夾鐵鄉

夾鐵鄉

夾鐵鄉,普格縣轄鄉。面積71.3平方公里,人口0.5萬。農業主產水稻、玉米。種植漆樹、桃、李、蘋果。有風景區螺髻山。

基本信息

普格縣轄鄉。1952年建甲鐵鄉,1960年併入星火公社,1961年復甲鐵鄉,1972年改,1984年置夾鐵鄉,位於縣境北部,距縣城59公里。面積71.3平方公里,人口0.5萬。轄阿木、洛博里、人家洛古、莫爾非鐵、都爾、瓦達洛6個村委會。農業主產水稻、玉米。種植漆樹、桃、李、蘋果。

簡介

境內氣候宜人,凍暖夏涼,日照充足,具備良好的自然條件,是糧,油,繭,煙,畜牧,林果,藥材,蓖麻等生產基地。位於自治州東南部,幅員面積1918平方公里,人口14萬。境內風光秀美,旅遊資源獨具特色。螺髻山是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它集野、奇、峻、幽、險、秀等特徵和“冰川湖泊、冰川刻槽、角峰刃脊、杜鵲花海、溫泉瀑布”等勝景絕色,被譽為世界古冰川博物園。

螺髻山

是我國的一塊待開發的旅遊處女地。位於四川省涼山州西昌市與普格縣交界處,距西昌市區約一小時車程。“大螺髻山,穹窿崔嵬,拔地千霄。其水綿綿遙邐如虹。亘一百七十餘里,山中冰化源泉,煙靡林箐,露零芳草,水糜奇石,百鳥飛鳴,群獸嘯舞,陽蒸蔭郁,煙煙云云,靜而成嵐,動而成風.升而出雲,降而作雨”。西昌縣誌的這段文字記載,概括了螺髻山雄奇、秀麗的美景。明代萬曆年間的進士馬中良在傾暑山記)中曾寫下“螺髻山開,峨眉山閉”古籍中將螺髻山名勝歸結為;“十二佛洞,十八頂,二十五坪,三十二天池,一百單八景”。

螺髻山景觀以博大雄奇見長,其主峰也俄額喻峰海拔4359米,形如一青螺,又似螺形髮髻,故名螺髻山。它地垮西昌、普格、德昌兩縣一市,南北長64公里,東西寬35公里,風景旅遊區為1083平方公里。

螺髻山1986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列為第一批省級自然景色文物、古蹟和民族風情融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風景名勝旅遊區。那裡迄今保存著浩瀚的原始森林,廣袤的草原地,眾多的奇花名卉、珍禽異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