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學[女性學]

女性學[女性學]
女性學[女性學]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女性學,源於第二波婦女運動誕生的women's studies,既是婦女運動的延續,又是一場在知識生產和傳播、培養系統中的運動和革命。 上世紀80年代末婦女研究傳到中國,其有“女性學”、“婦女學”、“婦女研究”、“婦女與社會性別學”等不同名謂。不同名謂下的運作也很複雜,有的標明以“婦女”作為研究對象;有的聲稱為“性別研究”;有的宣稱是將性別作為一種“視角”;有的是將婦女與社會性別學作為跨學科與多學科的新興學科……不一而足。

基本信息

基本內容

女性學五種解釋.

第一種解釋:女性學是從巨觀,綜合角度去認識女性,而不是從某一特定角度去探討女性某一方面的特質和行為特徵;女性學的任務是把女性放在人類發展和社會進步的歷史進程中發現和揭示她的行為的一般規律,而不是分門別類地去制定某一類行為發展的規則.因此,女性學研究的"女性"是對各學科研究中"女性"概念的綜合,對女性本體認識更集中,更系統,更具高度的抽象和理論概括.

第二種解釋:女性學以女性為研究對象,但不一定以女性主義的立場來研究問題.以女性的社會性為研究對象的女性學,不同於"體質人類學",也不同於自然科學中的"婦科學",它主要研究婦女的社會性.

第三種解釋:女性學不一定以女性為研究對象,它研究的對象可以是經濟,環境和政治等,但必須站在女性的立場看問題,或者是以女性主義的立場或用某種女性主義的方法對現有的知識進行重新審視和梳理後形成的一種新的知識體系.

第四種解釋則強調女性學的跨學科性:女性學研究的是整體的女性,是對女性整體進行研究的學科,而女性作為一種存在物,有自然屬性,也有社會屬性等等,女性學的研究就是要揭示女性這個社會存在物的本質和特徵,其生存和發展的一般規律.對女性的各種問題都要做出理論回答,這種研究是多角度的,涉及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諸多領域.

第五種看法強調女性學的社會實踐性:建立理論或學科是為了現實的需要和解決現實問題.建立女性學理論的目的是為了指導現實婦女運動.婦女運動要解決的是現實婦女問題———平等,發展.從這個意義上講,女性學可以說是人學的一部分,女性學的邏輯起點是"人",是研究整體的人類女性及其本質的科學.對人的研究不是抽象的,人的本質要放在社會關係中才能揭示出來,研究女性的核心是要研究她的社會屬性.由此可以發現,女性面臨的諸多問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與男性的不平等,長期受壓迫,歧視,不能與男性平等和諧地發展.女性為此進行了長期的抗爭,形成了以爭取男女平等為目的的婦女運動,女性學的內容是研究這個運動的出發點,軌跡和前景.

女性學的基本概念來自西方,也稱為婦女學(women studies),是一門新學科,它的產生和發展,源於20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的美國黑人運動和婦女運動。也可以說,西方女性學強大的生命力就是來自美國本土的婦女運動和婦女解放的實踐。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女性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逐漸成為全球學術界關注的一個熱點。中國的女性學研究起步於80年代中期,由於高校女教師和女大學生群體的產生,也由於女性學所具有的獨特性,以及對高等教育中課程改革的積極影響。女性學作為一種研究視角和研究方法早已進入大學現有的人文、社會、自然科學等學科的教學和科研之中。從組織課堂教學活動和編寫教學大綱開始,各所高等院校開展與女性學相關的學術交流。

中國大陸目前僅有中華女子學院(網址:www.cwu.edu.cn)開設了本科階段的女性學專業,中華女子學院女性學系自2006年開始招生,每年在中國國內部分省份招收大約30名左右的學生。

女性學是從巨觀, 綜合角度去認識女性,而不是從某一特定角度去探討女性某一方面的特質和行為特徵;女性學的任務是把女性放在人類發展和社會進步的歷史進程中發現和揭示她的行為的一般規律,而不是分門別類地去制定某一類行為發展的規則.因此,女性學研究的"女性"是對各學科研究中"女性"概念的綜合,對女性本體認識更集中, 更系統,更具高度的抽象和理論概括。

專業歷史

2006年,教育部把女性學正式列入本科專業,並於當年開始在中華女子學院女性學系招收中國首屆普高本科學生。30位來自全國各地的女性學專業本科生進入了一個新穎的學術領域,開始了系統的學習歷程。四年的時間裡,2006級女性學專業學生在學校和全系教師的殷切關注和培養下,不但系統學習了女性主義的理論與方法,還學習了跨學科的知識,包括社會學、管理學、法學、心理學、婦女史等知識,成長為擁有跨學科知識、性別平等意識、人文關懷、德才兼備的優秀人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