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市第二十四中學

大連市第二十四中學

大連市第二十四中學坐落於綠山腳下,勞動公園東南端,占地面積30000平方米。始建於1920年,由建國初期培養烈士子女和幹部後代的育才學校發展而來。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1

大連市第二十四中學坐落於綠山腳下,勞動公園東南端,占地面積30000平方米。始建於1920年,由建國初期培養烈士子女和幹部後代的育才學校發展而來,1960年更名為大連市第二十四中學,1962年被確定為遼寧省重點中學。建校以來,學校一直倍受各級領導的關懷,1951年,周恩來總理視察大連時曾到學校指導工作,要求重視對學生智力的培養、加強“五愛”教育,原大連市地委書記毛達恂同志擔任學校的第一任名譽校長,革命烈士楊開慧的妹妹楊開英擔任教導主任。深厚的歷史積澱和優良的辦學傳統造就了學校良好的社會聲譽。

教育科研

24中作為“全國數學奧林匹克基地校”“遼寧省物理教學基地”、“遼寧省化學競賽基地”,擁有一流的學科競賽教
百日誓師和畢業典禮百日誓師和畢業典禮
練隊伍,科學的競賽方案和完善的競賽培訓體系,在學科奧林匹克競賽和科研創新活動中均取得了優異的成績。近幾年來,學校共有500餘人次在國家和省級各科競賽中獲獎,其中有近300人次獲得了國家級一等獎並取得了被保送名牌大學或者高考加10分的資格,並有29人進入遼寧省代表隊並參加全國決賽,獲得金牌10枚,銀牌14枚,銅牌5枚。先後有8人進入國家集訓隊,創造奧林匹克競賽數學、物理、化學、生物、計算機、機器人和科技大賽等各學科大連市的最好成績。 各學科競賽活動連續四年被遼寧省科學技術協會、遼寧省教育廳等組織機構命名為“大連24中杯”學科競賽,同時學校連續承辦了四年的“全國高中化學競賽(遼寧賽區)和2007年全國高中物理競賽(遼寧賽區)”。2008年4月學校成功地承辦了遼寧省第二十三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在此次大賽中,高中生共有10人獲得了省級一等獎,學校占據了5人,並有兩名同學獲得了參加全國決賽的資格。近三年,24中學在科技創新大賽中共有30多個項目獲省一等獎,其中,有4個項目入選遼寧隊,參加全國決賽。

辦學榮譽

《荊軻刺秦王》話劇演出《荊軻刺秦王》話劇演出

90年代以來,24中先後為大連市培養出了16位省、市高考狀元,有300多名學生考入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香港大學,總人數在遼寧省名列前茅。在07屆清華大學提前保送和自主招生考試過程中,參加此次考試的全國共有1200人,學校參加測試的有8名學生,他們以優異的成績全部通過了此次考試,獲得了保送清華大學和自主招生的資格,其中有5名學生進入了全國前100名的行列。如此優異的成績得到了清華大學領導的高度評價,正如他們所說的,這么多的人數這么優異的成績在全國是少有的,在遼寧更是唯一的。

近3年,學校培養出了3名省市高考狀元。 2007年高考,學校再次刷新了歷史紀錄,不僅取得了一本上線率達到了94%,二本達到了100%的優異成績,而且遼寧省的理科狀元和第三名和第十名都花開我校,文科也取得了市內四區第一的好成績。具體是:趙逸軒同學為遼寧省理科第一名,靳琳同學為遼寧省第三名,裴蕾同學為遼寧省前十名;學校在文科學生黃朔楠(當初是自費生考入24中學的),在高考中以634分獲得大連市內文科狀元。
08年的高考中無論是高分數段人數、一本率還是平均分都處於大連市同類型學校遙遙領先的地位,其中600分以上總人數為150人,理科為129人,文科為21人,一本率為90%以上,並有26名學生被清華、北大和香港大學錄取。
09年的高考422人參考,600分以上總人數為234人,理科為173人,文科為61人,一本率為95.4%,27名學生被清華、北大和香港的大學錄取,理科平均599.5分,文科平均602.2。

