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市甘井子區華南中學

大連市甘井子區華南中學

大連華南中學成立於1997年,是經市教育局批准由華南企業集團創辦的一所已運作了10年的穩定、規範、良性發展,在省、市乃至全國享有盛譽的民辦學校。學校坐落華南廣場,交通便利。現有36個高中班,1671人,教職工160人。學校占地面積10400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11243平方米,有標準化、現代化的辦學條件和教學設備。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大連市甘井子區華南中學大連市甘井子區華南中學

大連華南中學現有36個高中班,2個國中班,在校學生1676餘人,教職工160餘人。學校有教學樓、綜合實驗樓、學生宿舍、食堂各一棟。有微機室、多媒體語音室、多功能教室、各類實驗室、圖書館、電子閱覽室、體操館等專用教室。另外還有先進的教學網路、教學研究監控系統、閉路電視教學系統和齊全的教學設施。

近年來,學校加強國內外交流合作,先後與加拿大加成教育集團、英國劍橋教育集團開展教育交流,與紐西蘭南奧塔哥中學結成友好學校,與北京經貿職業學院航空服務學院合作辦學,為高三學生畢業又增加了一個新的升學渠道。

2002年華南中學被評為“遼寧省民辦教育先進單位”、“中國社會信譽知名學校”、“全國青少年科普創新示範學校”。2003年被評為“大連市民辦教育誠信學校”。2004年被評為“大連市優秀髮明單位”、“遼寧省民辦教育優秀學校”。2005年被評為“全國先進民辦學校”和“中國民辦教育品牌學校”。

師資隊伍

大連市甘井子區華南中學大連市甘井子區華南中學

辦好學校靠校長,支撐學校靠教師。辦好學校的關鍵是要有名師。民辦學校師資管理體制的優勢在於自主選聘、優勝劣汰,可以選最勝任、最優秀的教師到學校任教、當班主任。一所品牌學校,人心所向,則必然成為教育人才匯集的高地。所以大連華南中學目前擁有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良、相對穩定而又富有奉獻精神、充滿活力的高素質教師隊伍。學校104名教師中,特高級教師91人,大部分來自重點高中。教職工黨員有82人,還有獲得全國省市勞動模範、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和三八紅旗手光榮稱號的22人。

“學深為師,身正為范”,這是華南中學全體教師的職業座右銘;真誠關愛每一個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獲得成功,這是華南中學教師的職業準則;視質量為生命,視家長為朋友,視學生若親子,這是華南中學教師的職業追求。

民辦中學的學生,幾乎都是經歷了中考失利後,不甘落後,抱著一顆極力想考上大學的願望走進民辦高中。面對著這些背負巨大心理落差以及家長對學校的極大期盼,華南中學的領導和教師堅信:每朵花都有盛開的理由,每位學生都有成功的希望。他們要用自己的愛和付出重新喚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他們要讓每一位學生都得到尊重,讓每一位學生都得到關愛,讓每一位學生都得到發展,讓每一位學生都收穫成功。

教師的職業是光榮而神聖的,教師的天職首先是愛學生,這種愛是人世間一種偉大、純潔、真誠的愛,她像陽光灑向每一個角落,走進每一個學生的心田。青年班主任肖慧說過:“愛是最好的教育語言,對學生的愛,就是要尊重、理解和關心學生”。她在華南中學任教五年,用自己的愛心滋潤著班級里的每一個學生,像母親一樣受到學生們的熱愛,像姐姐一樣與學生們心心相通,她一直在用“即使是一塊冰也要把它暖熱”的愛心,努力在每一個學生心裡播下希望的種子。她深深的愛著自己的學生,執著的愛著自己的事業。她任班主任工作,每天都仔細的觀察每一個學生的表現,每一天都關注每一個學生細微的變化,她針對不同類型的學生施以不同方式的教育。班裡有一個同學因以往表現不佳休學後轉入肖老師的班裡,肖老師沒有歧視他,為喚起他的自尊和自信,就努力在他身上找閃光點。看他有文體特長,肖老師就在班級里為他創造機會表現自己,還推薦他到學校大展其文體才幹,為班級爭得了榮譽。一年的時間,他不僅贏得了同學們的欣賞,同時也收穫了滿滿的自信。經過三年的艱苦努力,最後終於實現了自己的理想,考上鄭州大學,並擔任系體育部部長,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高三畢業時,全班同學都滿懷深情的告訴肖老師:我的成功在華南中學,謝謝老師,謝謝學校!老師對學生這種真誠的愛心,換來了學生對老師的尊重和愛戴。肖慧老師僅是華南中學近50%中青年教師中的一個代表,他(她)們知道,自己所從事的教育工作是崇高的,責任是重大的。

