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祥法師

妙祥法師

妙祥法師,一九九五年自五台山行腳回至遼寧,後在本溪茅蓬閉關三年。於二〇〇〇年應當地政府及信眾邀請率僧團至大悲寺住持。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妙祥法師妙祥法師
妙祥法師,遼寧海城大悲寺住持,妙祥僧團創始人。年輕時曾參軍,轉業後任某市中心醫院藥劑師。善根成熟,因偶然因緣進入佛門。皈依於營口楞嚴寺體清老和尚。老和尚見法師後言:你什麼也不要做,只參究一句“念佛是誰”的話頭即可。妙祥法師居家學佛期間,即過午不食,後來改日中一食,嚴格持五戒。期間並曾依止楞嚴寺另一老和尚能運禪師受學。
後禮安慈法師剃度。
在山西五台山廣濟茅蓬受三壇大戒。
一九九五年閏八月法師攜性空師二人自山西五台山行腳,沿途托缽乞食,不要錢,經山西、河北、北京、天津、遼寧,至蓋縣茅蓬。行程3000多里,為大悲寺僧團每年學習二時頭陀的開始。
當時有本溪居士在蓋縣茅蓬打佛七,敬慕法師行誼。問法師志願,知欲進深山修行,於是言:本溪有山。邀請法師至本溪,先住新嶺村柵木溝葡萄園小屋。於九六年春山上雪還未化盡時,法師即帶性空師進入本溪南芬區思山嶺鄉甬子峪村深山中,支一簡易棚居住。後本溪居士用泥土、石塊、石棉瓦等建成一簡易房,作為供法師閉關之茅蓬。
1996年八月二十九日——1999年八月二十九日師在茅蓬閉關三年。閉關期間主要修楞嚴七,日中一食、常坐不臥、止語,關於楞嚴七詳見《楞嚴經》卷七。
一九九九年後,法師雖然居深山中,也有志願男子慕法師之日中一食,不捉金錢等戒行,來山請求出家。法師思,一人之力弘法太難,應有僧團弘揚此法。應方便攝受他們,講明出關後再行教化。
乃於二月初八,剃度5人。二月十九剃度7人。剃度後,由97年剃度的親藏師父代師帶領他們修行。
一九九九年八月二十九,法師出關帶弟子行腳。經本溪、遼陽、鞍山、海城,於九月二十三至營口楞嚴寺。
2000年二月初八,應海城市民委、毛祁鎮政府及當地信眾之請,眾望所歸,妙祥法師帶領僧團正式進住大悲寺。

大悲寺概況

寺院簡介

大悲寺山門大悲寺山門
海城大悲寺,坐落於遼寧省海城市毛祁鎮一山坳中,四面蜿蜒環山,山門前有放生水庫,環境清幽,為寂靜修行之處。寺院依傍山勢,建築初具規模,已建成山門、天王殿、七佛殿、大悲殿、藥師殿、藏經樓、法堂、禪堂、念佛堂、客堂、齋堂、雲水堂、僧寮等。寺院建築大體是以灰色調為主,青磚灰瓦,沒有絢麗的色彩,沉穩莊重,為修行而建,體現修行原則。
寺院特點
住持為上妙下祥法師。妙祥法師一九九五年自山西省五台山行腳回至遼寧,後在本溪茅蓬閉關三年,於二〇〇〇年應當地政府及信眾邀請率僧團至大悲寺常住。
現有僧眾九十多人,發心出家及常住護持居士一百多人。另有一下院道源寺,位於海城市接文鎮,有尼眾約一百多人,發心居士約六十多人。

妙祥法師法語

妙祥法師妙祥法師
內容摘自大悲寺—溯源佛教網微信。
修行容易守戒難,不守戒條魔一般。
守住戒相心坦然,提木叉保解脫船。
願汝成真出家漢,清淨無為虛空般。
高尚品德如青蓮,行解度眾大法船。