師資力量

24中人宣言24中人宣言

二十四中擁有一支治學嚴謹、甘於奉獻、敢於創新的高素質教師隊伍。有專職教師119人,100%為大學本科以上學歷,具有研究生學歷和課程班結業的總計33人,占專職教師總數的26%,國家級優秀教師4人,省級優秀教師11人,特級教師7人,中學高級教師76人,市、區級骨幹教師和學科帶頭人33人;全市高中兼職教研員中學校占四分之一,語文組、數學組、化學組、政治組、生物組、地理組、體育組等教研組被大連市教育學院確定為有資格面向全市教師作專題講座的教研組。

辦學方向

學校以“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而設計,走國際化之路”的方針為指導,除多年堅持聘請外國教師在學校任教之外,同

廣播站的快樂生活廣播站的快樂生活

時在對外交流與合作方面,已逐步走向制度化,規範化,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自1997年起,學校先後與美國拉瑪高級中學,澳大利亞卡洛中學成為友好學校,並和多個國家的教育交流機構進行了廣泛的教育合作。迄今為止,已有近五百名學生到國外進行過短期學習和交流,有百餘名優秀學生通過各項交流赴美、英、加、澳等國家留學,並就讀於各名牌大學。
回首過去的光輝歷程,檢閱一個個激動人心的教育成就,倍感自豪、倍感自信,總結經驗,成就於“知識育人、文化育人、道德育人”的全面人才觀,成就於領導班子的勤政團結,成就於精英教師的樂業奉獻,成就於優秀學子的聰敏好學,學校更應該感謝這裡厚重的歷史,因為歷史積澱文化,文化孕育道德,道德潤澤智慧,所以我們說“沒有歷史,難成名校”。

歷史沿革

1

大連市第二十四中學正式建校為1958年9月,其歷史可以追溯到1920年日本占領時期由日本人設立的大連第五尋常國小校。(所以,二十四中實際意義上的建校史應為九十年,而非六十年) 

1920年:設立大連第五尋常國小校;

1925年:改為大連春日國小校;

1941年:改為大連春日國民學校;

1946年:日本投降,撤出大連,改為大連日僑初等學校第七校;

1949年:改名為育才學校;時任校長為毛達恂(原旅大市第一任地委書記,楊開慧的堂妹楊開英任第一屆教育主任)。

1951年:大連市第四國中成立;

1

1956年秋:育才學校與大連市第四國中合併,校名使用第四國中;

1958年起:改稱大連第二十四中學

大連市第二十四中學創建於1949年,1962年被評為遼寧省重點中學,2004年被評為遼寧省示範高中。

1949年9月1日,距新中國開國大典恰好一個月之前,大連市第二十四中學的前身——大連育才中學正式開學。學校的第一任校長是中國教育的先驅、當時大連市第一任市長毛達恂,第一任教務長是革命烈士楊開慧的堂妹楊開英。它的首批學生有很多是正在向全國進軍的南下幹部的子女和烈士遺孤,開國元勛徐海東、宋任窮的子女都曾在這裡就讀。

1951年元旦,新中國總理周恩來親臨這所僅僅成立了兩年的學校,並留下了親筆題詞:你們學校是培養人才的學校,很注意學生的德育和智力的培養,你們要教育孩子們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這要靠你們去創造教育的方法。今天,共和國開國總理的教育理念已被刻在巨石上屹立於學校圖書館前。

歷史鑄就典範,文化沉澱風采,跨越兩個世紀的錘鍊,獨有的風範成就了一代又一代學子的夢想,特有的風華,孕育了一批又一批時代的精英。

或許正是共和國總理關於創造教育方法的囑託,培養人才,注意學生的德育和智力的培養的願望,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的偉大精神便深深地根植於這塊土地,融進了二十四中人的血脈中,幻做成了二十四中的靈魂。夕陽蒼蒼,綠山茫茫,高高聳立的五愛碑像是一位深沉的智者,站在時代和時代的連線處,永遠和二十四中相伴。“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公共財物,為全體國民的公德”遒勁飛揚的碑文,是毛澤東主席在諄諄告誡,是中華文化博愛精神在殷殷叮囑,是五千年仁愛思想的表征。二十四中校訓“明德,篤志,博學,慎行”時刻警醒著二十四中人積極進取,拼搏前行,最終形成了“求是,尚美”的校風。

