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平山寺

據中州古籍出版社《佛都鄴城》一書記載:天平寺,也稱天平山寺,著名武僧稠禪師創建於北魏時期,位於鄴城以西林慮山中。自環翠亭沿盤山小道北去,穿松樹林,過“天心洞”、“良閬溪水”、“天漢橋”,即到天平寺,又名明教禪院,位於碧霄峰下,寺院建於百畝平坦盆地之上,六峰環繞,陡崖峭壁,峽谷幽靜,勝入仙境。鄴西林慮山天平寺習武之風盛行,歷史上武僧輩出,享有盛名。據安陽馬愛民教授多年研究和多次實地調查,二十多年前就首次考證出這座寺院的創始人為後來繼少林寺二祖之位的僧稠禪師,引起人們的關注。僧稠禪師,也稱稠禪師。稠禪師青少年時期在鄴下寺院習武修禪,由沙彌到和尚,完成了一個不斷修練的出世過程。張鷟《朝野僉載》:“稠禪師,鄴人也,幼落髮為沙彌,時輩甚眾,每休暇常角力騰趠為戲……禪師後證果,居於林慮山,入山數千里,構精廬殿堂。”林慮山群山中現有北魏孝文帝時期稠禪師創立的天平山寺遺址尚存,初名為林慮山精廬,後改為明教禪院。因該寺建於林慮天平山,唐宋時被稱為天平寺。林慮天平山寺與鄴城天平寺是完全不同的兩個寺院,鄴城天平寺為孝靜帝建於東魏興和年間的一所寺院,歷史文獻都有眀確記載。馬愛民教授認為,少林二祖稠禪師,在嵩山一帶有著重要的地位,唐代少林高僧圓寂曾由嵩山來鄴下,遍尋天平等山稠禪師所居的鄴下各處山寺,尋訪當年的少林二祖稠禪師青少年時期所在鄴下的活動遺蹟。釋圓寂“久居天平等山,稠禪師往跡,無不遍尋……。”(《宋高僧傳.唐鄴都圓寂傳》)據《重修林縣誌》記載:登天平山“可尋之勝跡為明教禪院,即天平寺,在昆閬溪北碧霄峰下,六峰圍繞,陡壁立,獨此院得平地百餘畝,若天設也,院宇甚古。”稠禪師一生都是在深山中歷練,這與《續高僧傳》“稠(禪師)居山積稔,業濟一生”的記載相一致。僧稠武功高強,林慮山天平寺流傳有許多稠禪師青少年時期習武練功的故事,傳說稠禪師還會念咒驅蛇。天氣炎熱之時,念咒引來千萬條蛇聚集在天平寺木架之上,遮陽乘涼。炎熱過後,再念咒驅蛇散去。後晉天福年間(936—943),名僧從猗任寺院主持,僧徒頗盛。宋元祜年間(1086—1093)重修。後經歷代修葺,逐步建有山門、天王殿、連雲閣、天壽宮、延壽宮、大佛殿等。現在大佛殿、山門尚存。大佛殿位於北側,為石構建築,石拱券頂也稱沒梁殿。山門位於南側,檐廊邊側置宋元符二年(1099)《迪公和尚塔幢記》經幢,前鐫《多心經》,後記迪公和尚生平。歷代文人墨客慕名而來,題詞賦詩,熱鬧非凡。近年來,民眾捐資重修寺院,古樸典雅,引人入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