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會腳踏車男子山地越野賽

奧運會腳踏車男子山地越野賽

腳踏車越野賽始於法國。20世紀50年代,一些腳踏車運動員厭倦了在現代化公路上枯燥的訓練和比賽,他們到丘陵地帶尋找新的環境、新的挑戰,於是一種全新的運動方式產生了。越野賽應選擇崎嶇不平、有天然障礙的路面,必要時設定人工障礙。賽程男子40~50公里,女子30~40公里。比賽時各隊從左至右排成一路縱隊集體出發,以到達終點的時間判定名次。男、女個人越野賽均於1996年被列為奧運會比賽項目。

基本信息

起源發展

奧運會腳踏車男子山地越野賽奧運會腳踏車男子山地越野賽
腳踏車起源於歐洲。1790年法國的西夫拉克伯爵(Comte de Sivrac)將兩個輪子裝在木馬上,人騎在上面用腳蹬地前行,稱木馬輪。1816年德國馮德賴斯男爵(Baron Karl von Drais)發明有車把可控制方向的木輪車,1818年獲英國專利。1839年蘇格蘭鐵匠麥克米蘭(Kirkpatrick MacMillan)製成由曲柄連桿結構驅動後輪的鐵制腳踏車。1861年法國的米肖父子發明前輪大、後輪小,前輪上裝有曲柄和能轉動的踏板的腳踏車,並於1867年在巴黎博覽會上展出。1874年英國的勞森(H.J.Lawson)在腳踏車上採用了鏈條傳動結構。1886年英國的斯塔利(J.Starley)使用了滾珠軸承和車閘,並將前後輪改為大小相同。1888年英國的鄧洛普(John Boyd Dunlop)成功使用了充氣橡膠輪胎,腳踏車至此基本完善。1868年5月31日法國的聖克勞德公園舉行了腳踏車比賽,這是有記載的最早的腳踏車比賽。1893年舉行首屆世界業餘腳踏車錦標賽。1895年舉行首屆世界職業腳踏車錦標賽。奧運會腳踏車比賽分場地賽、公路賽和越野賽3大類。
奧運會腳踏車男子山地越野賽奧運會腳踏車男子山地越野賽
越野賽
始於法國。20世紀50年代,一些腳踏車運動員厭倦了在現代化公路上枯燥的訓練和比賽,他們到丘陵地帶尋找新的環境、新的挑戰,於是一種全新的運動方式產生了。腳踏車越野應騎山地車,據傳,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學生斯科特(James Finley Scott)是第一位將普通腳踏車改裝成山地車式樣的人。以後越野運動逐漸在歐洲流行,並形成賽事。1990年國際腳踏車聯盟承認了這項運動,1991年首次舉行世界盃賽。越野賽應選擇崎嶇不平、有天然障礙的路面,必要時設定人工障礙。賽程男子40~50公里,女子30~40公里。比賽時各隊從左至右排成一路縱隊集體出發,以到達終點的時間判定名次。男、女個人越野賽均於1996年被列為奧運會比賽項目。
2004年第28屆奧運會設男、女個人兩個項目,共80名運動員參加比賽,其中男子50名,女子30名。

奧運競賽規則

奧運會腳踏車男子山地越野賽奧運會腳踏車男子山地越野賽
山地車越野賽是運動員在規定的山路賽道上進行集體出發,根據賽道的難度由裁判團來決定運動員所完成的一定時間的騎行里程,最終以運動員到達終點的先後順序決定排名的比賽。根據賽道情況,完成比賽的時間應在如下範圍內(小時、分):

最短 最長

成年男子 2.00 2.15

成年女子 1.45 2.00

出發前,裁判員將根據運動員的排名順序,通知運動員進入起點選擇出發位置。比賽由發令員鳴槍開始。

在整個比賽中,除相同狀態下的同隊運動員可以相互幫助,運動員不得接受賽事規定以外的任何幫助,否則取消比賽資格。 裁判團將根據實際情況安排補給區和修車點位置。補給只能由本隊工作人員徒步完成,他們和運動員之間不允許有身體接觸。不允許供給者將水瓶、食物直接放置在運動員的車輛上,或放入運動員的衣袋中。未經裁判團的允許,不能向運動員身體潑水,或將水噴灑到運動員所騎車輛的任何部位上。
參賽運動員通過資格賽,即行進間出發200米計時賽。然後,根據參賽運動員的資格賽成績進行分組編排。每組運動員將在250米的場地上騎行3圈。比賽由發令員鳴哨出發,以運動員到達終點的先後順序決定比賽的勝負。

在奧運會比賽中,通過資格賽、1/16賽、1/8賽、復活賽、1/4賽、半決賽、決賽,決出優勝者。

比賽出發位置由運動員抽籤決定,內道運動員必須領騎。

從1/4賽開始進行三戰兩勝制的比賽,即第一戰抽內道;第二戰內、外道交換位置;第三戰重新抽籤。

在比賽中,出現以下情況時,裁判員可以鳴槍兩響停止比賽:

(1)摔倒;

(2)爆胎;

(3)賽車的主要部件斷裂。

但比賽結果將由裁判員根據實際情況做出決定。

場地設施

奧運會腳踏車男子山地越野賽布希體驗北京奧運山地車賽道
山地越野賽選擇的路線通常由高速下山路段、爬山路段,鄉間路段、砂石路段、森林路段和短暫的柏油路段組成的環形賽道。規則要求:不論何種地面和氣候條件,要求賽道100%能夠騎行。

奧運會山地車比賽,一般選擇5公里至6公里長的環行賽道。賽道上每隔1公里設一個標誌牌,標明距離終點的公里數。距離較長的狹窄賽段必須間斷地設定一些可供超越的路段。

賽道路況要有清晰的路標指示,路標大小:寬20厘米,長40厘米。放置於地面高度1.5米的位置。路標指示箭頭用對照鮮明的顏色(黑、藍、紅)在白底上印出來。賽道路標要準確指明比賽路線和隨後出現的路況變化,以及交叉路口和所有存在潛在危險情況的地段。路標要清晰、確保運動員沿正確的路線騎行。賽道設定必須使用如圖所規定的標記。

賽道的高速地段或下坡處須按圖示布置場地,隔離觀眾區域:地帶A寬度至少2米。

補給區和修車點應設定在騎行速度較慢,並且地域開闊的平路或上緩坡的路段上。補給區和修車點要足夠寬、足夠長,保證通過的運動員在取食物時相互間不受干擾,必須有清楚的開始、結束標記。

在比賽的起點處要設定運動員的簽到區和驗車區。起點開始段必須足夠開闊,以便運動員能夠安全出發。終點線的前、後要有足夠長的直道和開闊的視野,為運動員的終點衝刺、衝刺後的緩衝提供安全保證。
賽車場的場地根據封閉程度分為:腳踏車館、加有棚頂的半封閉賽車場以及露天賽車場三種。場地大小通常設計為250米和333.33米的跑道長度。

賽車場的跑道為橢圓形、盆狀的設計結構。跑道最大的安全速度範圍要設計在85km/h~110km/h之間。

在跑道的下部設有占跑道寬度10%的放鬆道(藍區)和供上道比賽的運動員、教練員以及裁判員使用的安全區域。在大於、等於250米的場地上,安全區域總寬度不得小於4米。在藍區外延20厘米處有5厘米寬的黑線為測量線,場地的大小就是以測量線來測定的。測量線外延70厘米處有5厘米寬的紅線為快速騎行線。從場地內沿算起,在場地總寬度的1/3處的藍線稱為摩托領騎線。在計時台前,由中間4厘米黑線和兩邊34厘米寬的白線組成的寬頻為終點線。在直道中央位置的紅線為追逐線,在終點線前200米的白線為200米計時起點線。

對於場地照明系統,除了必要的主電力系統外,還必須有應急照明系統。在奧運會比賽期間,要求亮度至少為1400Lux。

電動計時系統包括起跑器、電動計時壓條或光電時間探測器和電子顯示牌以及成績處理終端。電子顯示牌要能夠反映1/1000秒的成績時間。並且能及時顯示運動員的排名、比賽衝刺的得分情況等等。此外,還有記圈牌、電鈴為運動員顯示完成比賽的圈數。終點有供終點裁決的終點錄像系統和使整個場地都能夠清晰收聽的公共播音系統

觀賽禮儀

奧運會腳踏車男子山地越野賽奧運會腳踏車男子山地越野賽
腳踏車項目是一項富於挑戰性的運動,比賽的激烈程度、現場的刺激畫面足以使觀眾歡呼、沸騰。觀眾為運動員加油助威可以更好地激發運動員的挑戰精神與頑強意志。根據該項目特點,觀眾可以近距離接觸比賽。遵守賽場禮儀將成為運動員發揮最好競技水平、保護運動員和自身安全的重要前提。

在觀看腳踏車比賽前,觀眾應了解腳踏車比賽的特點和相關知識,做到注意賽場秩序和適時保持安靜。

在腳踏車比賽開始(集體出發項目例外)時,運動員需要根據在倒計時電子提示音發令出發。運動員出發時會全神貫注地聆聽起跑信號,這時現場的觀眾應保持安靜,以免干擾或影響運動員的比賽出發。

對於沿途觀賽的觀眾來說,首先要選擇一個安全的位置觀看比賽。在賽道中經常有一些危險地段,或是急轉彎地形,以及運動員競爭比較激烈的地段。運動員在激烈的競爭中就存在著一定的危險性,如果運動員在高速狀態下發生側滑、摔倒等事故,勢必威脅周邊觀眾的安全。所以,觀眾在沿途觀賽時一定不要超越隔離區,以保證自身的安全。

