獎項概述
獨特之處
最佳外語片的獎項的決選與其他的奧斯卡獎項不同。一般而言,奧斯卡的獎項是由職業委員會(如演員委員會、導演委員會)投票選出入圍名單,最終再由全體會員投票選出得獎者。但外語片則是另成立評選委員會,由較少的評審委員選出入圍名單,再由參予過外語片放映活動的會員們來選出得獎影片。因此外語片的獎項與普選的其他獎項較為不同,是由少數的評審委員所選出來的。
惹人爭議
多年來,美國影藝學院(AMPAS)都會邀請每個國家推派一部劇情片來參加最佳外語片的競賽。“一個國家推薦一部影片”的規定招致了不少的非議,因為一些多產的國家(如法國、義大利、西班牙)所製作的電影,也許足以獲得數個提名,但卻受限於最多僅能獲得一個提名。而另外一個令人垢病的地方,是由於本身的制度關係,使得每個國家所推派的影片可能會受到政治或其他方面的影響,像是因政治因素而未能獲得國家的推薦,或是運用報名的機會來支持某位導演或是某個片廠。
然後支持這個制度的擁護者則認為,這種制度能保護較小的國家能得以和電影多產的國家相庭抗爭。這樣的制度對一些電影產量不多的國家來說(像被提名的喬治亞、尼泊爾和南非等國),就容易映演給更多的學院會員來看見。
而每年差不多有一百個國家會遞交影片到影藝學院,近十五年來每年都有影片報名的國家或地區則有以下十六個:阿根廷、比利時、加拿大、克羅埃西亞、法國、德國、匈牙利、冰島、以色列、義大利、日本、墨西哥、挪威、西班牙、瑞典和中國。
一些國家過去曾有報名五次以上的記錄,但卻未曾獲得提名,分別是:保加利亞、智利、哥倫比亞、埃及、印尼、韓國、黎巴嫩、秘魯、菲律賓、葡萄牙、羅馬尼亞、斯洛維尼亞、泰國、土耳其和委內瑞拉。而克羅埃西亞、塞爾維亞和斯洛伐克雖未獲得正式提名,但在這些國家獨立前曾以南斯拉夫或捷克斯洛伐克之名義入圍。報名最多次卻未曾獲得提名的國家是葡萄牙。
本頁所示,當年第一部電影為得獎影片,之後為提名影片。第一項為中文片名,第二項為原始片名或英文譯名,第三項為報名國家,最後一項則為電影之導演。顯示的年份為報名年份,如1967年即意為1968年頒發奧斯卡給1966至1967年上映的外語片。
歷屆獲獎
時間 | 獲獎影片 | 提名影片 |
---|---|---|
1948 | 《擦鞋童》 義大利 | |
1949 | 《文森特先生》 法國 | |
1950 | 《偷腳踏車的人》 義大利 | |
1951 | 《馬拉帕加之牆》 法國/義大利 | |
1952 | 《羅生門》 日本 | |
1953 | 《禁忌的遊戲》 法國 | |
1954 | 未頒發 | |
1955 | 《地獄門》 日本 | |
1956 | 《宮本武藏》 日本 | |
1957 | 《大路》 義大利 | 《惡魔奎維托克》 丹麥 《洗衣女人的一生》 法國 《科佩尼克上尉》 德國 《緬甸的豎琴》日本 |
1958 | 《卡比莉亞之夜》 義大利 | 《惡魔夜晚來》 德國 《百合門》 法國 《印度之母》 印度 《九條命》挪威 |
1959 | 《我的舅舅》法國 | 《英雄們》 德國 《復仇》 西班牙 《一年長的路》 南斯拉夫 《曼哈頓的大人物》 義大利 |
1960 | 《黑人奧爾菲》 法國 | 《橋》 德國 《大戰爭》義大利 《叢林裡的誘惑》 丹麥 《河上村莊》荷蘭 |
1961 | 《處女泉》 瑞典 | 《零點地帶》 義大利 《真相》 法國 《馬卡里奧》 墨西哥 《第九圈》 南斯拉夫 |
1962 | 《猶在鏡中》瑞典 | 《哈利與管家》 丹麥 《永遠的人》 日本 《重要的人》墨西哥 《普拉西多》 西班牙 |
1963 | 《花落鶯啼春》 法國 | 《伊列克卓》 希臘 《諾言》 巴西 《拿坡里的四天》 義大利 《特拉雲坎的珍珠》 墨西哥 |
