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山頂

太平山頂

太平山頂俗稱扯旗山,是遊客必到的旅遊點。在這裡可以俯瞰維多利亞港的香港島,九龍半島兩岸,日落後欣賞有「東方之珠」美譽的夜景。山頂一帶更是官紳名流的官邸所在。至於喜歡郊遊的人士,可以由此起步,漫步小徑古道或挑戰港島徑。太平山俗稱山頂,雄居香港島的西部。

基本信息

簡介

太平山頂太平山頂
海拔554米的太平山頂,俗稱“扯旗山”。它是香港島之巔,也是俯瞰維多利亞港景色的最佳地點,亦為遊客遊覽香港的第一焦點。白天和入夜的山頂,風景各有不同。不論你是不是個浪漫的人,也一定要安排到太平山賞夜景。賞景最佳的地點在凌霄閣的觀景台、纜車總站旁的獅子亭。入夜的香港,會讓你念念不忘。沿路會經過“立法會”。它是一座具有殖民色彩的建築。山頂設有很多專為遊客觀景的設備。從山上俯瞰維多利亞港及九龍半島,一覽無遺。香港的夜景世界著名,最佳觀賞位置為纜車總站附近古式古香的獅子亭和空曠怡人的山頂公園

山頂廣場眺望日落景色最為理想。適合郊遊遠足的港島徑亦從這裡開始。而新近建成的凌宵閣更成為遊人的新去處。

歷史

簡介

大約1868年,港督麥克唐納爵士為享受太平山頂清涼宜人的居住環境,特別選址該處興建避暑別墅。由此,移居太平山逐漸成為了富豪顯赫與名流紳士所推崇的風尚。當時的官爺小姐們要往返山頂,就會僱傭穿著整齊制服的轎夫所抬的人力轎子作為交通工具。1904年,居住太平山被正式列為上流社會以及外國使館的專有權利,更顯示了山頂的非凡地位。這個制度一直沿用到1947年才被廢棄。

太平山頂一直保持著她遠離塵囂的恬靜與安詳,直到1881年才有了突破性的發展。當年,在蘇格蘭高原鐵路工作的亞歷山大·芬利·史密斯向當時的港督軒尼詩爵士建議,修建港島纜車鐵路。其中一段連線美利樓南側與山頂維多利亞峽,也就是今天的山頂纜車。

史密斯一心希望纜車服務能夠增加該區的客流量,從而為1873年在他擁有產權的山頂土地上興建的山頂酒店帶來經濟效益。可惜的是,這所酒店於1938年毀於火災。

自從山頂擁有了穩定可靠的交通工具後,她迅即憑藉居高臨下飽覽壯闊維多利亞港景色的特色蜚聲國際。時至今日,太平山頂每年吸引超過700萬的遊客到訪,成為香港最受歡迎的旅遊熱點之一。

山頂纜車的歷史

山頂纜車是香港百年歷史中最久經風霜,最富代表性的生活見證。這個香港的傳奇,由港督威廉姆爵士於1888年5月30日主持啟用典禮,正式向世人揭開了面紗。

通車初期,山頂纜車頭等車廂票價3毫、二等車廂2毫、三等1毫,回程一律半價。當時纜車仍然用燒煤產生的蒸汽推動,通車首日共有600名乘客,首年的客流量就達15萬人次。

1901從1908年到1949年,車廂前兩個座位一直預留為港督專座,椅背上用黃銅片鑲嵌著“此座位為港督預留專座”,在開車前最後兩分鐘才向其它乘客開放。

1926年,山頂纜車摒棄了燃煤作為動力能源,正式改由電力推動。

50年代,好萊塢因聞名中外的山頂纜車與太平山景致,慕名遠道前來取景,其中包括由國際巨星克拉克.蓋博主演的電影《命運戰士》,該電影的開場與結尾的場景均在山頂纜車車廂內取景。著名美國電視劇《LoveBoat》,也在山頂纜車取景。

1959年,62座的全金屬纜車車廂正式投入使用,它就是現在全自動化車廂的前身。時至今日,每年有超過400萬名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乘坐山頂纜車,日客流量達到11,000人次。

主要景點

山頂纜車

太平山頂太平山頂
搭太平山的山頂纜車是登頂賞夜景最好的方法。在中環花園道山下纜車總站乘纜車,只需7分鐘就能到達山頂。記得要選擇靠近月台的右邊的位子,能擁有較好的視野。搭纜車下山,在快抵達花園道總站,就是纜車最陡的時候,可以站成讓自己與車廂地板形成30度的夾角,錯覺會覺得自己飛了起來,很有趣。

