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黃甘草湯[大黃甘草湯]

大黃甘草湯[大黃甘草湯]
大黃甘草湯[大黃甘草湯]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大黃甘草湯,中醫方劑名。出自《金匱要略》卷中。具有通腑瀉熱,和胃止嘔之功效。主治胃腸積熱,濁腐之氣上逆,食已即吐,吐勢急迫,大便秘結不通,苔黃,脈滑實者。

基本信息

歌訣

降逆大黃甘草湯,主治胃熱氣逆方,口乾口苦與口渴,食已即吐用之良。

組成

大大黃四兩(12g),甘草一兩(3g)。

用法

以水三升(600ml),煮取一升(200ml),分溫再服。

功用

通腑瀉熱,和胃止嘔。

主治

胃腸積熱,濁腐之氣上逆,食已即吐,吐勢急迫,大便秘結不通,苔黃,脈滑實者。

方義

實熱壅阻胃腸,腑氣不通,胃氣不降,火熱穢濁之氣上沖,故食已即吐。方中大黃蕩滌腸胃實熱,甘草緩急和胃,使攻下而不傷正氣,二藥合用能導積熱從大便而出,和胃而濁氣下降。

運用

本方主治實熱壅阻胃腸,腑氣不通之證。臨床以食已即吐,吐勢急迫,大便秘結,苔黃,脈滑實為辨證要點。

多種疾病辨證為實熱、火盛、毒聚、瘀滯、便結而正氣未虛者,都可用之,且多有良效。臨床套用廣泛,如用於治療慢性腎衰竭;小兒因內傷胃腸道疾病而致的高熱、嘔吐、便秘、口瘡、急性五官科疾病如急性喉炎、鼻衄、牙齦炎、急性中耳炎等;急性胃潰瘍出血;既可治一時性熱結便秘,又可治習慣性熱結便秘,抗腫瘤等疾病。

現代藥理研究,大黃味植物性瀉劑,能增進大腸蠕動而致瀉。甘草緩解胃腸平滑肌痙攣,藉以降低大黃過分刺激,防止腹痛,可見大黃甘草合用,即可瀉下實邪,又不傷其正氣。

加減化裁

如外邪犯胃,加藿香、紫蘇、佩蘭;食滯,加山楂、六曲;痰飲,加半夏、茯苓;氣滯,加枳殼、厚朴;腹痛,加木香、白芍;痢疾,加黃連、木香;肝胃不和,加柴胡、生麥芽、黃芩;腑實明顯,加芒硝;脾氣虛,加白朮、黨參、山藥;津虧,HIA石斛、沙參、麥冬。

使用注意

1、單味大黃長期服用可致肝硬化和電解質紊亂,單味甘草大量或長期服用,能引起水腫、血壓升高等。

2、虛症者不宜套用,注意多次飲、少量分服。

附註

附方1 大黃黃連瀉心湯

組成:大黃二兩(6g),黃連一兩(3g)。

功用:泄熱,消痞,和胃。

主治:心下痞,按之濡,其脈關上浮者。

出處:《傷寒論》

附方2 大半夏湯

組成:半夏(洗完用)二升(15g),人參三兩(9g),白蜜一升(9g)

功用:和胃降逆,益氣潤燥

主治:胃反證,朝食暮吐,或暮食朝吐,宿谷不化,吐後轉舒,神疲乏力,面色少華,肢體羸弱,大便燥結如羊屎狀,舌淡紅,苔少,脈細弱。

出處:《金匱要略》

化裁方之間的鑑別

大黃甘草湯與大黃黃連瀉心湯都可治療胃熱證,大黃甘草湯主治邪熱相結於胃中,邪氣上攻比較明顯,,病以食已即吐為主,故其治重在降逆;而大黃黃連瀉心湯主治邪熱擾亂脾胃之氣,氣機壅滯於心下,病以心下痞滿為主,其治重在消痞,是其不同。

大黃甘草湯與大半夏湯雖均治嘔吐而食谷不下之症,但大黃甘草湯治實熱中阻,腑氣不通,火熱上逆,則食入即吐;大半夏湯為治脾胃虛寒,不能消谷,故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可見病機臨床及不同,故前者用大黃甘草泄熱通泄,胃降嘔止,後者用半夏人參白蜜和胃,降逆止嘔。

重要文獻摘要

1、《金匱要略》:食已即吐者,大黃甘草湯主之。

2、《高注金匱要略》:此胃熱上熏之吐,為吐家之變證變治,而非胃反也。以苦寒瀉火之大黃為君,而佐以守中之甘草,不特浮大黃下趨之性,使從胃脘而下,且治急沖者,惟宜以緩降勝之也。

3、《金匱要略論注》:食已即吐,非復嘔家矣,亦非胃弱不能消,乃胃不容谷,食還即出者也。明是有物傷胃,營氣閉而不納,故以大黃通榮分已閉之谷氣,而兼以甘草調、其胃。《外台》治吐水,大黃亦能開脾氣之閉,而使散精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也。

