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碑林

太白碑林

太白碑林建築由支南工業大學建築學院院長朱良文教授領銜設計。占地300百餘畝,建造石碑1500座。分為李白詩精品園、清風明月園、故園山水園、磨針尋夢園、詩仙醉酒園等。風格採用江南園林式,迴廊環水而建典型的徽派特色。現已收到並珍藏現代、當代106名著名書法家書寫的李白[唐代詩人]在各個時期精典詩文,書體集真、草、隸、篆、行、魏碑。

基本信息

碑林簡介

太白碑林太白碑林
太白碑林坐落在李白故里四川省江油市青蓮鎮天寶山。距離江油市區15公里,距離綿陽25公里。成都至九寨溝旅遊線上。與李白出生地“隴西院”毗鄰,占地三百餘畝,建造各型石碑1500座。

四川江油太白碑林是李白故里人民為了紀念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而修建的。

為進一步弘揚李白文化,使廣大人民民眾對李白及其詩歌有更深入的了解,由江油市委、市政府等8家單位共同策劃、興建的一處展現李白文化的重要載體,是起點高、藝術性強、極具觀賞價值的旅遊勝地。

碑林內容

太白碑林太白碑林

中國著名社會活動家、著名書法家趙朴初先生一九九二年為太白碑林題名。以李白詩歌為主線規劃的太白碑林,由現代書法名家書寫李白詩歌,以藝術碑林為載體,再現李白詩歌藝術。

太白碑林將把詩歌藝術、書法藝術、園林藝術有機結合起來,形成一座特色鮮明的主題公園。

刻碑內容主要是歷代名人、書法家(如毛澤東周恩來魯迅沈尹默祝枝山徐渭等)書寫的李白詩歌和頌揚李白的楹聯詩文近二千餘件書法作品。

建築風格

太白碑林太白碑林

碑林以園林為基調,注重傳統藝術與現代審美意識相結合,根據李白詩風的脈絡,分為“李白詩精品園”、“清風明月園”、“故園山水園”、“磨針尋夢園”、“詩仙醉酒園”等五大部份。

碑刻的內容主要是歷代書畫名家書寫的李白詩歌和頌揚李白的楹聯詩文等近二千件創作精品,風格迥異,足以體現遠流長的書畫藝術的深刻魅力,極具欣賞價值和藝術價值。

太白碑林是一處弘揚李白文化的重要建築。其中景點有隴西院,太白樓,李月圓墓(李白胞妹)。

隴西院:整個碑林以李白故居“隴西院”歷史悠久,是真正的歷史年鑑,宋代在李白故居遺址上建造,明代末毀於兵火。清代乾隆年間又重建,山門經多次維修,保留了清代風格。

周邊景點

太白碑林太白碑林
太白祠,後人為紀念唐代詩人李白所修建祠堂,位於中國四川省江油市西南15公里的青蓮鎮,青蓮鎮東南1公里處,盤江偎依其西側粉竹樓,“粉竹樓”位於李白故居隴西園的後面,是一座四合院的廟堂,正殿有李月圓塑像,端莊慈祥,文靜肅穆。
竇圌山。又名圌山,位於四川江油城北20公里的涪江東岸。又名圌山。相傳唐代彰明(今屬江油市)主簿竇圌(字子明)隱居於此,故名。自麓至頂約5公里許,行道迂迴盤鏇,林木蒼翠,景色秀麗。李白少年時曾游此山,題下千古絕句“樵夫與耕者,出入畫屏中”。
白龍宮,位於李白故里四川江油市以西18公里處,距綿陽市區五十六公里,距成都市一百八十五公里,交通十分方便地處九寨溝黃龍寺旅遊熱線上。相傳當年哪吒鬧東海用乾坤圈打死白龍敖丙,後經太乙真人用舒筋藤白松皮救活後,白龍便潛入地底另造宮殿重新修行後得道飛升上天,留下這神奇的白龍宮。
猿王洞,位於四川省綿陽市北川縣境內,地處成都至九寨溝旅遊環線上,景區占地面積十五平方公里,屬省級風景旅遊區,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