凌霄閣摩天台

山頂的凌霄閣,設計外形呈十分獨特的碗形,並提供多釆多姿的觀光娛樂購物及美食體驗。置身於凌霄閣頂層的摩天台,可居高臨下以360度鳥瞰山下風光——充滿無限活力、層層迭迭摩天高樓的中環、灣仔及至尖沙咀區、享譽全球的維多利亞海港。

盧吉道

下山時,可以選擇步行。從盧吉道出發,前行約20分鐘抵達盧吉道觀景點。在此舉目遠眺,城市與海港的壯麗景致一覽無遺。沿途有標板介紹路徑一帶的地質、氣候、植物,及常見昆蟲的資料。沿盧吉道繼續走,不久便到達克頓道及夏力道交匯處。這裡有兩個前行方向選擇,取道夏力道,可回到山頂廣場,然後乘巴士或纜車回到中區。取克頓道方向,則須繼續朝山坡往下走。不久便抵達大學道,換乘13線巴士到中區,或者沿乾德道前行約30分鐘,至半山自動扶梯,再步行返回中區。從山頂凌霄閣有四條步行徑,可分別到達柯士甸山遊樂場、山頂公園、環繞山頂的港島徑和薄扶林郊野公園

趣味遊覽

太平山頂太平山頂
搭太平山的山頂纜車是登頂賞夜景最好的方法,在中環花園通與下亞厘畢道交叉口乘纜車。買票進站後有一座“信不信由你奇趣館”,展示了四百多件稀奇古怪的展品。如果時間充裕,還可以到“動感電影院”體驗驚聲尖叫的快感。知道嗎?在山頂纜車車廂里,還能表演特技呢!搭纜車下山在快抵達花圈道總站,就是纜車最陡的時候,可以站成讓自己與車廂地板形成30度的夾角,因為錯覺會讓人覺得自己飛了起來,很有趣。下山後可搭乘免費的雙層觀光巴士遊覽市區,一定要坐在敞棚的第二層,穿梭在星光閃閃的樓宇中,有點像是電影中的場景。

歷史

太平山頂太平山頂
大約1868年,港督麥克唐納爵士為享受太平山頂清涼宜人的居住環境,特別選址該處興建避暑別墅。由此,移居太平山逐漸成為了富豪顯赫與名流紳士所推崇的風尚。當時的官爺小姐們要往返山頂,就會僱傭穿著整齊制服的轎夫所抬的人力轎子作為交通工具。1904年,居住太平山被正式列為上流社會以及外國使館的專有權利,更顯示了山頂的非凡地位。這個制度一直沿用到1947年才被廢棄。
太平山頂一直保持著她遠離塵囂的恬靜與安詳,直到1881年才有了突破性的發展。當年,在蘇格蘭高原鐵路工作的亞歷山大·芬利·史密斯向當時的港督軒尼詩爵士建議,修建港島纜車鐵路。其中一段連線美利樓南側與山頂維多利亞峽,也就是今天的山頂纜車。
史密斯一心希望纜車服務能夠增加該區的客流量,從而為1873年在他擁有產權的山頂土地上興建的山頂酒店帶來經濟效益。可惜的是,這所酒店於1938年毀於火災。
自從山頂擁有了穩定可靠的交通工具後,她迅即憑藉居高臨下飽覽壯闊維多利亞港景色的特色蜚聲國際。時至今日,太平山頂每年吸引超過700萬的遊客到訪,成為香港最受歡迎的旅遊熱點之一。

交通

1、前往山頂的最佳方法是乘坐山頂纜車,成人單程票價港幣20元,8分鐘的車程。
2、可在大會堂東面乘坐1線專線小巴。 
3、在交易廣場巴士總站乘15線雙層巴士前往。

門票

山頂纜車摩天套票
票價:
成人(單程37元,雙程48元);
兒童和長者(單程16元,雙程23元)。
開放時間:
星期一至五(10:00至23:00);
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08:00至23:00)。
山頂纜車車票
票價:
成人(單程22元,雙程33元);
兒童和長者(單程8元,雙程15元)。
開放時間:
星期一至日(07:00至24:00)。每15分鐘一班。
摩天台入場票
票價:
成人20元;
兒童和長者10元。
開放時間:
星期一至五(10:00至23:00);
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08:00至23:00)。
購買摩天台入場票可於中環花園道山頂纜車站(下站); 或凌霄閣顧客服務中心(地下)。

