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龍郵票印製

“大龍”郵票為銅質版模,雕刻家用手工逐枚刻制,由上海海關造冊處印製。全套共有3種面值,幣制為關平銀,1分銀為綠色,3分銀為紅色,5分銀為黃色,刷色有深淺暗亮等差異,採用凸版印刷,有背膠,齒孔12.5度。先後分三期印製、發行(後由於銅模損壞,沒有再印大龍郵票)。根據票幅和紙張等特徵分為:
(1)薄紙大龍:1878--1882年印製,為第一期。紙質韌薄,略呈透明,圖框間距約2.5mm,後期全張為25(5*5)枚,但3分銀全張為20(5*4)枚。此期印量最多。
(2)闊邊大龍:1882年印製,為第二期。圖框間距約4.5--5.0mm,紙張比較複雜,有的脆薄而易裂損。因紙張尺寸關係,3分銀全張改為15(5*3)枚,除3分銀外,另外兩種印量較少。5分銀新票存世尤少,為名貴品,俗稱黃5分,全張新票為孤品,原由美國集郵家施塔收藏,曾被中華郵票會譽為“西半球最罕貴之華郵”,1991年由香港林文琰購藏。
(3)厚紙大龍:1883--1885年印製,為第三期。紙質厚而不透明,圖框間距2.5--3.25mm,因子模磨損和紙張尺寸關係,全張都改為20(4*5或5*4)枚。因打孔機的緣故,打出來的齒孔有光齒和毛齒兩種,光齒的又稱“厚紙光齒大龍”,郵票齒孔周邊帶有纖維毛的稱“厚紙毛齒大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