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盲人學校

天津盲人學校

天津盲人學校是天津市唯一的一所面向視力障礙兒童、少年的特殊教育學校,成立於1958年10月20日,坐落於天津市河西區珠江道2號,占地面積21005平方米,建築面積12000平方米。

基本信息

基本簡介

天津市視力障礙學校,原名:天津市盲人學校,成立於1958年10月20日,是天津市唯一的一所面向視力障礙兒童、少年的特殊教育學校,附設天津市盲人按摩職業學校和天津市低視力學校,是天津市特殊教育示範學校,是中國較有影響的盲校之一。

學校坐落於天津市河西區珠江道2號。校園占地面積21005平方米,建築面積12000平方米。 現有國小、中學、職業高中學生148人,13個教學班。

學校基礎設施情況:

1.綜合樓(四千餘平方米),內設職校學生按摩實習基地,物理、化學、生物實驗室,多媒體、低視力、電子琴、計算機、教具、圖書、家政、醫學標本、按摩練功等現代化教學專用房間和陽光健身房;

2.教學樓(五層),內有20餘間寬敞明亮的教室;

3.文體活動中心(三層),內有游泳館、盲人門球館、文藝排演廳;

4.學生宿舍樓(四層),內有40餘間學生寢室,另有活動室、淋浴間、盥洗室、衛生間等;

5. 餐廳,能同時容納二百餘名學生用餐;

6.操場,200米環形塑膠跑道,中間天然草坪綠地。

學校的基礎建設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校風: 文明、勤奮、遵紀、進取;

校訓: 自尊、自立、勤學、守紀。

學校注重盲生的素質教育,強調對學生個別化輔導,創造條件實現對盲生的缺陷補償,確保每個盲生都能在自身的基礎上得到充分的發展,使盲生達到一專(具有一項專業技術,如按摩、音樂、文學、法律、工藝等)、二能(具有社會交往適應能力,具有獨立學習、生活能力)、三合格(德、智、體三方面都能符合要求)的標準。學校成立了十幾個興趣小組,其中六點文學社的同學在全國刊物上發表和在各類競賽中獲獎的習作達50餘篇;器樂隊、聲樂隊的同學在1-4屆全國殘疾人文藝匯演中獲一、二、三等獎、特別優秀獎及其它獎項80多個;田徑隊、游泳隊的同學參加國際傷殘人奧林匹克運動會、遠南運動會等國際比賽,奪得金、銀、銅牌20多枚。盲人舞蹈《去看春天》和踢踏舞《走向太陽》突破盲人不能演出舞蹈的禁區,隨中國殘疾人藝術團巡迴演出引起強烈反響。到目前為止,我校共培養了38屆畢業生,450餘人。其中有32名畢業生考入中國長春大學、北京聯合大學等高等院校特教專業深造。大部分畢業生以不同的方式就業,實現了他們自立於社會、服務社會的願望。我校被社會譽為“盲人按摩醫生的搖籃”。1990年被中國殘疾人聯合會指定為全國盲人按摩試點單位,並被吸收為全國按摩教育學會首批會員單位。

學校重視教育科研。1993年開展低視力教學研究,組織有關教師研究、探討複式教學、低視力教學的教法改革。國家教委在學校召開了全國低視力教學工作研討會,推廣我校的做法。1997年開始制定和實施《盲人按摩中專知識技能畢業考核評估方案》,對學生知識理論水平、實際操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寫作能力、與患者溝通技巧及心理素質等各個方面綜合評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998年學校承擔國家九五重點課題《三類殘疾兒童少年勞動教育與職業教育研究》的教學實驗及子課題實驗研究。學校成立勞動技術教育及職業教育課題組,開展了職業陶冶教育研究實驗,其課題實驗報告在《中國特殊教育》雜誌上發表並通過教育專家論證鑑定。2000年參與編寫的課題成果專著《特殊教育學校勞動與職業教育概論》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

為幫助生活困難盲生完成學業,1997年學校成立了“特困學生獎勵基金會”。利用社會的捐助為三十多名生活困難的學生支付了各項生活、學習費用。設立了“勤奮杯”獎學金,使生活困難的盲生感受到社會的溫暖,享受接受教育的權利。根據上級指示,從今年開始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盲生免收雜費。

自建校以來,我校接待了世界盲人同盟主席鄧肯·沃森及英、德、日、美、新、澳、加、挪、丹等20多個國家的盲教育專家,並接待了全國各地兄弟盲校來津學訪,共同交流盲教育經驗。

學校計畫充分利用資源優勢,不斷擴大辦學規模,採取多種辦學方式,大力發展各類視障教育和多重殘疾教育,使學校成為視障教育的資源中心、視障人士及家長的諮詢中心、各類視障者按摩職業培訓中心,為更多的視障者提供更適合、更全面、更方便的教育的機會和條件,為視障者教育事業做出更多的貢獻。學校重視教育科研。1993年開展低視力教學研究,組織有關教師研究、探討複式教學、低視力教學的教法改革。國家教委在學校召開了全國低視力教學工作研討會,推廣我校的做法。1997年開始制定和實施《盲人按摩中專知識技能畢業考核評估方案》,對學生知識理論水平、實際操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寫作能力、與患者溝通技巧及心理素質等各個方面綜合評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998年學校承擔國家九五重點課題《三類殘疾兒童少年勞動教育與職業教育研究》的教學實驗及子課題實驗研究。學校成立勞動技術教育及職業教育課題組,開展了職業陶冶教育研究實驗,其課題實驗報告在《中國特殊教育》雜誌上發表並通過教育專家論證鑑定。2000年參與編寫的課題成果專著《特殊教育學校勞動與職業教育概論》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

為幫助生活困難盲生完成學業,1997年學校成立了“特困學生獎勵基金會”。利用社會的捐助為三十多名生活困難的學生支付了各項生活、學習費用。設立了“勤奮杯”獎學金,使生活困難的盲生感受到社會的溫暖,享受接受教育的權利。根據上級指示,從今年開始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盲生免收雜費。

自建校以來,我校接待了世界盲人同盟主席鄧肯·沃森及英、德、日、美、新、澳、加、挪、丹等20多個國家的盲教育專家,並接待了全國各地兄弟盲校來津學訪,共同交流盲教育經驗。

學校計畫充分利用資源優勢,不斷擴大辦學規模,採取多種辦學方式,大力發展各類視障教育和多重殘疾教育,使學校成為視障教育的資源中心、視障人士及家長的諮詢中心、各類視障者按摩職業培訓中心,為更多的視障者提供更適合、更全面、更方便的教育的機會和條件,為視障者教育事業做出更多的貢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