美食住宿購物

Peak

Pearl on the Peak是由澳洲名廚Geoff Lindsay掛帥的四星食府,人氣主廚、創新菜式、無敵美景是這裡最大的亮點。凌霄閣1樓102號。

巨八日本料理店

巨八日本料理店裡有一半的座位可以欣賞到半城山色半城海景的好風光,特別是窗戶兩人座,美景觸手可得。凌霄閣2樓205號。

阿甘蝦餐廳

阿甘蝦餐廳是根據電影《阿甘正傳》而設計的主題餐廳,電影海報、道具、專賣店布滿周邊。凌霄閣3樓304-305號。

太平山餐廳

太平山餐廳是香江最具特色的露天餐廳之一,主體石屋是前纜車工程的工作站。西歐風格的花園區優雅迷人,張柏芝、馮德倫、陳慧琳等明星都是座上客。太平山頂道121號。

峰景餐廳二樓大面的落地窗能將維港美景盡收眼底,成為情侶最愛專座,提供複合式異國美食。太平山頂廣場2樓。

太平洋咖啡

太平洋咖啡(PacificCoffeeCompany)被認為是香港最佳咖啡,曾榮獲“HongKongMagazineReadersChoice“及“CoffeeShopoftheDecade”之獎項。
位於山頂凌霄閣可稱得上是全世界最靚景的太平洋咖啡店,為您締造舒適協定的心情。

特色購物

80M巴士專賣店裡滿是各種巴士和飛機模型,集中著各個年代的各種大眾交通工具模型。經典款式有50年代風格金屬巴士、壽星公煉奶、司各脫電車、Q版纜車模型。

覆蓋範圍

太平山歷史攸久,擁有多個名稱,而不同的名稱所指的範圍亦有所不同。

山頂的三個山峰,由左至右分別為扯旗山、歌賦山和奇力山,攝於西高山山頂的三個山峰,由左至右分別為扯旗山、歌賦山和奇力山,攝於西高山

在地理上和歷史上,太平山覆蓋龍虎山以東、薄扶林以北、馬己仙峽以西的一大片山丘地帶。這可以從上環太平山街和山頂各建築的歷史文獻中得到印證。後來,太平山的山腳部分被劃分為中環和上環,被發展成為中心商業區;山腰部分則被稱為半山區,為一高尚住宅區;山頂則成為富有的人士和一些外國領使的居所,並於近代則被發展成旅遊景點。因此太平山和山頂已差不多成了同義詞。
於香港境內,人們多稱太平山山頂為山頂(The Peak)或太平山頂。不過一般所理解的山頂範圍,地理上並不十分正確。人們多把山頂纜車山頂站一帶當做“山頂”。而事實上,山頂站一帶為爐峰峽,真正的山頂位於山頂公園。
於地圖上,山頂依地勢可再被細分為扯旗山(Victoria Peak)、爐峰峽、歌賦山、觀龍角和奇力山。

地名由來

扯旗山意思即是懸掛旗幟的山。地名由來有三:
相傳清朝海盜張保仔盤踞香港島時,曾利用該山峰作為瞭望台。因常用旗語聯絡,每遇船隻即以扯旗為號,通知海上同黨;
1842年,香港正式開始受到英國的統治。英國人為宣示主權,因此于山頂懸掛英國國旗;
早期馬己仙峽設有瞭望台,每當有輪船駛入維多利亞港,便在太平山上扯旗為號。
太平山亦曾被英國人以維多利亞女王的名字命名為維多利亞山(Victoria Peak)。此亦是英語中太平山常用的名稱。
太平山的其他名稱有爐峰、柯士甸山(Mount Austin)和硬頭山 。

太平山頂的旗

太平山飽經滄桑,是香港歷史的見證與象徵。1842年6月英國割占香港,就在太平山頂豎起“米字旗”,香港成了英國殖民地。1942年2月20日,日本正式宣布香港為日本占領地,於是太平山頂扯下英國的“米字旗”,掛上“太陽旗”。從此香港在日本鐵蹄殘踏下達四年之久。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將在太平山頂升起紫荊花紅旗,是香港歷史的見證與象徵。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