校園文化

2

大連市第二十四中學藍帆文學社始建於1997年,創始人暨第一屆社長李宗偉,秉著博思廣學、篤志佩弦的社團宗旨,在校領導的支持下,克服重重困難創建藍帆文學社。經過十二年,十二位社長的艱辛探索與不懈努力終於走到了今天。如今,藍帆文學社已經成長為一個集寫作,繪畫,採訪,宣傳,銷售於一體的綜合性社團。不僅為本校學生提供了一個展示自我風采提高寫作水平的平台,並且用銷售所得錢款大力支持校學生會活動,節省學校開支,曾先後四次贊助校歌手大賽與辯論會,為豐富學生課餘生活,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做出了貢獻。藍帆文學社組織嚴密管理到位。藍帆文學社下屬四個部門,文字編輯部、繪畫設計部、宣傳採訪部、銷售財務部。為了使更多愛好文學、熱衷銷售的同學參與其中,除了各部部長及幾位負責人員外,不設固定的參與人員。藉助這種方式,使每一位二十四中人都能成為社團的一員。並且能夠集思廣益,大力推動文學社的各項工作。與此同時,我們也加強內部管理工作。對來稿來件進行細心篩選,仔細校對,以保證校刊的質量。對出校銷售的同學統一進行培訓指導,使之能夠更加充分的展現二十四中人的活力與風采。每一期雜誌的徵稿、出版、銷售等工作結束後,我們都會照例進行總結表彰工作。總結實際操作過程中所遇到的障礙與問題,為以後的工作積累經驗。表彰這次工作中對文學社有過突出貢獻的同學,並頒發社章,以資鼓勵。同時為下一期雜誌的出版工作擬定計畫與時間安排,並進行簡要分工與責任分配。簡言之,藍帆文學社已大體形成了較完善的流程模式與管理制度,並在實踐逐步得到完善。藍帆文學社組織的活動以校外銷售為主。組織有意

籃帆文學社籃帆文學社

向的同學,在不影響學習並徵得老師同意的情況下,利用課餘時間回到國中母校進行校刊的銷售工作。在提高社會交往能力的同時,為想念老師的同學提供了一個返校的契機,深受同學的支持與好評。藍帆文學社不僅自我組織活動,而且積極配合學校的各項活動。校語文組老師會不定期的整理編和同學的優秀習作,並由藍帆文學社進行後期的文字處理與圖像編輯,整理成冊,在校內發售。因其上乘的質量,精美的做工,並對提高習作水平有較大幫助,為同學所喜愛,在二十四中,幾乎人手一本。歷年的校歌手大賽、辯論會、紫荊清華返校等活動,均有藍帆文學社提供場地、錄像設備與資金贊助,並且選拔主持人、小記者,製作宣傳海報,選派同學進行電腦製作以及提供後期支持,如刻錄光碟並在校內宣傳銷售等。從而保證各項活動有序正常的進行下去,並取得圓滿成功。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壯大,藍帆文學社已經在全市各初高中頗具聲望。校刊《藍帆》在各大中學均有銷售,並在市區內擁有三處經銷網點代理銷售。為初三學生量身打造的《中考特刊》,由歷屆中考的佼佼者介紹經驗與方法,為莘莘學子複習、備考指明了一條捷徑,深受學生好評。集合整理了優秀習作的《作文特刊》,為各位學生創造了一個賞析與交流作文的機會,互相交流,共同提高作文水平。更重要的是,藉助校刊的平台,讓更多的人了解二十四中人,走近二十四中,使二十四中人拼搏進取、朝氣蓬勃、健康陽光、全面發展的形象深入人心。進而使二十四中學的辦學理念“使每一個學生全面而健康發展”廣為人知。讓“東北小清華”這塊金字招牌更加流光溢彩,熠熠生輝。

大連市中學名錄(三)

基礎教育事業是國民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環,現在我們共同看下大連市都有哪些基礎教育類學校,本任務列舉的是大連市部分中學。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