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橋嶺林業局

天橋嶺林業局

天橋嶺林業局位於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北部汪清縣境內,轄區屬長白山系老爺嶺山脈。始建於1959年,總經營面積為19.4萬公頃,森林總蓄積為2313萬立方米,總人口20267人,員工7404人,資產21712萬元,是國有大型二類企業。

天橋嶺林業局天橋嶺林業局辦公樓
天橋嶺林業局位於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北部汪清縣境內,轄區屬長白山系老爺嶺山脈。始建於1959年,總經營面積為19.4萬公頃,森林總蓄積為2313萬立方米,總人口20267人,員工7404人,資產21712萬元,是國有大型二類企業。天橋嶺林區屬中溫帶氣候,四季分明,具有豐富的森林資源、多種礦產資源和野生動植物資源。年生產木材92000立方米,鋸材20000立方米,集成材500立方米,膠合板3000立方米,衛生筷子6萬箱,鉛筆板1.5億支,石英砂1萬 噸,木製工藝品15萬套件,食用菌1000萬袋,綠色食品500噸。木製工藝系列產品和綠色食品先後被授予省級、國家級名牌產品,產品遠銷到日本韓國、美國等國家。

經營理念

艱苦創業、求實創新、再建綠色家園

全民創業

皮林場食用菌

天橋嶺林業局樺皮林場--黑木耳
地栽黑木耳栽培做為樺皮林場全民創業的主導產業,今年生產規模和數量又得到進一步擴大,入冬以來林場職工早動手,早準備全面做好制菌各項準備工作,現第一批已制菌5萬袋,合格率達98%以上,部分菌袋已進入發菌期,且長勢良好。受各方面原因影響,今秋黑木耳收購價格有所下降,為使該產業項目得到持續、健康發展,增強抵卸市場風險的能力,場領導積極鼓勵職工優選菌種、控制成本,並為職工提供信息、技術支持,為職工制菌創造便利條件。據了解,樺皮林場制菌戶已達總戶數的70%以上,全場制菌數有望突破50萬袋,出現了制菌用工緊張,制菌人工費達80元/天,全場職工制菌熱情高漲,家家忙創業的喜人局面。
大安林場元蘑
大安林場食用菌產業起步早,規模大,是林場職工創業增收的主要項目之一,今年,在林業局的號召和大力支持下,林場不斷探索職工創業增收的新路,並嘗試元蘑規模化種植,在林場的幫助下,先後共有6名職工制菌10餘萬袋。為解決生產中遇到的難題,他們查資料,購買書籍,並在林場的協調下到兄弟單位學習制菌栽培技和成熟的管理經驗。這批元蘑現已進入採摘期,平均單產在8錢以上,收益十分可觀,成為了林場職工增收致富的又一亮點。
天橋嶺林業局 大安林場--元蘑基地
天橋嶺林業局 大安林場--元蘑豐收

企業介紹

天橋嶺林業局食品加工廠

天橋嶺林業局場區一角
吉林延邊林業集團天橋嶺林業有限公司食品加工廠,座落在延邊朝鮮族自治州長白山腳下的天橋嶺鎮內,廠區面積5000平方米,廠房面積2000平方米,有員工120人,設有計畫部、開發部、供銷部、質檢部及挑選、壓塊、包裝三個生產車間。我廠依託得天獨厚的長白山區豐富的野生元蘑、野生榛蘑、野生薇菜、野生蕨菜及當地人工以柞木為培養基所生產的優質無公害黑木耳為原料,經過篩選、摘除乾根、清除雜質、紫外線滅菌、機器壓縮、電溫烘乾等十余道生產工序,最後以無毒的熱收縮膜及精美包裝盒包裝而成的“山里友”系列有機食品。
團結、誠信、創新、發展、奉獻綠色、關愛健康是我們的企業精神。我廠生產的精縮黑木耳系列產品無污染、無任何添加劑,並保持了天然營養成分,風味沒有絲毫改變,同時,本產品具有食用簡單、營養豐富、攜帶運輸方便等特點,方便您國際、國內交流,是您饋贈親友賓客的名貴禮品。
天橋嶺林業局 食品加工廠--包裝車間
天橋嶺林業局 食品加工廠--挑選車間
天橋嶺林業局 食品加工廠--山菜加工車間

百姓生活

退休職工業餘文化生活豐富多采

天橋嶺林業局 健身
天橋嶺林業局 跳舞

局舉辦退休職工體育運動會
為豐富離退休職工的文化生活,提高離退休職工的身體素質和身心健康,退休職工體育運動大會做為局“迎奧運”職工綜合體育運動大會的一部分於7月29日提前開賽,公司200餘名離退休職工以居民委為參賽單位,在社區服務中心參加了拔河門球、50米托球、50米釣瓶4個項目的比賽。
賽場上,離、退休職工們個個精神抖擻、鬥志昂揚,充分展示出他們老有所為、老有所樂、老當益壯的精神風貌,比賽中,各參賽隊員們凝神集智、全力以赴,比賽現場緊張激烈、精彩紛呈,特別是在拔河比賽中,場上選手拼搏進取、場下隊員吶喊助威,運動會場面熱鬧非凡,退休職工積極參加比賽,充分體現了我局退休職工“我運動、我快樂、我健康、我長壽”的精神面貌。
此次運動會體現了比賽內容的趣味性,比賽內容適合離退休職工的生理和心理特點,收效顯著,受到了離退休職工的普遍歡迎和讚譽。

