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壇神樂署中和韶樂

天壇神樂署中和韶樂

天壇神樂署位於天壇外壇西部。創立於明初,它是明清兩朝的禮樂學府,是培養樂舞生和演陳禮樂的場所。初名神樂觀,清乾隆十九年改為神樂署。

基本信息

所屬地區:北京·崇文區
文化遺產名稱:天壇神樂署中和韶樂
遺產編號:BJⅡ-2
遺產類別:民間音樂
申報日期:2006年11月
申報人/申報單位:天壇公園管理處
遺產級別:市

簡介

天壇神樂署天壇神樂署

“天壇神樂署、中和韶樂”神樂署是天壇建築之一,位於天壇西外壇,為明清時期演習祭祀禮樂的場所,被譽為明清兩朝最高的禮樂學府。神樂署始見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初稱神樂觀,觀中殿宇眾多,環境優美,開有茶肆、藥鋪,又稱天壇道觀。清乾隆八年(1743年)改神樂觀名為為神樂所。乾隆十九年(1754年)定名為神樂署。神樂署長方形,位於西南外壇,座西朝東,主要建築有凝禧殿、顯佑殿,四周有廊房相通,圍廊東、北、南各設一門,凝禧殿前建有廣場。
中和韶樂是明清時期的宮廷雅樂,主要用於祭祀、宴享、朝會等宮廷活動,源於遠古先民的原始樂舞。最初是遠古先民一種基本的藝術活動,表現了氏族部落圖騰崇拜、祭祀典禮、農耕狩獵、部落戰爭、生息蕃衍等社會生活,商周時期經宮廷樂師整理成為了宮廷雅樂,明朝初年明太祖朱元璋將其更名為中和韶樂。中和韶樂被孔子贊為“至善至美”的音樂,受到了古代儒家學者的推崇。中國古代的統治者信奉“治民莫善於禮,移風易俗莫善於樂”,中和韶樂因其樂音純正,舞姿莊重,歌舞場面宏大,氣宇軒昂而為中國古代歷朝皇帝所推重,譽為“華夏正聲”,一直被用於壇廟祭祀,朝廷宴享及其它重大的國事活動。中和韶樂採用金、石、絲、竹、土、木、匏、革八種材料製成的樂器演奏,融禮、樂、歌、舞為一體,和以律呂,文以五聲,八音迭奏,玉振金聲,曲調平緩而不失莊重,氣宇軒昂而又富於感染力。
天壇神樂署即是明清時期管理祭祀禮樂的專門機構,也是培養中和韶樂樂舞生的禮樂學府。2004年天壇辟神樂署凝禧殿為中和韶樂展演廳,進行中和韶樂樂器展陳及曲目演出。演出採用仿古樂器,演員隊伍實行外聘及自己培養相結合的形勢組建,共十餘人,每天演出六場,每周休息一天。遊客購票參觀神樂署即可欣賞演出,演出不單獨售票。神樂署演出舉辦以來,接待國內外賓客逾萬人,受到觀眾的熱情歡迎。2007年4月,國民黨中席連戰先生欣賞了中和韶樂演出,非常讚賞,欣然命筆,稱讚中和韶樂“王者仁心,福天眷佑”。著名美學教授楊新先生也稱讚中和韶樂“感心動耳,盪氣迴腸”。神樂署其特有的藝術價值受到了許多專家學者的肯定,但社會的關注仍有所局限,方方面面的支持,尚需完善,問題還有待解決。

音樂特色

在天壇公園神樂署排練中和韶樂 在天壇公園神樂署排練中和韶樂

中和韶樂源於中國古代雅樂,又名郊廟樂,是一種將禮、樂、歌、舞融為一體的典禮音樂。它是明清兩朝舉行祭祀、朝會及宴饗活動時所使用的音樂,也是中國古代最具典型意義的宮廷音樂,歷史源遠流長。因中國古人信奉“治民莫善於禮,移風易俗莫善於樂”,尊雅樂為“華夏正聲”,故歷朝歷代的中央政府均設立專職官員和職能部門負責有關音樂事宜。明初,太祖朱元璋將雅樂更名為中和韶樂,清朝沿用至今。中和韶樂的主要特點是:五聲音階的運用;一字一音,保存和延續了先秦雅樂的特徵;八音具備;有樂必有歌;突出鐘聲磬韻,體現“金聲玉振”的特色。 

保護現狀

中和韶樂在中國古代的發生、發展經歷了歷代傳承,直到清朝滅亡,中和韶樂才歸於沉寂。20世紀80年代,隨著對中國傳統文化重新認識,中和韶樂逐漸復甦。2004年9月天壇神樂署修復完成,天壇成立專門機構負責神樂署的管理和保護。

發掘、研究、保護中和韶樂這一古老的文化遺存,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首先,它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其次,它具有一定的實用價值(中和韶樂表示了中國古人對和諧完美的憧憬,其內涵符合儒家傳統的倫理道德,也表達了深邃宏遠的文化理念)。

如今中和韶樂喪失了昔日賴以生存的舞台,演出人員的演出水平也難以為繼,再加上現代人對傳統音樂日漸失去興趣。中和韶樂正面臨生存危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