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涅格

 奧涅格(Honegger,Arthur ;1892~1955)瑞士作曲家 。1892年3月10日生於勒阿弗爾,1955年11月27日卒於巴黎。1909年入蘇黎世音樂學院,1911年又入巴黎音樂學院學作曲和指揮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成為“六人團”成員。他的作品自古風的格列高利聖詠(《火刑堆上的貞德》)到現代爵士音樂(《鋼琴小協奏曲》) ,甚至十二音技法( 歌劇《安提戈涅》)都有。主要作品還有清唱劇《 大衛王 》、《大眾的呼聲》,管弦樂曲《太平洋231》、《 橄欖球 》、《夏天的田園曲》,歌劇《猶滴》,舞劇《山嶽的召喚》及5部交響曲 。他的創作手法和音樂語言大膽而自由 ,在和聲色彩上受法國先鋒派影響,但屬新古典主義流派。著有《我是作曲家》等。

基本信息

職業生涯

1892年3月10日生於勒阿弗爾,1955年11月27日卒於巴黎。1909年入蘇黎世音樂學院學習音樂。1911年入巴黎音樂學院從A.熱達爾日和C.-M.維多爾學作曲,從V.丹第學指揮。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為法國“六人團”成員。他的創作涉及各個領域(包括電影配樂和廣播音樂)。採用的素材和技法,自古風的格列高利聖詠(清唱劇《火刑堆上的貞德》,1938)到現代爵士音樂(《鋼琴小協奏曲》,1925),甚至十二音技法(歌劇《安提戈涅》,1927)都有。他的第1部重要作品是具有巴羅克特色的清唱劇《大衛王》(1921)。接著是他的2部最著名的管弦樂曲《太平洋231》(1923)和《橄欖球》(1928)。前者是對火車頭的描述,後者是對運動會場面的表現。這兩部作品反映了作曲家對“速度”和“男性運動會”有濃厚的興趣。他作有5部交響曲,他的室內管弦樂曲《夏天的田園曲》(1920),帶有C.德彪西的氣質。舞台作品尚有歌劇《猶滴》(1926)、清唱劇《大眾的呼聲》(1931)、舞劇《山嶽的召喚》(1945)等,以及很多法國歌曲。奧涅格的音樂具有強烈的個性,他的創作手法和音樂語言大膽而自由,在和聲色彩上受法國先鋒派的影響。他的音樂具有更多的德國特色,在流派上屬於新古典主義。著述有《我是作曲家》(1951,巴黎)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