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語症

失語症

失語症是指與語言功能有關的腦組織的病變,如腦卒中,腦外傷、腦腫瘤、腦部炎症等,造成患者對人類進行交際符號系統的理解和表達能力的損害,尤其是語音、辭彙、語法等成分、語言結構和語言的內容與意義的理解和表達障礙,以及作為語言基礎的語言認知過程的減退和功能的損害。失語症不包括由於意識障礙和普通的智力減退造成的語言症狀,也不包括聽覺、視覺、書寫、發音等感覺和運動器官損害引起的語言、閱讀和書寫障礙。

基本信息

概述

失語症是由於特定腦區損傷而喪失產生語言或了解語言之能力;發音功能屬正常,但不能說出有意義的語言。失語症是由特定腦區受損引起的語言障礙,這些特定腦區包含管理語言產生的布若卡氏區(Broca'sarea),或管理語言理解的的韋尼克區。但失語症並不屬於感覺(sensory)、智力(intellectual)、或精神疾病(psychiatric)上的缺陷,或是肌肉無力及認知失調。

病因

失語症失語症
言語功能受一側大腦半球支配,稱為優勢半球。除少數人外,絕大多數人的優勢半球位於左側大腦皮質及其連線纖維。優勢半球受損常可發生失語症。優勢半球不同特定部位受損,可出現不同類型的失語症:第三額回後部是口語的中樞,受損時喪失口語表達能力,即運動性失語症;第一顳橫回後部是聽語中樞,損害時出現對別人的語言不能理解,即感覺性失語症;第三額回後部是書寫中樞,病變時無法用文字書寫來表達,是失寫症角回為閱讀中樞,受損時讀不出文字的字音及不知其意義,是失讀症;第一顳回與角回之間區域是物體的命名中樞,病損時講不出所見的人物名稱,是命名性失語症。引起失語症的疾病以腦血管疾病最為多見,其次為腦部炎症、外傷、變性等。

分類

1、外側裂周失語:病灶位於外側裂周圍,都有複述困難,這是所有失語症中了解最多,並且得到廣泛承認的一大類失語。
(1)Broca失語
(2)Wernicke失語
(3)傳導性失語
2、分水嶺區失語綜合徵:病灶位於大腦中動脈與大腦後動脈分布交界區,或者大腦中動脈與大腦後動脈分布交界區。其共同特點是複述功能相對較好。
(1)經皮質運動性失語
(2)經皮質感覺性失語
(3)混合型經皮質失語
3、完全性失語
4、命名性失語
5、皮質下失語
(1)丘腦性失語
(2)底節性失語
6、純詞聾
7、純詞啞
8、失讀症
9、失寫症

臨床表現

1.Broca失語

表達障礙明顯於理解障礙。自發性言語呈非流暢性,說話量少,費力,語言貧乏和缺乏語法詞而呈電報式語言。有命名和找字困難,有複述障礙;理解障礙較輕,可以理解簡單詞語,常在長句和對執行口頭指令時有困難;文字書寫也受損害

2.Wernicke失語

語理解障礙為其突出特點。口語表達為流暢性,多量錯語、新造詞混合在一起、使言語呈現出雜亂的語句。有詞語的持續現象,命名和找詞也有明顯障礙。複述障礙。患者可以很流暢地說,但不知自己在說什麼,缺乏表達的核心內容,可讀字但多為錯讀。患者往往缺乏對疾病的自我意識,此類失語往往預後不佳。

3.傳導性失語

複述不成比例的受傷為此型失語的特點。患者的自發語表現為流暢性,找詞困難是突出的表現,談話常因此出現猶豫、中頓;錯語以語音錯語為主,口語理解有輕度障礙。

4.完全性失語

自發言語為流暢,但錯語較多,命名有嚴重障礙。複述能力較好,但有學語現象。語言理解和文字語言理解都有障礙,可以出聲讀詞,但往往不理解其意思。與Wernicke失語最大不同點是複述保留。