1964 | 《八部半》 義大利 | 《水中刀》波蘭 《塔蘭托》 西班牙 《紅燈籠》 希臘 《古都》 日本 |
1965 | 《昨日今日明日》 義大利 | 《烏鴉居民區》 瑞典 《薩利赫》 以色列 《瑟堡的雨傘》 法國 《砂之女》 日本 |
1966 | 《大街上的商店》 捷克斯洛伐克 | 《土地之血》 希臘 《絕交信》 瑞典 《怪談》 日本 《義大利式結婚》 義大利 |
1967 | 《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 法國 | 《阿爾及爾之戰》 義大利 《法老》 波蘭 《金髮女郎之戀》捷克斯洛伐克 《三》 南斯拉夫 |
1968 | 《嚴密監視的列車》 捷克斯洛伐克 | 《迷幻的愛》 西班牙 《智恵子抄》 日本 《快樂的吉普賽人》南斯拉夫 《戀人們的鏇律》 法國 |
1969 | 《戰爭與和平》 蘇聯 | 《偷吻》 法國 《消防員舞會》 捷克斯洛伐克 《保羅大街上的男孩》 匈牙利 《帶槍的女孩》 義大利 |
1970 | 《焦點新聞》 阿爾及利亞 | 《跨越納若維河》 南斯拉夫 《卡拉馬佐夫兄弟》 蘇聯 《慕德家一夜》 法國 《阿達倫鎮大示威》 瑞典 |
1971 | 《對一個不容懷疑的公民的調查》義大利 | 《初戀》 瑞士 《和平》 法國 《平靜的田園》 比利時 《特麗絲塔娜》西班牙 |
1972 | 《費尼茲花園》 義大利 | 《柴可夫斯基》 蘇聯 《電車狂》 日本 《警察阿祖萊》 以色列 《大移民》 瑞典 |
1973 | 《資產階級的審慎魅力》法國 | 《這裡的黎明靜悄悄》 蘇聯 《我愛你羅莎》 以色列 《我最親愛的小姐》 西班牙 《新大陸》 瑞典 |
1974 | 《日以繼夜》 法國 | 《切羅基大街的房子》 以色列 《行人》 德國 《邀請》 瑞士 《土耳其狂歡》 荷蘭 |
1975 | 《阿瑪珂德》 義大利 | 《躲貓貓》 匈牙利 《洪水》 波蘭 《拉孔布·呂西安》 法國 《休戰協定》 阿根廷 |
1976 | 《德爾蘇·烏扎拉》 蘇聯 | 《來自瑪茹西亞的信》 墨西哥 《女人香》 義大利 《望鄉》 日本 《福地》 波蘭 |
1977 | 《高歌勝利》 象牙海岸 | 《表弟,表妹》 法國 《撒謊者雅格布》 東德 《夜與晝》 波蘭 《七美圖》 義大利 |
1978 | 《羅莎夫人》 法國 | 《朦朧的欲望》 西班牙 《特別的一天》 義大利 《伊菲革尼亞》希臘 《霹靂行動》 以色列 |
1979 | 《掏出你的手帕》 法國 | 《白比姆黑耳朵》 蘇聯 《玻璃房》 德國 《匈牙利人》 匈牙利 《義大利萬歲》 義大利 |
1980 | 《鐵皮鼓》 德國 | 《忘懷威尼斯》 義大利 《媽媽一百歲》 西班牙 《威克的女孩》 波蘭 《普通的故事》 法國 |
1981 | 《莫斯科不相信眼淚》 蘇聯 | 《信賴》 匈牙利 《最後一班捷運》 法國 《影子武士》 日本 《巢穴》 西班牙 |
1982 | 《靡菲斯特》匈牙利 | 《船已滿員》 瑞士 《鐵人》 波蘭 《泥之河》日本 《三兄弟》 義大利 |
1983 | 《重新開始》 西班牙 | 《阿爾西諾與飛鷹》 尼加拉瓜 《個人生活》 蘇聯 《歪打正著》 法國 《鷹揚》 瑞典 |
1984 | 《芬妮和亞歷山大》 瑞典 | 《卡門》 西班牙 《一見鍾情》 法國 《喬伯的反抗》 匈牙利 《舞廳》 阿爾及利亞 |
1985 | 《危險行動》 瑞士 | 《情海冤魂》 阿根廷 《圍牆之外》 以色列 《重複放映》 西班牙 《戰地浪漫曲》蘇聯 |
