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麻稈腐病

大麻稈腐病

幼苗染病 引起猝倒。葉片染病 產生黃褐色不規則形病斑。葉柄上產生長圓形褐色潰瘍斑。莖稈染病 莖部產生梭形至長條形病斑,後擴展到全莖,引起莖枯。病菌以菌絲體在病殘組織內或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氣溫高,多雨高濕易誘發此病;地勢低洼,麻株生長不良或偏施、過施氮肥發病重。

基本信息

中文名:大麻稈腐病
..

病原中文名:菜豆殼球孢
病原拉丁學名:Macrophominaphaseoli(Maubl.)Ashby.
病原分類地位:半知菌亞門
病害類型:真菌
主要危害作物:大麻
主要為害部位:葉,莖

為害症狀

幼苗染病引起猝倒。葉片染病產生黃褐色不規則形病斑。葉柄上產生長圓形褐色潰瘍斑。莖稈染病莖部產生梭形至長條形病斑,後擴展到全莖,引起莖枯,病部表面密生許多黑色小粒點。

病原形態特徵

Macrophominaphaseoli(Maubl.)Ashby.稱菜豆殼球孢,屬半知菌亞門真菌。分生孢子器散生或聚生,多埋生,球形至扁球形,暗褐色,炭質,大小96~163µm。分生孢子長梭形至長橢圓形,單胞無色,個別雙胞,大小14~29×4~9(µm)。能產生黑色菌核,常與分生孢子器混生在一起。病菌生長適溫30~32℃,最適pH6~6.8。

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

病菌以菌絲體在病殘組織內或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氣溫高,多雨高濕易誘發此病;地勢低洼,麻株生長不良或偏施、過施氮肥發病重。

防治方法

(1)實行3年以上輪作。
(2)收穫後及時清除病殘體,集中深埋或燒毀。
(3)適當密植,合理施肥澆水,防止濕氣滯留。
(4)發病初期噴灑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80%噴克可濕性粉劑600倍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