5.經皮質運動性失語

口語表現為非流暢,自發言語少,複述較好,在理解方面對口語和文字語言方面理解較好,與Broca失語的主要區別在於此類患者可複述較長的句子。

6.經皮質感覺性失語
自發言語為流暢,但錯語較多,命名有嚴重障礙。複述能力較好,但有學語現象。語言理解和文字語言理解都有障礙,可以出聲讀詞,但往往不理解其意思。與Wernicke失語最大不同點是複述保留。

7.皮質下失語

主側半球丘腦受損出現丘腦性失語,表現為音量較小,語調低,可有語音性錯語,找詞困難,語言擴展能力差,呼名有障礙,複述保留相對較好。聽理解和閱讀理解有障礙。

基底節受損特別是尾狀核和殼核受損,可以引起基底節性失語。多表現為非流利,語音障礙,命名輕度障礙,複述相對保留。聽理解和閱讀理解可能不正常,容易出現符合句子的理解障礙,書寫障礙明顯。

8.純詞啞

發病急,早期常表現為啞,或者僅有少量構音不清和低語調的口語,恢復後說話慢、費力、聲調較低。聽理解正常。因為發音障礙,複述、命名、朗讀不能。中央前回下部或其下的傳出纖維受損被認為可以產生純詞啞。

9.純詞聾

患者聽力正常,口語理解嚴重障礙,症狀持久,簡單測試也會產生錯誤。患者雖然對詞的辨認不能完成,但是可能在猶豫後完成簡單的指令,這是此症的典型表現。純詞聾存在對語音和非語音的辨識障礙,即患者可以不理解詞語的信息,但是對非語音的自然音仍能辨識,如鳥鳴聲。複述嚴重障礙。口語表達正常或僅有輕度障礙。命名、朗讀、抄寫正常。病變部位不清。

10.失讀症

沒有視覺障礙或智慧型障礙的患者,由於大腦病變導致對語言文字的閱讀能力喪失或減退。

11.失寫症
腦損害所引起原有的書寫功能受損或喪失

評定方法

(一)波士頓診斷性失語症檢查(bostondiagnosticaphasiaexamination,BDAE)此檢查是目前英語國家普遍套用的標準失語症檢查。此檢查由27個分測驗組成,分為五個大項目:①會話和自發性言語;②聽覺理解;③口語表達;④書面語言理解;⑤書寫。該測驗在1972年標準化,1983年修訂後再版(Goodglass&Kaplan1983),此檢查能詳細、全面測出語言各種模式的能力。但檢查需要的時間較長。河北省康復中心已將此方法翻譯成中文,在我國套用並通過常模測定。

(二)日本標準失語症檢查(standardlanguagetestofaphasia,SLTA)此檢查是日本失語症研究會設計完成,檢查包括聽、說、讀、寫、計算五大項目,共包括26個分測驗,按6階段評分,在圖冊檢查設計上以多圖選一的形式,避免了患者對檢查內容的熟悉,使檢查更加客觀。此方法易於操作,而且,對訓練有明顯指導作用。

(三)西方失語症成套測驗(westernaphasiabattery,WAB)西方失語成套測驗是較短的波士頓失語症檢查版本,檢查時間大約1小時,該測驗提供一個總分稱失語商(AQ),可以分辨出是否為正常語言。wAB還可以測出操作商(PQ)和皮質商(CQ),前者可了解大腦的閱讀、書寫、運用、結構、計算、推理等功能;後者可了解大腦認知功能。該測驗還對完全性失語、感覺性失語、經皮質運動性失語、傳導性失語等提供解釋標準誤差和圖形描記。

(四)Token測驗Token測驗是DeRenzi和Vignolo於1962年編制,此測驗有61個項目組成,包括兩詞句10項,三詞句10項,四詞句10項,六詞句10項以及21項複雜指令。適用於檢測輕度或潛在的失語症患者的聽理解。目前用的較多的是簡式Tokentest。優點是不但可以用於重度失語症患者,同時,該測驗還有量化指標,可測出聽理解的程度。

