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耳通

這經文中的‘以天耳界’,和天的相似,故為‘天’。 報通----鬼神所具備的神通,自然而有,並非修持所得。 在世間上各種的力量之中,最大的力量並不是神通,而是行為的力量,也就是業的力量。

基本信息

簡介

如《集異門足論》卷十五雲(大正26·432b)︰‘云何天耳智證通?答︰以天耳聞種種音聲,謂人聲、非人聲、遠聲、近聲等,是名天耳智證通。問︰此中通者何所謂耶?答︰於天耳境所有妙智。’《大智度論》卷五雲(大正25·98a)︰‘云何名天耳通?於耳得色界四大造清淨色,能聞一切聲、天聲、人聲、三惡道聲。云何得天耳通?修得常憶念種種聲,是名天耳通。’
這是說,以四根本靜慮為依地而得的色界四大種所造淨色耳根,名為天耳,此耳能聞自地以及下地之天聲、人聲、非人聲與遠近等一切聲,故名天耳通。其體是與耳識相應之慧,其性無記,屬於十智中的有漏世俗智。

附葉均譯《清淨道論》第十三

◎附︰葉均譯《清淨道論》第十三〈說神通品〉(摘錄)
彼以清淨超人的天耳界,聞天人兩者及聞遠近之聲
這經文中的‘以天耳界’,和天的相似,故為‘天’。因為諸天之所以獲得淨耳界,是由於行善業而生──沒有膽汁痰血等的障礙,及解脫了隨煩惱,所以雖然很遠的所緣亦能領受。而此比丘,由於精進修習的力量,產生像天耳界的智耳界,所以說和天的相似故為‘天’。又因依天住而得,自己亦依止天住,故為‘天’。因為行耳界的工作,猶如耳界,故為‘耳界’。所以說‘以天耳界’。因為遍淨及離隨煩惱,故為‘清淨’。‘超人的’,是超過人的境界,即超越人的肉耳所聞的。‘聞兩者之聲’,即聞二者之聲,什麼是二?即‘天與人’,是指天的聲和人的聲而說。當知此句是說特殊部分的聲。‘遠與近’,即如他方世界的遠處的聲音,乃至近處寄生於自身的生物的聲音,都可以聽到。當知此句是指無限的一切聲音說。
怎樣會生起天耳界的呢?瑜伽比丘,入了神通的基礎禪,出定之後,以遍作(準備)定心,最先當念由自然(肉)耳聽到的遠處森林中的獅子等的粗聲,其次如精舍之內的鐘聲、鼓聲、螺聲、沙彌及青年比丘的高聲讀誦之聲,如‘尊師怎樣’、‘諸師怎樣’等的普通談話聲、鳥聲、風聲、足聲、沸水的嘰嘟嘰嘟聲、太陽曬乾了的多羅葉聲、螞蟻聲,如是從最粗的開始次第而念微細之聲,他應意念東方的諸聲的聲相,意念西方、北方、南方、下方、上方、東隅、西隅、北隅、南隅的諸聲的聲相,當這樣意念粗細諸聲的聲相。那些聲音,雖然他的原來的心也明了,但他的遍作定心更明了。他如是於諸聲相作意,‘現在天耳界要生起了’,他於諸聲之中無論以那一種為所緣,生起意門轉向心,在那滅時,速行四或五的速行心,那些(速行心)的前面三或四而名遍作、近行、隨順、種姓的是欲界心,第四或第五是安止心,屬於色界的第四禪。此中,與彼安止心共同生起的智,便是天耳界。
此後便落入智耳之中,為了加強它,他應該限定一指之地想道︰‘我將在這個範圍之內聞聲’,然後擴大其範圍。此後他增加限定為二指、四指、八指,一張手、一肘、內室、前庭、殿堂、僧房、僧伽藍、鄰村、一縣等乃至一輪圍界,或者更多。如是證得神通的人,雖然不再入基礎禪,但亦可以神通智而聞由於基礎禪的所緣所觸的範圍之內所起的音聲。能夠這樣聽聞的人,直至梵天界,雖然是螺貝大鼓小鼓等的一團雜亂之聲,但如果要辨別它,他便能辨別︰‘這是螺聲,這是鼓聲’等。

神通敵不過業力

在世間上各種的力量之中,最大的力量並不是神通,而是行為的力量,也就是業的力量。在中國的故事演義之中描寫黃巢作亂,殺人無數時,曾有一句諺語說:「黃巢殺人八百萬,在數在劫命難逃。」傳說黃巢興兵造反,要殺滿八百萬人,兵亂才能平定下來。在小說家的曲折描寫之下,黃巢果然殺了八百萬人,才被剿平。這件事的真實與否,留待歷史去考證,我們要談的是所謂「在數在劫」的問題。什麼叫「在數在劫」呢?就是業報難逃的意思。當時的老百姓由於共業所感,因此才招致如此悲慘的殺身之禍,即使神通也救不了有業障的人。自己所造的業,一定要自己去受報,絲毫也逃避不了。
有一次憍薩彌羅國的琉璃王,大舉興兵來攻打佛陀的祖國迦毗羅城,神通第一的目犍連尊者自告奮勇地向佛陀稟報說:
『佛陀!讓我以神通救出釋迦種族吧!』
『目犍連!釋迦種族宿世業障,不知懺悔,今日要受到此報,雖然是我的族人,神通也是救度不了的呀!』佛陀慈祥的臉上帶著無限的傷感回答說。
目犍連不信佛陀的話,以神通飛入被軍隊圍得水泄不通的城內,挑選了五百位優秀的釋迦種族,把他們一一盛放在缽內,飛出了城牆,滿心歡喜地來到了佛陀的面前說:
『佛陀!我已救出了一部份的釋迦種族。』說完打開缽一看,大驚失色,原來五百位釋迦種族變成了一灘血水。雖然是神通第一的目犍連也無法扭轉業報的力量,而目犍連尊者本身雖然神通廣大,飛行自在,曾經深入到地獄拯救母親,但是自己最後卻被外道用石頭擊斃。這么一位具足大神通力的長者,如此容易地被外道用一塊石頭就打死了,弟子們百思不解之餘,更感到憤憤不平。佛陀告訴弟子們說:
『神通敵不過業力,目犍連的業報注定要被外道打死,大家不要懷疑神通的無用,而應該用心於三業的淨化工夫。』
俗話說:「打死會拳的,淹死會水的。」不要以為神通是萬能的,有了神通就可以萬事無恐。在業力之前,神通也派不上用場,一味依賴神通,弄巧成拙,反而會喪身斃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