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爾乾都司

奴爾乾都司

奴兒乾都指揮使司,簡稱奴兒乾都司,一作奴爾乾都指揮使司,明官署名。成祖永樂七年(1409)置,是中國明朝明成祖時在東北黑龍江出海口一帶(今俄羅斯境內)所設立的一個軍事統治機構。治所在黑龍江下游東岸特林,有衛、所四百餘,屯駐軍隊,為當地軍政機構。轄區東至海,東北包有庫頁島,西至斡難河(鄂嫩河),南接圖們江,北抵外興安嶺。永樂十一年(1413)與宣宗宣德八年(1433)曾二次在特林修建永寧寺,並立有二碑。清光緒三十年(1904),二碑被帝俄政府劫去,移置海參崴博物館。

簡介

公元1403年(明永樂二年)明成祖遣使往位於黑龍江下游的奴爾乾(今特林)招諭當地少數民族部落,得到了各部落首領德回響。

歷史

在此基礎上明朝政府於1409年(明永樂七年)設定的奴爾乾都司,管轄約300個羈縻衛、所。都司駐於黑龍江下游今俄羅斯哈巴羅夫斯克邊區塔赫塔,下距江口150公里,距廟街今天的尼古拉耶夫斯克(廟街)25公里,轄境包括今黑龍江、精奇里江、烏蘇里江、松花江流域,北至外興安嶺以北。永樂九年明朝又征服了苦兀,轄境擴大到庫頁島,在島上設定了囊哈爾衛。奴爾乾都司的主要官員如都指揮使、同知、僉事等職都用流官,即由朝遷派遣,而各衛、所的指揮、千戶等職任用土官,即由當地部族的首領擔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