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皇山

天皇山

天皇山,自然風景區,亦稱五道壺石窟旅遊區,東距八達嶺長城30公里,距延慶縣古崖居1公里,總面積5平方公里。

基本信息

簡介

天皇山天皇山
山上群峰環繞,怪石嶙峋,草木蔥鬱,潭溪瀑布眾多,常年水流不斷,山頂有北魏時期石窟數處,令人嘆為觀止;山下是國家級科教興村示範單位——方家沖,數千畝果林飽飲山泉潤澤,惠承科學栽培、釀得春季花香四溢,夏秋果實纍纍。景區內有五道壺、清泉寺、霧雲洞、轉佛石、功德碑、古松榆、飛來石、一線天、古輾、造錢爐、龜蛇朝拜等數十處景觀。

主要景點

天皇山天皇山
五道壺
從停車場沿山徑蜿蜒而上,頭頂雲霧繚繞腳下溪水潺潺。巨石堵住溪流,為瀑,為潭,共有五重,古人稱“五道壺”。《懷來縣誌·山川》曾記此溪水源頭“泉由盆出,不溢不竭,足供百人之飲”。今有地質學家考證:此泉形成於四到五億年前,此水是品質極佳的礦泉水。至冬季,潭、瀑皆化作冰潭冰瀑,其似凝似流的精彩神韻,其銀河直落的浩然氣勢,令人無不神往。
清泉寺 行至五道壺盡頭,便見一座石府建於懸崖峭壁上.據專家考證,此原為北魏時期鑿成,是奚族可汗州的州府,後改為寺院.寺內一切設施均鑿石而成,上下貫通其雕梁畫柱,規模龐大,氣勢雄偉,古樸神秘。霧雲洞原為天然溶洞,古人為了抵禦外族侵略,逐步改建為堅固、險要、易守難攻的住所,其下面臨險峻山路,真所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相臨懸崖峭壁上,多有洞穴,為儲糧、納物之所,一般野獸、飛禽也不能進入。夏季雨過天晴,雲霧繚繞,頗有“雲深不知處,仙在雲中住”的感覺。
功德碑在天然岩石上鑿建,建寺捐銀、捐地人名清晰可見。
轉佛石其石高3.1米,周長12.6米,不同方位有27尊佛像,雕刻精美,栩栩如生。雕刻年代初考為北魏時期文物價值巨大。
古松榆千年古松、古榆,相距十步遙,樹冠姿態呼應,似松翁、榆婆傾訴心聲,其景罕見。到了天皇山,既能領略大自然的美麗景色,又能體會到中華民族古文化遺產的悠遠和博大,還可以吃住農家,到觀光園賞花,參加6月15日至10月15日的水果採摘節,獲得意想不到的享受和收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