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龍奇石

天龍奇石

2008年4月,在甘肅省天祝藏族自治縣境內天堂寺附近,發現一塊似“龜馱寶盆”、又似“龍護寶盆”的巨大奇石,在當地引起轟動,並被藏學專家初步認定為古老佛經中記載的由大通河河神供奉佛祖、天堂寺佑寺山神阿彌熱高保護的“聚寶盆”。記者從獲悉訊息的第一時間即奔赴現場,追蹤多日,全程見證了這一罕見的巨型“寶石”的“出世”:挖撈的艱辛,以及塵埃落定,拉歸天堂寺後的沸騰。

傳說

-

據佛經記載,天堂寺有一奇寶,即由大通河河神供奉給佛祖的“美玉聚寶盆”,該寺高僧世代相傳此聚寶盆由大通河沿岸十三位佑寺山神之一——阿彌熱高山神護衛。歷史上每逢枯水季節,阿彌熱高神山下的大通河段水面就會有壽龜馱寶盆的奇石顯現,僧俗民眾無不頂禮膜拜,高僧大德頌福納祥,認為是地方興盛祥瑞之兆。

發現

-

2007年4月10日,有信教民眾舉報天堂寺寺管會,在大通河上游北岸距天堂寺約13公里處,發現一塊奇石。寺管會主任洛桑宗周即偕僧眾到現場觀瞻,此奇石石質為花崗岩,從河中當時的位置南側看去,形似一烏龜背負一蓮花狀寶盆,盆內注水,酷似一巨型硯台;從西側看去,似一臥牛;從北側看,似一神龍守護著一朵蓮花。其蓮花狀的凹槽內,有兩顆圓形石頭,民眾稱作“龍眼石”,被當地一民眾抱回家中。這塊奇石周圍有兩塊與之匹配相合的石頭拱衛,一塊屬於“靠背石”,另一塊是與其頸部非常吻合的凹槽,被稱作“枕頭石”,視之令人驚嘆其天工巧奪

鑑定

天堂寺寺管會主任洛桑宗周隨即派寺僧及信教民眾看守保護,並於當日赴蘭州報著名藏學專家、西北民大博士生導師多識教授認定。因該奇石發現處天堂寺西側的天堂鄉大宗台社青岡峽,正好屬於阿彌熱高神山下大通河河段,與佛經記載和歷史傳說相符,多識教授遂初步認定其為天堂寺寺寶——阿彌熱高“聚寶盆”。並認為這一寶物的橫空出世,是地方興盛、國泰民安、眾生福澤增長、大地風調雨順的盛世之兆,囑寺僧及信眾搬遷至天堂寺,築基供奉,妥為保護。

-

“奇石”自然有奇石的磨難,天堂寺僧眾及當地民眾從發現之日起,即由寺院管委會牽頭,開始晝夜守護挖撈,幾經周折。為了將這塊“奇石”從河底運出,參與挖撈者想了許多辦法。首先用推土機在大通河邊開拓了一條道路至奇石旁,然後在河邊支起一個支架,用滑鏈將巨石慢慢挪動,但是最終沒能成功。後調用一輛65噸起重機嘗試抓撈,也沒能成功。4月16日,工作人員只好從蘭州又調用一輛100噸的起重機。
起重機17日到達挖撈現場,直到17日夜,才將該奇石從大通河中起出。歷經9晝夜奮戰,18日下午,該奇石順利運達天堂寺。連日來,挖撈現場有甘青兩地數千民眾圍觀。18日當該奇石運抵天堂寺時,沿途有數百輛機車自行組成的車隊護運。兩千多名民眾煨桑祈禱、燃放鞭炮、敬獻哈達,在寺院門前舉行了隆重的迎接儀式。

體積

經測量,該奇石其上表面直徑長5.1米,寬4.9米,側高1.9米,重40.9噸。另外兩塊“寶石”附屬檔案,“枕頭石”重3噸,“靠背石”重1.8噸。

-

記者在數日的追蹤中注意到,在挖撈“聚寶盆”的數天時間裡,每天都有彩虹出現,祥雲飄浮。據說該自然現象與“龍顏大悅”有關。就在發現“聚寶盆”的地方,山上有一溶洞,民眾稱“龍洞”。“聚寶盆”發現地周圍河床數百米範圍內,有各種天然水族象形奇石,如“烏龜”、“鯨魚”、“海豹”等,圍觀者稱作“龍宮”。有人建議保護性開發“龍宮”景觀,使之成為天堂寺配套旅遊景點。也有人呼籲立法保護黃河源頭自然奇石,以免被民眾盜挖倒賣。

保護

阿彌熱高“聚寶盆”拉回天堂寺後,即用綢緞封蓋,一段時間內未向遊客開放。

-

最近,據天堂寺寺管會主任洛桑宗周介紹,該奇石已公開展示,並被多識教授正式命名為“天龍聚寶盆”。寺院已擇地擬修建“天龍水宮”供奉。經寺僧誦施經法、祈福迎祥,已開始向信眾及投資者募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