中藥方劑之大字類一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大風子油
大黃流浸膏
大麥粥
大青根
大青龍湯
大順散
大風丸
大黃耆湯
大黃耆酒
大黃膏
大黃膏子
大黃芒消二味湯
大黃葶藶丸
大黃蝕肉膏
大黃連翹湯
大黃通格丸
大黃除熱湯
大黃飲
大黃梔子湯
大黃桔梗湯
大黃檳榔丸
大黃瀉肝散
大黃黃連湯
大黃塗方
大黃清胃丸
大黃煎
大黃煎丸
大黃甘草飲
大麥面
大麻丸
大麻仁散
大麻仁酒
大麻仁飲
大麻子散
大麻子湯
大麻子塗方
大麻風丸
大黃(庶蟲)蟲丸
大黃五味子丸
大黃化毒湯
大黃厚朴湯
大黃左經湯
大黃乾漆湯
大黃拓洗方
大黃揭毒散
大黑丸
大風子膏
大風引湯
大風神驗方
大風膏
大風門頂
大風龍膽膏
大香連丸
大驅風散
大鱉頭足丸
大鱉甲丸
大麝香丹
大麥敷方
大麥湯
大黑神丸
大麥芽散
大附丸
大附方
大降氣湯

大陷胸湯
大青丸
大青丹
大黑膏
大青煎
大青飲
大黑虎膏
大順丸
大龜丸
大順飲
大黃耆丸
大風丹
大風子丸
大通水銀丸
大通青金丹
大造固真膏
大道固腸丸
大酸棗湯
大醒脾散
大醒風湯
大金丹
大金牙酒
大金粟丸
大金花丸
大鐵彈丸
大陽丹
大豆煎
大豆甘草湯
大豆糵散
大豆飲
大貫眾平胃散
大車螯散
大達生散
大還丹
大連翹湯
大連翹飲
大追毒散
大通丸
大通散
錠子瘡藥
錠粉丸
雕胡飲
靛青飲
頂珠丸
頂禮散
顛茄流浸膏
顛茄片
顛茄酊
黛蛤散
黛黃散
鼎足方
大補真元湯
大補經湯
大補腎湯
大補茶膏
大附著散
大麻仁湯
大黃附子丸
大黃附子湯
大黃龍丸
大青散
大黃雪金湯
大黃膏丸
大麻子膏
大青飲子

大青龍加味湯
大麻子赤小豆湯
大麻子酒
大黃散瘀湯
大黃敷方
大黃一物湯
大黃枳殼丸
大黃六合湯
大黃甘遂湯
大通真丸
大通真圓
大黃桃仁湯
大造保童丸
大黃和車前子
大黃寒水散
大黃桔梗散
大黃芍藥湯
大黃當歸散
大黃粉蜜糊
大金散
大金液丹
大金牙散
大黃沒藥煎
大金箔丸
大黃泄熱湯
大黃苦酒
大鉤藤飲
大黃活命丹
大防風丸
大風引酒
大豆汁塗方
大豆湯
大豆浸酒
大風桃杏油
大風水銀膏
大風油
大豆紫湯
大豆膏
大豆茯苓散
大豆酒
大黃茯苓丸
大豆麨方
大豉湯
大敗毒膏
大黑虎丹
大風門散
大辟瘟丹
大辰砂丸
大黃耆散
大黃蜜煎
大遠志丸
大飛揚洗劑
大香甲散
大黃豉湯
大追風散
大透肌散
大香連圓
大通丹
大通聖白花蛇散
大黃牡丹湯
釣骨丸
釣鰲丸
大黃牡蠣湯
大黃甘草丸
大鱉甲湯
大麝香丸
大黑神膏

大麝香丹
大麥敷方
大麥湯
大黑神丸
大麥芽散
大黃甘草飲子
頂風立效散
頓止丹
大龍丹
顛茄浸膏
大麥煎散
大麥片粉
髑骨散
黛紅散
大黃酊
黛蠍煎
黛連蘆薈丸
黛鵝黃散
大麥糵丸
大麻仁丸
大黃醋煎丸
大補真陰湯
大附子丸
大補腎氣丸
大附散
大補脾丸
大麻仁敷方
大補血丸
大青膏
大麻仁粥
靛花丸
大阿魏丸
大黃牽牛散
大青龍加黃芩湯
大黃蟅蟲丸
大黃甘草湯
顛倒散洗劑
大黃朴消湯
大順湯
大黃飲子
大黃消石湯
大陷胸丸
黛柏散
大鎮心丸
大鎮心丹
大鎮心散
大黃湯
大防風湯
大黃枳殼湯
大阿膠丸
大黃散
大青升麻湯
大黃瀉熱湯
大黃黃連瀉心湯
大青湯
大青消毒湯
大黃丸
錠子眼藥
黛薈胡黃連丸
黛青散
大黃白芷
大黃車前子湯
大補營衛湯
大補肝腎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