治療

①傳統方法或直接法:針對患者的聽、說、讀、寫等某一言語技能或行為,利用組織好的作業進行訓練;
②實用法或間接法:只著重交流能力的改善,並不限定採用何種交流方式,也不針對患者特定的言語技能或行為,目的在於恢復患者現實生活中的交流技能的方法;
③代償法:主要用對側大腦半球功能或體外儀器設備來補償言語功能不足的方法。

康復治療

失語症治療臨床內科無特殊的方法,也無特效藥物,言語康復訓練則是治療失語症的主要手段。

失語病人發病後在病情穩定一周內,就應開始進行發音訓練。功能康復訓練包括發音訓練、短語訓練、會話訓練、朗讀訓練、復誦句子訓練、文字辨識、指出物品名稱、執行命令以及圖片、實物配對練習等。

影響因素

1.年齡:語言能力再學習的效果會隨著年齡下降。
2.慣用手:有些研究認為慣用左手的人因為大腦語言優勢半球的側化不明顯,所以愈後較佳。
3.腦損傷位置和範圍:腦部受到傷害部位的不同會造成不同的症狀,受傷的範圍和程度也會影響語言能力受損的狀況。
4.時間:突然造成的神經系統傷害比慢性發展的傷害會造成較嚴重的失語症,但前者的預後比後者好。
5.語言治療:雖然失語患者通常會自己恢復某些語言能力,但並不能完全恢復所有的語言能力。如果接受語言治療,可使語言能力恢復更快,而且可以恢復到更好的程度。

典型案例

2013年1月,據報導,原本會說三國外語的“小天才”卻突然不肯說話;4歲孩子堅持認為“3”才是“m”,“b”是“d”,怎么教都不肯改,究其原因,原來都是心急的父母拔苗助長帶來的“後遺症”。

語言功能評價

小天才 得失語症小天才得失語症
語言功能評價套用完整的對失語症個體進行評價,通常是對嚴重度的測量,可用於個體的失語症的分類。這種標準化失語症評價包括:波士頓診斷性失語症檢查、明尼蘇達失語症鑑別診斷測驗。西方失語症成套測驗以及失語症篩選測驗、Frenchay失語症篩選測驗等。還有國內常用漢語失語症檢查
1.波士頓診斷性失語症檢查(BDAE)。為目前英語國家普遍套用的標準失語症檢查。由27個分測驗組成,分為5大項目。1)會話和自己發性言語;2)聽理解;3)口語表達;4)書寫語言理解;5)書寫。
3.西方失語症成套測驗(NAB),由BDAE演變而來,可對失語性進行鑑別診斷,進行嚴重度分級。
4.漢語標準失語症檢查:1997年中國康復研究中心編制由30個分測驗組成,分為9個大項目。只適合成人失語症患者。
5.漢語失語盛大測驗:由北京醫科大學第一醫院神經心理研究室編制。1986年開始用於治療。

交往能力評價

在人與人的交往過程中,言語和非言語的交際內容都起著很大的作用,功能性評價著重了解被試是否能正常溝通,而不是他的缺陷。
常見的有:
1.日常生活交往活動檢查(CADL
2.美國言語與聽力學會交流能力的功能性評價(ASHA-FACS)
3.功能性交際測驗(FCP)
失語症嚴重程度分級
失語症嚴重程度分級--波士頓失語診斷測驗(BDAE):
0級:缺乏有意義的言語或聽理解能力。
1級:言語交流中有不連續的言語表達,但大部分需要聽者去推測、詢問和猜測;可交流的信息範圍有限,聽者在言語交流中感到困難。
2級:在聽者的幫助下,可能進行熟悉話題的交流,但對陌生話題常常不能表達出自己的思想,使患者與評定者都感到進行言語交流有困難。
3級:在僅需少量幫助下或無幫助下,患者可以討論幾乎所有的日常問題,但由於言語或理解力的減弱,使某些談話出現困難或不大可能進行。
4級:言語流利,但可觀察到有理解障礙,思想和言語表達尚無明顯限制。
5級:有極少的可分辨得出的言語障礙,患者主觀上可能感到有些困難,但聽者不一定能明顯察覺到。