1986 | 《官方說法》 阿根廷 | 《三個男人一個搖籃》 法國 《憤怒的收穫》 德國 《雷德爾上校》 匈牙利 《爸爸去出差》 南斯拉夫 |
1987 | 《攻擊》 荷蘭 | 《38度》 奧地利 《巴黎野玫瑰》 法國 《美國帝國淪亡記》 加拿大 《甜蜜家園》 捷克斯洛伐克 |
1988 | 《芭貝特的盛宴》 丹麥 | 《課程結束》 西班牙 《再見,孩子們》 法國 《家庭》 義大利 《探路人》 挪威 |
1989 | 《征服者佩爾》 丹麥 | 《魔幻術師》 匈牙利 《曲中情未了》 比利時 《崩潰邊緣的女人》 西班牙 《早安孟買》 印度 |
1990 | 《天堂電影院》 義大利 | 《羅丹的情人》 法國 《婚姻的記憶》 丹麥 《蒙特婁的耶穌》 加拿大 《聖地亞哥的傳奇一生》波多黎各 |
1991 | 《希望之旅》 瑞士 | 《大鼻子情聖》 法國 《菊豆》 中國 《放開心胸》 義大利 《我不是壞女孩》 德國 |
1992 | 《地中海樂園》 義大利 | 《回歸大地》 冰島 《大紅燈籠高高掛》香港 《青青校樹》 捷克斯洛伐克 《公牛》 瑞典 |
1993 | 《印度支那》 法國 | 《達恩斯教士》比利時 《世界某地》烏拉圭(本片被揭露是在阿根廷所製作的,因此從決選名單中剔除) 《冒牌貨》德國 《蒙古精神》 俄羅斯 |
1994 | 《四千金的情人》 西班牙 | 《霸王別姬》 香港 《海德維恩》 英國 《喜宴》 台灣 《青木瓜的滋味》 越南 |
1995 | 《烈日灼身》 俄羅斯 | 《暴雨將至》 馬其頓 《絕代艷姬》 比利時 《草莓與朱古力》 古巴 《飲食男女》 台灣 |
1996 | 《安東尼婭家族》 荷蘭 | 《萬事美好》 瑞典 《生命如塵》 阿爾及利亞 《花好月圓》 巴西 《新天堂星探》義大利 |
1997 | 《給我一個爸》 捷克 | 《戀愛中的廚師》 喬治亞 《瑪麗婭的星期天》挪威 《高加索俘虜》 俄羅斯 《荒誕無稽》 法國 |
1998 | 《角色》 荷蘭 | 《走出寂靜》 德國 《九月的某四天》 巴西 《心中的秘密》 西班牙 《小偷》 俄羅斯 |
1999 | 《美麗人生》 義大利 | 《中央車站》 巴西 《天堂的孩子》 伊朗 《祖父》 西班牙 《情慾飛舞》 阿根廷 |
2000 | 《關於我母親的一切》 西班牙 | 《喜馬拉雅》 尼泊爾 《東方西方》 法國 《索羅門與加諾》 英國 《陽光燦爛的女人》 瑞典 |
2001 | 《臥虎藏龍》中國台灣 | 《愛情是狗娘》 墨西哥 《分道不揚鑣》 捷克 《人人成名》 比利時 《遇見百分百的巧合愛情》 法國 |
2002 | 《無人地帶》 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那 | 《天使愛美麗》 法國 《他傻瓜誰聰明》 挪威 《印度往事》 印度 《新娘的兒子》 阿根廷 |
2003 | 《何處是我家》 德國 | 《阿馬羅神父的罪惡》 墨西哥 《沒有過去的男人》 芬蘭 《英雄》 中國 《男大當嫁》 荷蘭 |
2004 | 《殘酷入侵》 加拿大 | 《校園規則》 瑞典 《黃昏清兵衛》 日本 《烽火孿生淚》 荷蘭 《齊勒帷》 捷克 |
2005 | 《深海長眠》 西班牙 | 《其實在天堂》 瑞典 《放牛班的春天》 法國 《帝國的毀滅》 德國 《永不遺忘的美麗》 南非 |
2006 | 《黑幫暴徒》 南非 | 《心中的野獸》義大利 《聖誕快樂》 法國 《天堂此時》巴勒斯坦 《希望與反抗》德國 |
2007 | 《竊聽風暴》 德國 | 《婚禮之後》 丹麥 《光榮歲月》 阿爾及利亞 《潘神的迷宮》 墨西哥 《水》 加拿大 |
2008 | 《偽鈔製造者》 奧地利 | 《前陷風暴》 以色列 《卡廷慘案》 波蘭 《蒙古王》 哈薩克斯坦 《十二怒漢》 俄羅斯 |