——妙祥法師於茅蓬時勸誡某僧所作偈
【溯本歸源】
戒律只有佛能制定。我們現在為什麼要拚命地追求一些佛原始的東西?並不是說我們需要這種相,我們追求這種原始的佛教,是因為更正規,能使我們的身心更體會到佛所制定的這些戒律的內涵。想追溯佛制的本意,我們現在離得還很遠,因為三千多年了,有很多東西它有間斷的地方。——妙祥法師
【正道苦行】
“以苦行的形象度眾生,是否不太適合時代?”比如我們行腳乞食時,很多人聽說我們不要錢,突然愣住,他從沒有過這種停住的狀態,不知所措,像聽天方夜譚一樣。這世界還有不要錢的?就一個極大反應,特別歡喜。這歡喜不是源於我們不要錢,是源於他心裡,從金錢的困惑中解脫出來。——妙祥法師
【乞士乞食】
出家人是乞士,乞士就是要乞食的,上乞佛法以資慧命,下乞飲食以養色身。不能進行乞食的人就不能剃度。作為僧人,每年都要行頭陀,要乞食生活,這已是最低標準了。應該做好時刻進行乞食生活的準備,我們吃飯用缽,就是要時刻做好乞食生活、做好下頓沒飯吃或這頓吃不飽的準備。——妙祥法師
【衣缽清淨】
一定要把這缽如法,從中國這塊兒傳下去,把釋迦佛的衣缽都變成最如法、最清淨的傳下去。衣缽要是清淨,法就會住世,就會清淨,僧相就能逐漸地都清淨起來。僧相一清淨,佛法就會更加住世。這不是小事,這是個大事情。千萬不要輕視缽,缽就是你的命根子,所以佛說三衣缽不要離身。——妙祥法師
【降伏貪心】
我們並不是為了要用儉樸來達到一個什麼目的,而是我們要修這個心,不是為了名譽和利,或是達到什麼。因為這種儉樸能降伏我們的貪心,它像鎧甲一樣刀槍不入。你穿著破衣服走道時,那女的看見你就遠遠躲開,認為你太埋汰,別髒了她。就是她跟你說話,她不會給你使什麼表情的,是不是?——妙祥法師
【正道苦行】
宣化上人曾講過:“翻遍大藏經,沒有看到一位祖師不進行苦修而成就的。”祖師們都得苦修而成就,何況成佛呢!釋迦牟尼佛都是不斷地捨身、舍肉、舍骨髓,才成就佛道的,所以說成佛必須不斷地破我執。你執著貪吃、貪睡、貪色、貪名、貪利,怎么能成佛?只有去掉這些,才能成佛。——妙祥法師
不捉金錢不捉金錢

【何處生存】
“不摸金錢不足以生存”,這要看我們是想生存在世間裡,還是想生存在佛法里?如果想生存在世間,那確實需要金錢維持生活,需要應付買菜、買鹽、看病等事情。如果想生存在佛法裡,佛法的戒律就是不摸金錢,那不摸錢就是我們的糧食,就是我們需要的一切甘露,就是我們的生命。——妙祥法師
【無私無求】
要學僧人,終身無所求,沒什麼可求的。我既不求官,我也不求名,也不求利,我啥都不求。我就是為了眾生,為了佛法活著,把正氣留給人間,就完事了。至於什麼地位,這些東西不在乎。但不在乎,並不是不講究方法。越是無我的人,他實際上更有智慧。——妙祥法師
【恆順眾生】
恆順眾生指的是度眾生,就是度貪嗔痴。不管從哪個角度,立著或倒過來,都不會改變我們度眾生的心,也就是守戒的心不應改變。不離開佛法,就是“不變隨緣,隨緣不變”。並不是說眾生需要什麼我們就跟著做什麼叫恆順眾生,那不是恆順眾生,那你本身就是眾生,本身就是墮落。——妙祥法師
【正念無邪】
你得病它怎么來的?因為正氣不足,邪氣興盛,所以才得病。中醫講正氣內守,邪之何乾?有正氣,邪氣就不可侵了。所以得了病,先扶正氣。正氣在哪?就在正念里。讀經、拜佛,特別是嚴持戒律,會使我們生起正氣。還有放生,慈悲心一起,這個正氣就出來了,裡面的因緣就會改變。——妙祥法師
【大小二乘】
所謂小乘,只是具體的,是一個基礎的東西。有的人就把基礎的東西稱為了“小”。因為基礎的東西會使你圓滿地得到果實,它不能小。所謂的大,它是無相的,無相的它更沒有大小之別。是凡修大乘的,絕不會說“你這人修的是小乘”。只有本來就心量狹窄的人,才會發現有大小二乘。——妙祥法師
行腳行腳

【戒殺吃素】
我們多生多世,在各道里輪迴過,我們也當過螞蟻、當過貓、當過狗、當過雞……它們都是我們的父母、姐妹。我們把它殺了,都不知道是在殺自己的父母,是不是?另外,一切眾生相都是自己心中之物,如何可以傷呢?所以吃素不但對我們學佛來講是應該的,就作為人來講也是應該的。——妙祥法師
【吃素健康】
吃素的人也有病,但有病和有病不一樣。信佛吃素的人,看著病很重,但真正檢查器官上沒什麼損傷,人家說你身體很好。吃肉的人,除非沒病,有病了一檢查就很重,查出病時可能人就快沒了。所以說本質上不一樣。為了自己長壽健康,為了兒女健康,為了所有眾生,我們都應該吃素。——妙祥法師
執著不是佛法,持戒不是執著;
持戒是破執著,不持戒是執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