旅客中將9名犯罪嫌疑人一一抓獲。數不清的火線追擊,傳不斷的戰地捷報,使姜戰林鐵道衛士的形象高大而閃亮。民眾愛戴他,罪犯懼怕他,共和國的警徽,在他的頭頂驕傲而莊嚴。這些年來,姜戰林職務升了,地位變了,榮譽多了,但普通一兵的本色、鐵道衛士的神勇他始終沒有改變,他時刻以更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為官一任,造福一方。

姜戰林左臂受傷,但他仍用右臂將罪犯死死抱住。這時列車開車的鈴聲已經拉響,滾打在車箱下的他和罪犯隨時可能喪身車輪之下。死神正悄悄逼近,而姜戰林只有一個念頭:寧可粉身碎骨,也決不讓罪犯逃脫。罪犯急紅了眼,像餓狼一樣連抓帶咬,企圖逃生。可他低估了對手,姜戰林有的不僅是訓練有術的鋼筋鐵骨,更有疾惡如仇的赤膽忠心……

歷屆“中國十大傑出青年”

中國十大傑出青年”評選活動是由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創意策劃,並聯合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中央電視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人民日報中國青年報光明日報解放軍報經濟日報科技日報工人日報農民日報等首都十家主要新聞單位共同主辦的,每年開展1次。活動自1990年推出,便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廣大青年的積極參與,現已成為社會認同度較高的一項授予傑出青年人才的崇高榮譽。
第一屆1990年聶衛平 魏書生 王振國 勾艷玲 楊吉奎 黃志紅 李登海 李潤虎 蔡偉素 張思榮
第二屆1991年烏力吉 朱重慶 李志軍 楊露 楊建秋 張奇 張喜武 林莉 周林 賀學禹
第三屆1992年葉喬波(女) 陳章良 潘小揚 台震林 王遂舟 楊志貴 白春禮 辜勝阻 郝進然
第四屆1993年何玉銘 張山 鄭天一 姜戰林 郭雷 庹震 梁衛 董明玉
第五屆1994年王永良 王富龍 張少鴻 李玉虎 姜偉 郭寶印 徐洪剛 謝世梅(女) 謝軍(女) 崔桂亮
第六屆1995年呂有珍(女) 呂樹文 許永楠 孫廣信 孫玉勝 張思民 陳肇雄 秋雲(女) 曹建明 葛健
第七屆1996年王成強 呂永傑 孫俊福 吳一堅 宋芳蓉(女、土家族) 陳新民 周鑫全 哈木拉提·吾甫爾 龔允沖 假拉(藏族)
第八屆1997年烏蘭(女、蒙古族) 葉龍 馮鞏 李永波 李建保 吳國迪 沈方泉 趙滿堂 戰連傳 簡純林
第九屆1998年小香玉(女) 劉金虎 呂植(女) 李小松 孟富強 昝聖達 柏耀平 袁亞湘 譚和平
第十屆1999年丁榕(女) 鄧偉 劉誼 呂岩松 孫雯(女) 吳奇修 張榮(女) 張慶偉 李洪濤 侯新民
第十一屆2000年於果 烏日更達賴 白岩松 龍新平 伏明霞 許京軍 李大有 南存輝 袁家軍 曹雪濤
第十二屆2001年于魁智 尹祥美 王辰 母連雲 伊力汗·奧斯曼 劉小寧 張偉平 楊桂生 周繼紅 黃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