2009 | 《入殮師》日本 | 《巴德爾和邁因霍夫集團》 德國 《課室風雲》 法國 《復仇》 奧地利 《和巴什爾跳華爾茲》 以色列 |
2010 | 《謎一樣的雙眼》 阿根廷 | 《阿亞米》以色列 《傷心的奶水》 秘魯 《預言者》 法國 《白絲帶》 德國 |
2011 | 《更好的世界》 丹麥 | 《美錯》 墨西哥 《狗牙》 希臘 《焦土之城》 加拿大 《法外之徒》 阿爾及利亞 |
2012 | 《一次別離》 伊朗 | 《牛頭悲歌》 比利時 《腳註》 以色列 《在黑暗中》 波蘭 《 拉札老師》 加拿大 |
2013 | 《愛》奧地利 | 《孤筏重洋》挪威 《智利說不》智利 《皇室風流史》丹麥 《戰地巫師》加拿大 |
2014 | 《絕美之城》義大利 | 《破碎之家》比利時 《狩獵》丹麥 《殘缺影像》高棉 《奧瑪》巴勒斯坦 |
2015 | 《修女艾達》波蘭 | 《利維坦》俄羅斯 《金橘》愛沙尼亞 《廷巴克圖》茅利塔尼亞 《荒蠻故事》阿根廷 |
2016 | 《索爾之子》匈牙利 | 《蛇之擁抱》哥倫比亞 《野馬》法國 《希布》約旦 《戰爭》丹麥 |
2017 | 《推銷員》 伊朗 | 《地雷區》丹麥 《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瑞典 《禁忌之戀》澳大利亞 《托尼·厄德曼》德國 |
2018 | 《普通女人》 智利 | 《羞辱》黎巴嫩 《無愛可訴》俄羅斯 《肉與靈》 匈牙利 《自由廣場》瑞典 |
2019 | 《羅馬》墨西哥 | 《 迦百農》黎巴嫩 《冷戰》波蘭 《無主之作》德國 《小偷家族》日本 |
獲獎排名
國家/地區 | 得獎數 | 提名數 |
---|---|---|
義大利 | 14 | 31 |
法國 | 12 | 39 |
西班牙 | 4 | 19 |
德國 | 3 | 20 |
瑞典 | 3 | 15 |
蘇聯 | 3 | 9 |
荷蘭 | 3 | 7 |
丹麥 | 3 | 7 |
捷克斯洛伐克 | 2 | 6 |
瑞士 | 2 | 5 |
日本 | 4 | 13 |
匈牙利 | 2 | 9 |
阿根廷 | 2 | 7 |
波蘭 | 1 | 10 |
阿爾及利亞 | 1 | 5 |
加拿大 | 1 | 7 |
俄羅斯 | 1 | 4 |
捷克 | 1 | 3 |
中國台灣 | 1 | 3 |
南非 | 1 | 2 |
智利 | 1 | 2 |
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那 | 1 | 1 |
象牙海岸 | 1 | 1 |
墨西哥 | 1 | 9 |
波蘭 | 1 | 11 |
以色列 | - | 10 |
南斯拉夫 | - | 6 |
巴西 | - | 4 |
比利時 | 0 | 5 |
希臘 | - | 5 |
挪威 | - | 5 |
印度 | - | 3 |
英國 | - | 2 |
中國 | 0 | 2 |
中國香港 | 0 | 2 |
奧地利 | 2 | 4 |
古巴 | - | 1 |
芬蘭 | - | 1 |
冰島 | - | 1 |
喬治亞 | - | 1 |
伊朗 | 2 | 3 |
馬其頓 | - | 1 |
尼泊爾 | - | 1 |
尼加拉瓜 | - | 1 |
巴勒斯坦 | - | 1 |
烏拉圭 | - | 1 |
越南 | - | 1 |
波多黎各 | - | 1 |
黎巴嫩 | -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