其次,觀看腳踏車比賽過程中一定要聽從賽場人員的指揮,不要隨意沖入場內或賽道。因為公路腳踏車賽道上不僅有高速行駛的腳踏車,還有保障競賽的各種機動車車輛,如裁判車、器材車、新聞車等等。這些車輛在比賽中行駛速度非常快。特別是在公路個人計時賽中,運動員是間隔時間進行出發的,這就意味著整個賽道都會有投入比賽的運動員。所以,觀眾突然衝進或穿越賽道的做法是十分危險的。一旦發生阻擋運動員或隊車的事故,輕則影響運動員的比賽成績;重則造成嚴重的人身傷害事故。

在觀看山地車比賽時,觀眾不能接觸或幫助運動員,更不能向運動員的身上和車上噴水。因為規則規定參賽運動員在比賽中不得接受外界幫助。

腳踏車運動很容易調動觀眾的情緒,每到激烈之處,觀眾都禁不住會吶喊助威。隨著激烈程度不斷升高,觀眾情緒高漲都是很容易理解的。觀眾文明加油的方式都是允許的,同時,要注意為所有參賽運動員理智地加油,體現觀眾的文明素養和對腳踏車運動的理解。

相關賽事

奧運會腳踏車男子山地越野賽奧運會腳踏車男子山地越野賽
場地賽:在賽車場進行。賽車場為橢圓盆形,跑道用硬木水泥瀝青築造,跑道周長分400米、250米和333.33米,其中333.33米為國際標準場地。跑道寬5~9米,彎道坡度25~45度。所用腳踏車應為死飛輪,不得安裝變速裝置和車閘。奧運會比賽項目有追逐賽計時賽計分賽、爭先賽。
追逐賽:分個人和團體項目。①個人追逐賽 出發時,兩名運動員分別位於跑道正中的起、終點線上,槍響同時出發,互相追逐。在規定的距離內,如後面的運動員追上前面的運動員或與之並排,被追上或並排者淘汰,未被迫上,則以到達終點的時間決定勝負。獲勝者參加下一輪比賽。②團體追逐賽 每隊4名運動員參加。比賽時,運動員之間保持1米左右的距離,呈梯形隊站立,槍響同時出發。如一隊的第三名運動員追上另一隊的第三名運動員或與之並排,被迫上或並列的隊淘汰。如未追上,則以各隊第三名運動員到達終點的成績判定名次。每隊必須有3名運動員到達終點方可計算成績。現奧運會比賽項目有男子4000米個人追逐賽(1964年列入)、4000米糰體追逐賽(1920年列入),女子3000米個人追逐賽(1992年列入)。
計時賽: 1889年由彼德萊設計。以運動員到達終點的時間排列名次。比賽時運動員在同一起點單個原地出發,抽籤決定出發順序。出發犯規延後5人重新出發,再次犯規取消比賽資格。以每名運動員到達終點的成績判定名次,優者列前。如成績相等,則名次並列。奧運會僅設男子1000米計時賽,1928年被列為比賽項目。
計分賽: 又稱積分賽。比賽前先抽籤排列順序,指定一名領騎者。比賽時由領騎者領騎一圈,到達起點線時,發令員鳴槍,比賽正式開始。每5圈錄取前四名計分,第一名得5分,第二名得3分,第三名得2分,第四名得1分。半程和終點計分加倍。以運動員比賽中的總得分排列名次。奧運會僅設男、女50公里個人計分賽,分別於1984年和1996年被列為比賽項目。

爭先賽: 又稱速度賽。一般排定2~4名運動員同時原地出發,計最後200米的時間,首先通過終點者為勝。男、女1000米爭先賽分別於1920年和1992年被列為奧運會比賽項目。

公路賽:在有各種地形變化的公路上舉行。奧運會設有公路個人賽公路團體賽。①公路個人賽 選擇環行或往返路線,路面要有起伏和斜坡,起、終點應儘可能設在同一地點。賽程男子170~200公里,女子60~84公里。比賽時所有運動員位於起點線集體出發,以運動員到達終點的順序排列名次。男、女個人賽分別於1896年和1984年被列為奧運會比賽項目。②公路團體賽 選擇比較平坦的路面,途中應設轉折點,起、終點應在同一地點。每隊4人,在起點線成橫排出發。隊與隊之間的出發間隔為2~3分鐘。每隊必須有3名運動員到達終點,並以第三名運動員到達終點的成績判定名次。如成績相等,則以該隊第一名到達終點的成績判定名次。奧運會僅設男子團體賽,1912年被列為比賽項目。

北京奧運會設項

男子山地越野賽
奧運會腳踏車男子山地越野賽北京奧運會男子山地越野賽開賽

北京奧運會比賽信息

2008年08月23日
15:00 - 17:30 山地腳踏車 男子越野
男子越野頒獎儀式
地點:老山山地腳踏車場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