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葵[植物]

天葵[植物]

天葵〔拉丁學名:Semiaquilegia adoxoides(DC.)Makino〕別名:紫背天葵(《雷公炮炙論》),雷丸草(《外丹本草》),夏無蹤(《植物名實圖考》),小烏頭(《植物學大辭典》),老鼠屎草(《江蘇植藥志》),旱銅錢草(《湖南藥物志》)。分布中國西南、華東、東北等地。產本省雲台山區及南部各地;分布河南南部及長江中、下游各省,南至廣西北部,北至陝西南都。天葵塊根入藥,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利尿等作用,治乳腺炎、扁桃體炎、癰腫、瘰癧、小便不利等症;全草又作土農藥。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天葵天葵
多年生小草本。塊根長1-2厘米,粗3-6毫米,外皮棕黑色。莖1~5條,高10~32厘米,直徑1~2毫米,被稀疏的白色柔毛,分歧。
基生葉多數,為掌狀三出複葉;葉片輪廓卵圓形至腎形,長1.2~3厘米;小葉扇狀菱形
或倒卵狀菱形,長0.6~2.5厘米,寬1~2.8厘米,三深裂,深裂片又有2~3個小裂片,兩面均無毛;葉柄長3~12厘米,基部擴大呈鞘狀。莖生葉與基生葉相似,惟較小。
花小,直徑4~6毫米;苞片小,倒披針形至倒卵圓形,不裂或三深裂;花梗纖細,長1~2.5厘米,被伸展的白色短柔毛;萼片白色,常帶淡紫色,狹橢圓形,長4~6毫米,寬1.2~2.5毫米,頂端急尖;花瓣匙形,長2.5~3.5毫米,頂端近截形,基部凸起呈囊狀;雄蕊退化雄蕊約2枚,線狀披針形,白膜質,與花絲近等長;心皮無毛。
蓇葖卵狀長橢圓形,長6~7毫米,寬約2毫米,表面具凸起的橫向脈紋,種子卵狀橢圓形,褐色至黑褐色,長約1毫米,表面有許多小瘤狀突起。3~4月開花,4~5月結果。

生長習性

生於海拔100~1050米間的疏林下、路旁或山谷地的較陰處。

地理分布

中國分布:四川、貴州、湖北、湖南、廣西北部、江西、福建、浙江、江蘇、安徽、陝西南部。
外國分布:日本也有分布。

藥用價值

來源

天葵天葵
為毛茛科植物天葵的全草。

性味

甘苦,寒。
①《滇南本草》:性寒,味苦辛。
②《本草求原》:甘淡,平。
③《浙江民間草藥》:性寒,味酸,有毒。

歸經

《四川中藥志》:入脾,小腸、膀胱三經。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利尿。治癰腫,瘰癧,疔瘡,淋濁,帶下,肺虛咳嗽,疝氣,癲癇,小兒驚風,痔瘡,跌打損傷。毒蛇咬傷。
①《滇南本草》:散諸瘡腫,攻癰疽,排膿定痛,治瘰癧,消散結核,治婦人奶結,乳汁不通,紅腫疼痛,乳癰,乳岩堅硬如石,服之或散或潰。
②《百草鏡》:清熱,治癰疽腫毒,疔瘡,跌扑,瘋犬傷,疝氣,痔瘡,勞傷。
③《本草求原》:主內傷痰火,消瘰癧惡瘡,浸酒佳。
④《貴州民間方藥集》:消炎,明目,去眼翳;又可驅風,表寒,治小兒驚風及母豬瘋。
⑤《貴陽民間藥草》:清熱解毒。治癲癇、蛇咬傷。
⑥《四川中藥志》:利水通淋,解毒。治尿酸結石,小便淋瀝不清。
⑦《貴州草藥》:定驚,鎮痛,平喘,解毒。
⑧《陝西中草藥》:治蛇、蟲咬傷,跌打損傷,尿路結石,皮膚乾燥。

用法用量

天葵天葵
內服:煎湯,1~3錢;研末或浸酒。外用:搗敷或搗汁點眼。

內服:煎湯,3~5錢。外用:搗敷。
注意:《四川中藥志》:脾虛便溏和小便清利者忌用。

化學成份

含生物鹼、內酯、香豆素、酚性成分及胺基酸等。

附方

①治瘰癧:紫背天葵一兩五錢,海藻、海帶、昆布、貝母、桔梗各一兩,海螵蛸五錢。上為細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食後溫酒下。(《古今醫鑒》天葵丸)。
②治諸疝初起,發寒熱,疼痛,欲成囊癰者:荔枝核十四枚,小茴香二錢,紫背天葵四兩。蒸白酒二缶,頻服。(《經驗集》)
③治毒蛇咬傷:天葵嚼爛,敷傷處,藥乾再換。(《湖南藥物志》)
④治縮陰症:天葵五錢,煮雞蛋食。(《湖南藥物志》)
⑤治肺癆:千年耗子屎四兩。放在一隻大豬肚子內,煮爛去渣吃,連吃三隻。
⑥治虛咳,化痰:千年耗子屎三錢。燉肉吃。
⑦治胃熱氣痛:千年耗子屎二錢。搗爛,開水吞服。
⑧治母豬瘋、羊癇瘋:千年耗子屎五至七顆(約一錢)。研成細末,發病前用燒酒吞服,連用三至五劑。
④方以下出(《貴陽民間藥草》)
⑨治小兒鹽吼(哮喘):千年耗子屎一兩,用鹽水浸泡一夜,研末。每次服五分,姜開水吞服。
⑩治小兒驚風:千年耗子屎五分研末,開水吞服。

臨床套用

天葵天葵
①治療小兒上呼吸道感染
用100%天葵子注射液2~4毫升肌注,每日1~2次。體溫在39.5℃以上者,適當加用其它退熱藥物。治療96例,痊癒84例,好轉5例,無效7例。
②治療癰腫
取天葵子適量,洗淨搗碎,加入適量蜂蜜調成糊膏(宜現配現用)。先用溫鹽水沖洗患處,拭乾後再敷上藥膏。敷藥範圍應較炎症範圍稍大,厚約1~2厘米。每日敷藥2~3次,嚴重者夜間亦須敷藥。一般經2~3次後局部疼痛大減,炎症局限化;2~3天后患者全身症狀大減或消失。治療5例癰腫,病灶範圍約直徑4~8匣米,經敷藥14~34次,5~13天治癒。

各家論述

①《滇南本草》:敷大惡瘡。
②《雲南中草藥》:止血散瘀,生肌止痛。治內外傷出血,刀槍傷,燙傷。
③《貴州藥植目錄》:發汗,止咳。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