人物介紹

創業能手新華林場職工趙華相

趙華相,現年46歲,中共黨員,現任新華林場營林員、採運技術員。熟悉他的人都知道,這個個不閒著,能幹,特別能吃苦,在擔任新華林場採運技術員期間,他常常是早出歸,整天在伐區、山場作業點忙碌著,林場山上作業的採伐、打枝、集材、清林他樣樣都是行家裡手,十幾年來,他在這個平凡的崗位上認真履行著林業工人光榮而神聖的職責,為企業的發展默默地做著貢獻…….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林業木材產量的日益減少,林區職工的生產生活也受到了極大的影響,工作量不飽和,生產淡季沒有收入,這樣的狀況對於林場職工來說只能是維持生活,根本談不上致富。

此時的趙華相內心也在反覆的思考著,他憧憬著未來的美好生活,想著自己要幹些什麼經,來改變現狀,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以至走上致富的道路。在林業局開展“全民創業”發展家庭經濟的號召下,趙華相結合自身工作特點充分利用林場生產淡季,開始了發展家庭經濟,自主創業的新路。在創業初期,他首先想到的是培植地栽木耳,早在1997年林業局嘗試性進行地栽木耳栽培時,他就積極回響號召人事該產業項目,由於當時經驗不足,市場、銷售等大環境影響,產業沒有形成規模,見效不大。但是,這都為他今後的成功積累了寶貴的經驗。近年來,在林業局不斷加大全民創業工程幫扶機制和各項措施的帶動下,地栽木耳產業,呈現出“規模調大、品種調優、效益調高”的發展勢頭,這也激發了趙華相新一輪的創業熱情,一連幾年,他種植地栽木耳的規模都在4萬袋以上,收入四、五萬元。

去年,林業局進一步解放思想,建設社會主義新林區活動開展以來,身為黨員的趙華相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並以思想上的解放來推動創業項目的發展,通過不斷的學習,趙華相的思路更寬了,勁頭更足了,同時,也認識到,只有不斷擴大產業規模,嘗試新的生產技術,才能提高自己的市場競爭力,創造更多的經濟價值,才能不斷增加收入,帶動更多的職工共同致富,因此一入秋,趙華相就早準備、早動手,憑著多年積累的“春茬提早、秋茬適時”的栽培經驗,他培植春耳6萬袋,並嘗試性培植秋耳1萬袋。

趙華相深知木耳生長季節性強,抓住生長季節是獲得木耳高產,優質的關鍵環節,因此,他每天都起早貪黑忙碌著,給木耳澆水、採收、晾曬、精心管理,妻子秦風英看到他每天忙碌的身影,做完家務後,也積極主動地同他一起人事木耳的管理,有了妻子的幫助,也給趙華相增添了信心和勇氣,每到木耳採摘的高峰期,趙華相都要雇用3-5名林場職工進行採摘,這樣既減少木耳因沒有及時採摘造成的損失,同時,也解決了一部分職工就業問題,增加了職工收入。

當趙化相看到養蜂來是一項長久見利、投資少、見效快的綠色產業後,他又全身心地投入到蜜蜂養殖項目上,通過向親朋好友學習和自己刻苦鑽研與實踐,目前,趙華相已養蜂40餘箱,今年產蜜2000餘斤,收入近兩萬元。通過趙華相的創業歷程,使我們感動時代呼喚著創業者,時代造就財富,作為一名普通的林業工人,只要我們能夠發揚林業職工“吃苦耐勞、艱苦創業”的優良傳統,不斷用新知識解決新問題,用新技術創造新業績,就能夠在創業歷程中獲得豐厚的回報,在此,我們也祝願趙華相一家的日子越過越火,致富的道路越走越寬。

天橋嶺林業局 趙華相和他的妻子
天橋嶺林業局 趙華相在養蜜蜂

圖片欣賞

天發木製品廠產品
天橋嶺林業局 天發木製品廠--彩繪花瓶
天橋嶺林業局 天發木製品廠--彩繪花瓶
天橋嶺林業局 天發木製品廠--彩繪花瓶
天橋嶺林業局 天發木製品廠--木製足球
天橋嶺林業局 天發木製品廠--木刻畫
天橋嶺林業局 天發木製品廠--木製足球
天橋嶺林業局 天發木製品廠--木刻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