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廁文明

如廁文明

中國的公廁里發現菸頭扔在小便池裡,或用菸頭燙傷油漆的門,或塗鴉色情語言和圖案,污言穢語等等,不一而足。我們在男性廁所里的小便池上方經常看到,“上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但是,能做到的很少很少。

社會意義

小小的廁所,最能反映一個國家、一個社會、一個單位的文明程度。廁所是一個小小的視窗,但它卻能最真實地檢驗人民的文明素養。

國外如廁

日本是全球聞名的提倡廁所文化的國家,也是非常注重文明用廁的國度。他們文明用廁的習慣,來源於嚴厲的親職教育。在日本家庭,長輩一般都要教育小

公廁免費之後:公德哪去了?公廁免費之後:公德哪去了?

輩,在使用完廁所後,要向廁具鞠躬,以表達對廁具提供服務的謝意。正是這種對廁具的敬畏和尊重,養成了人們文明用廁的好習慣。連被人們認為是“藏污納垢”的廁具都受到尊重,人們怎么會去做出破壞公廁設備等不文明的舉止呢。

新加坡的公共廁所一般都非常衛生乾淨,主要是政府通過嚴格的法律來限制人們的不文明行為。新加坡環境衛生管理部門早在1989年就制定了“便後必須主動沖廁”的規定,同時擬訂了對違反者的嚴厲處罰辦法。依照該規定,凡使用公廁後不主動沖廁的,初犯將被罰款75美元,重犯罰款250美元,“犯規”3次以上者,則重罰500美元。環境衛生管理部門工作人員經常深入公廁,假裝洗手或方便,發現有不主動沖廁者,就將其抓獲,但一般往往是無功而返,因為在新加坡,大家都已養成使用公廁應保持衛生清潔的習慣,社會早已形成一種心理壓力,不這么做,人們似乎有一種犯罪感

如廁陋習

大小便不入池

小部分同學因為好奇或惡作劇,把小便撒在了水龍頭上,地面上,牆上。把大便塗在牆上,還有的同學的行為令人作嘔,故意把大便拉進或鏟進紙簍里,這樣的同學不配作實驗二小的學生。

