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古宇

太古宇,(Archean Eonothem),曾稱始生界、太古界。太古宙時期形成的地層稱為太古宇。太古宇一般變質程度較深,構造變動大,分布廣,組成古地台的基底。

太古宇它的主要特徵是中基性火山岩、變質超基性岩和凝灰岩的廣泛發育,很少有碳酸鹽岩石。代表性的地層有:辛巴威克拉通塞巴奎群(>35億年)和布拉瓦納群(26億~27億年);南非卡普瓦爾克拉通史瓦濟蘭系翁韋瓦克特群(>35億年)、無花果群(29億年)和木迪群;印度地盾的半島片麻岩(33.6億年)、比爾沃拉超群(32億~25億年);西伯利亞地台的阿爾丹群(33億年);東歐地台波羅的地盾的白海雜岩(35億~30億年)、科拉群(27億年)、薩姆岩系(27億年)、烏克蘭地盾坎斯克—維爾霍夫群(35億年);南美亞馬孫克拉通的伊瑪塔卡雜岩(34億~27億年);北美地台的斯蒂爾瓦特雜岩(27.5億年)、科切欽格群(30億年)、阿比提比群(>30億年)、卡迪拉克群(>27億年)、塔津群(>27億年)等;澳大利亞皮爾巴拉地塊的瓦拉伍納群(34.5億年)、喬治溪群惠姆溪群(29.5億年)等。根據岩性、建造特徵,並結契約位素年齡值,中國華北的阜平群、桑乾雜岩群、泰山岩群登封岩群和東北南部的鞍山群均屬太古宇,組成了中朝地台的基底。揚子地台北緣魚洞子岩群和塔里木北緣托格拉克布拉克雜岩也屬太古宇。太古宇與元古宇之間一般為明顯的角度不整合關係。太古宇中的綠岩帶是重要的含礦帶,條帶狀鐵英岩和綠岩帶金礦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地。另外還有銅、鉛、鋅、鎢、錫、砷、硫、鉻、鎳和蛇紋石、石棉、菱鎂礦、滑石、重晶石、剛玉等礦產。[1]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