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敗的遺產

內容介紹

從1913年至1923年,民國國會在制定憲法的過程中,兩遭解散而兩度復會,圍繞內閣制與總統制、單一制與聯邦制等問題,制憲議員展開了激烈的爭論。出於自身利益考慮,制憲議員選擇的是封閉式的制模式和對抗性的制憲策略,他們排斥北洋實力派對制憲過程的合理介入,沉陷文人式的學理空談而不能合理地分配政治權力。這些因素,是導致民初制憲政治和民主轉型終以失敗結束的重要方面。
本書結合歷史學與政治學的分析方法,爬梳民初制憲會議的原始記錄,運用理性選擇理論、策略互動論等分析手段,返回歷史現場進行微觀層面的分析,力圖避免目的論的後見之明及以往對民初制憲失敗的道德化評價;同時,作者拓寬視野,將民國制憲與美、法等國制憲過程相比較,當前有助於深化我們對民國初年制憲政治的認識。

作者介紹

嚴泉,1973年生,歷史學碩士(1999年),法學博士(2005年),上海大學和平與發展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台灣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訪問學者(2001年),上海台灣研究所特約研究員。曾在《開放時代》、《二十一世紀》(香港)、《上海台灣研究》等期刊上發表論文十餘篇,出版合著一本。作為主要執筆人先後參與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課題兩項,國務院台辦課題五項。先後在國有企業、政府機關任職,現從事比較憲政史、台灣問題研究。

作品目錄

致謝前言第一章 民國早期的政治發展一 政治權力的聚散二 政治合法性的轉變三 政治參與的活躍四 政治文化的變遷五 憲政主義的興衰第二章 制憲歷程:從《臨時約法》到《中華民國憲法》一 臨時參議院時期二 第一屆國會時期三 南北分治時期第三章 “超議會制”與政體選擇的失敗一 《天壇憲法草案。與政體制度選擇二 “超議會制”與憲政變革的失敗第四章 國體選擇:聯邦制度的中國特色一 國家(中央)與地方權力二 國家(中央)現地方權力關係三 地方權力關係四 聯邦制度的中國特色第五章 利益優先:國會關於憲政選擇的爭論一 國會制憲會議與政體選擇二 集權或分權:省制與政體制度的爭辯三 國會憲法會議與省憲之爭第六章 從對抗到協商:制憲進程中的策略互動一 1913年:國會制憲會議與北洋派的對抗互動二 1916-1917年:國會各政黨的協商-對抗互動三 1922-1923年:國會各政黨與實力派的協商互動第七章 制憲議員社會政治背景一 制憲議員社會政治背景變遷 二 比較視野中的背景特色第八章 政體制度、政治傳統與制憲政治一 政體制度與制憲目標二 政治信任與制憲策略第九章 結論:制憲與民主化試驗一 政治妥協與制憲成敗 二 憲政制度選擇與民主穩定 三 民主轉型與民主崩潰四 制憲政治與早期民主化經驗附錄一 1913年國會制憲會議歷次會議情況表附錄二 1913年國會制憲會議重要議題表決情況表附錄三 1913年國會制憲會議員列表附錄三 1923年國會制憲核心員列表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