背包

手紙不入紙簍

廁所紙簍專門是用來放用過的手紙的,而有的同學卻把手紙到處亂扔。在廁所的紙簍里不時地發現一些糖果紙、速食麵袋子、小食品袋子,還有的把食品袋子丟進便池,堵塞下水道。

亂扔清潔工具

個別男同學,喜歡惡作劇,把廁所的紙簍踢進茅坑,還有的同學把掃把、拖把、火鉗子扔進便池。

亂塗亂撕亂貼

個別同學喜歡在廁所的牆壁上寫罵人的污言穢語,撕牆上文明用語的及時貼、廣告紙,貼低級的貼畫,這些同學的行為很不道德。

把廁所當作娛樂場

個別同學在廁所里打打鬧鬧,欺負低年級的同學,用棍子動正在上廁所的同學,在廁所溜冰,比試誰的小便本領高。

“如廁文明”也得從娃娃抓起

v

有香港市民目睹兩女子在香港一大型商場當眾幫看上去兩歲的孩子大便,之後在商場地板上遺留“黃金”。照片放上網路,引起網民討論,香港的報紙採訪目擊者。一位市民說,當時旁邊一名店員拿了張傳單給家長,讓她們墊在地上,但家長沒有這樣做,其中一個幫孩子擦完屁股,然後把手在孩子的外套上擦了擦,帶著孩子繼續逛街。之所以大家猜測是內地遊客,因為她們用國語責怪孩子“髒死了”。
閭丘露薇認為,抱怨和責罵對於改變這種行為是沒有多大意義的,這個時候,上前告訴她們,不能隨地大便,這是不文明甚至是犯法的,可能更合適。因為,對於不知道小孩隨地大便是不文明行為的人來說,你很難用公德心來要求他們自律。換句話說,只有先普及,讓他們知道什麼是公德,明白隨地大小便是不文明的,才能讓他們逐漸習得好習慣。
如廁的習慣文明,是在環境中習得的。值得反思的是,接受過十多年教育的大學生,怎么卻沒有習得這基本的文明?這恐怕也與學校教育高高在上大談道德,卻忽視細節有關。我們的教育,從幼稚園開始就說愛國家、愛集體、愛班級的大道理,卻不大在意學生的基本行為規範。而殊不知,只有基本行為規範了,才能愛集體、愛班級。像如廁這樣的“小事”,保持廁所整潔不就是讓集體生活和諧嗎?
據報導,有公司對今年畢業新人入職培訓的第一堂課居然是“入廁篇和如廁篇”。入廁篇包括“進入廁所前,必須換上廁所門口的專用拖鞋,並將自己的鞋子放至指定處”。如廁篇則要求“大小便時要對準便器的沖水口……”。這令職場新人們感覺很“囧”,甚至認為公司把他們當“弱智”。可公司負責人說,如果你能把公司最“髒”的那一部分工作做好,你就可以把公司其他部分的工作做好。
一所中學的校長在開學大會上講的是上不了台面的上廁所文明,可從育人角度說,這樣的教育,才是最應該“上檯面”的。這方面,國外有值得我們借鑑的經驗。美國中國小生的行為規範,關注的都是日常學習生活的“小兒科”細節,比如要求學生“認識到沒有一個人是生活在真空中的,那些看起來純粹是屬於個人範疇的行為,實際上常常會影響到自己周圍的人或影響到所處的社會”。我們這裡強調的卻是諸如“珍愛生命,注意安全,鍛鍊身體,講究衛生”、“自尊自愛,自信自強,生活習慣文明健康”這種不著邊際的口號。在大道理之下,我國現有8000多萬有大學學歷的人口,義務教育普及率也達99%以上,可社會基本文明水準未見提高到什麼程度。
基本的公民道德和法律教育,需從點點滴滴的引導做起,不能以空泛的概念與口號代替。

寵物“文明如廁”

你

經過研究,畢先生製作出一個培訓箱:在一個三層合在一起高為35公分的座架上安裝一個帶有定位釘的座面,並將一個帶有堵頭和蓋板(或排架)的漏斗裝在座面上的培訓箱。培訓過程中在逐漸加高座架的同時,逐漸減少漏斗中的貓沙,加到第三層時與馬桶同高,這時將座面移到馬桶上並去掉漏斗,不再使用貓沙,這時貓咪就會習慣蹲坐在便圈上向桶內排便了。
畢先生說,使用這種培訓箱不用人們刻意去訓練寵物,而是由於寵物自身的習性決定了其在使用培訓箱的過程中會逐漸適應並養成一種使用馬桶排便的習慣。
畢先生飼養的貓咪已有12年,使用培訓箱四至五個星期貓咪就可學會蹲坐在便圈上向桶內排便,我現在養的貓咪仍在馬桶上排便,而且親戚朋友的貓咪培訓後也在馬桶上排便了。

文明如廁倡議

1.積極參與公廁衛生集中整治工作,營造“創建文明公廁、倡導市民文明如廁”的良好氛圍,並積極參與其中,爭做“創建文明公廁、倡導市民文明如廁”的傳播者、實踐者、示範者,推動貴陽市文明生活的不斷提高。
2.建立、健全公廁內部管理制度,加強公廁日常保潔,規範增設公廁人性化、無障礙設施標識;公廁管理者必須增強社會責任感,接受社會和市民的監督,為打造文明公廁創造基礎。
3.市民應自覺按照公廁規章加強自我約束,自覺做到便後沖洗、不亂吐亂扔、不亂刻亂畫,愛護廁內公共設施和公共衛生,從個人點滴行為做起,加快文明如廁進程。

如廁文明標語

“同志們,沖啊!”
“不論固態液態,請一併衝掉。”
“肥水不留外人田。”
“請瞄準後發射。”
“來也匆匆,去也沖沖。”
“沖一衝,你好,我也好。”
“誰按誰精神,您揪準了,就按這裡。”
“洗刷刷洗刷刷,洗刷刷洗刷刷。”
“快來沖廁所,哼哼哈兮……一身香氣!”
“沖一衝,路迢迢水漫漫,給別人些方便,你為何不乾?”
“向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
“這裡是廁所,環境靠大夥。左右兩邊站,對準再開火。”
“貼近文明,靠近方便。”
尿到外邊,說明你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