治療目標

總的康複目標是通過語言治療最大限度地改善患者的語言能力交流能力,使之回家庭或社會。

改善語言功能

1.阻斷去除法:根據Weigl的理論,失語症患者基本上保留了語言能力,而語言的運用能力存在障礙,通過訓練可使患者重新獲得語言運用能力。
2.Schuell的刺激法:刺激訓練是多年失語症訓練中摸索出的方法,是20世紀70年代把刺激法套用到認知心理學研究。並產生了新的理論。
3.程式介紹法:是將刺激順序分成若干個階段,對刺激的方法和反應的強化嚴格限定,使之有再現性並定量測定正答率。
4.脫抑制法:利用患者本身可能保留的功能,如唱歌等來解除功能的抑制。
5.功能重組:通過對被抑制的通路和其他通路的訓練以達到功能重新組合得以開發,以達到語言運用的目的。
以改善日常生活交流能力為目標
1.交流效果促進法
2.功能性交際治療
3.小組治療及交流板的套用
4.家庭訓練和語言環境調整,促進患者語言能力的改善。

康復治療

失語症治療的適應症
原則上所有失語症都是適應症,但有明顯意識障礙、情感行為異常和精神病患者不適合訓練
失語症藥物治療
有4類藥物可用於失語症治療1)增加腦內去甲腎上腺素,如安非安明,可增高患者警覺性;2)增加腦內乙醯膽鹼含量,改善命名和語言理解;3)增加腦內多巴胺含量如溴隱停,改善言語輸出;4)促進膽鹼和興奮性胺基酸釋放,改善學習和記憶功能,如腦復康。
治療原則
1、要有針對性:根據患者是否存在失語症、類型、程度,以便明確治療方向。
2、綜合訓練,注重口語,如果聽說讀寫口語和書寫語言有多方面的受損,要進行綜合訓練,但治療重點和目標應放在口語康復訓練上。
3、因人施法,循序漸進,要適合患者文化水平及興趣,先易後難,由淺入深,由少到多,逐步增加刺激量。
4、配合心理治療方式靈活多樣。當治療取得進展時,要及時鼓勵患者,使之堅定信心。患者精神飽滿時,可適當增加難度。
5、家庭指導和語言環境調整,要經常給患者家屬進行必要的指導,使之配合治療,效果更佳。
6、對有某種語言障礙的患者,要區別輕重緩急,分別治療。

治療預後

一般,失語症的預後與原發病的預後一致,隨著我國老年化步伐加快,也產生了失語症趨向重度化、複雜化。再加上年齡增加帶來的腦功能低下,有時會出現症狀加重的現象。若再次腦卒中或以進行性疾病為基礎,失語症狀也會加重。失語症的預後與以下因素有關:
1.語言訓練開始越早越好。
2.患者年齡越年輕越好。
3.失語程度:輕度者較好。
4.原發症狀:腦損傷範圍小,初次腦卒中,預後好,腦外傷比腦卒中預後好。
5.合併症:無合併症者比有合併症者較好。
6.Broca失語,經皮質性運動性失語、偉導性失語、命名性失語比其他類型失語症的預後好。
7.腦出血引起失語比腦梗死引起者預後好。
8.如能長期加強化訓練比較好。
9.利手:左利手或雙手比右利手預後好。
10.失語類型:表達障礙為主比理解障礙為主者預後好。
11.智慧型水平:患者智商聯考是比低者好。
12.自訓能力:有自訓能力和意識者好。
13.性格:外向性格者好。
14.對恢復的願望:患者和家屬對恢復訓練願望高者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