大連市甘井子區華南中學校友大連市甘井子區華南中學校友

教師的心靈像紅燭一樣通亮,像鏡子一樣明淨,無私的奉獻是教師一生的追求,這種追求源於教師對教育事業的執著,來源於一種崇高的使命感。民辦學校的學生學習基礎不是很好,學習自覺性不夠強,學習方法不當,這是造成學生學習困難的最大障礙,也是班級里普遍存在的問題。高二·十一班班主任蘇彩雲老師認為:面對自己的學生,只靠老師和藹的目光,愛撫的動作和鼓勵性的話語等寬容舉動改變學生自我是不夠的,更需要靠老師的人格魅力和誠摯無私的付出和奉獻,讓學生體會學習成功的感受,才能真正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學生的求知慾,作為老師才能真正幫助學生實現自己的理想。她堅信依靠教師和學生兩個方面的自信心和積極性,班級的學習成績一定會提高。為此,她不僅上好每堂數學課,而且每天晚上放學後無償的為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補習兩節數學課,一點一滴,學生哪裡不會,她就從哪裡補起,學生一遍不會,她就反覆講解,直到學生學會為止。一年半下來,多少個晚上、節假日、蘇老師的奉獻和付出不僅換來了學生的自信和希望,而且班級里的學習成績大幅度提高,也贏得了家長的感激和稱讚。

事業就是生命。高度的責任感是一個教師成就事業的前提和基礎。趙玉琴老師2005年送走了一個畢業班後又接了一個高一新班。她憑著多年的教育教學經歷和經驗,獨特的教育教學風格和人格魅力,在華南中學的講壇上,實踐探索形成了適應華南學生需要的有個性特點的成功教藝和教法,促進了班級里每個學生的發展和成功。她說:每個學生高中生活只有一次,又是人生最關鍵時期。作為班主任要對學生的前途負責,就要去愛和接受每一個學生,讓他們都得到應有的教育,這不僅是對一個學生負責,也是對一個家庭負責,更是對社會負責。正因為這樣,趙老師把全身心都投入到學生身上。她在學校住宿,每天早早來到學校,很晚離開學校,她對班級的管理愛里有嚴,嚴里有情。她每接一個新班都十分關注自己在學生心目中的位置,做到讓學生接受、信任、尊敬、信賴、讓學生自覺自愿的服從老師的教育和管理。她告訴學生:做人上要記住“無規矩不成方圓”,要做一個美好的人;學習上要有水滴石穿的精神,功夫不負有心人,學習一定會成功的。在高三學生面臨聯考的關鍵時期,趙老師牽掛著班級的每一個學生。班級里有一個男同學,學習成績總在後邊,趙老師不放棄他,認為他學習基礎挺好,為什麼面臨聯考成績卻不好。她就找這個同學談心,幫助分析原因,找各科老師輔導,幫助學生補上薄弱的學科,最後使這個同學考上大連交通大學。

華南中學的老教師群體就是這樣,每天都懷著一腔強烈的工作熱情和責任感走進華南中學的大門,走進每一間教室。學生看到老師親切的、慈祥的目光和微笑的臉龐,學生感到心的溫暖和自信。師生心靈的火花在學習、生活中點燃,在感情上達到共鳴,不僅實現了教師用自己的知識和智慧去教育學生的作用,而且使學生獲得了成功的喜悅和家長對華南中學的感謝!

這一點一滴的感人事跡,匯成一首華南中學教師對學生的關愛之歌。正是這種關愛,使華南中學的學生在校園內學習、生活井然有序,快樂成長。華南中學老師們精湛的教育教學水平和服務意識,愛心和奉獻已成為家長、學生的美好記憶。家長給學校送來了表揚信和錦旗,畢業生給學校的信中寫道:“成功,從華南中學起航”。這一切贏得了社會對華南中學的讚譽,鑄就了華南中學的口碑。

學校管理

大連市甘井子區華南中學大連市甘井子區華南中學

成功的教育呼喚現代化的管理。現代化管理的核心是以人為本的管理。華南中學在辦學過程中,以制度化管理為基礎,以人性化管理為升華,以創建平安校園、綠色校園、書香校園、文明校園、人文校園、和諧校園為內容,提升校園文化建設的品位。讓愛和溫馨充滿校園,讓愛滋潤所有學生的心田,為學生成長創造一個安全、寬容、健康、團結、進取、創新、豐富多彩的、具有親和力和凝聚力的和諧發展的環境。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基礎教育任重而道遠,學校教育從根本上說是育人,並以德育為先。華南中學的德育工作始終立足於培養學生終生受用的良好習慣和優秀品質,形成了具有華南中學特色的德育模式。

今年寒假裡學校啟動“五愛”系列教育之一,即感恩父母教育活動。動員會上,學校領導講到:世界上只有一種愛的付出是不講回報的,那就是父母對子女的愛。它最執著、最真誠、最持久——父母養育了我們,我們應該感恩父母,為父母做點什麼。學校要求全校學生給父母洗一次腳,給父母寫一封信,做一件讓父母感動的事等,希望同學們能夠與父母做最直接的交流。在開學後感恩父母活動的驗收中,看到這次活動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全校有651名學生為父母打洗腳水,有252名學生為父母洗腳,許多家長在孩子為其洗腳後大受感動,打電話與老師交流,更有學生家長寫信給學校,表達自己的感動,對華南中學此項活動大加讚賞。幫父母洗一次腳看上去是一種形式,但傳遞的是親情。家長在信中這樣理解感恩教育的意義:“洗的是一雙腳,溫暖的卻是兩代人的心”。華南的學生也得到了深刻的體會,學生寫到:“仔細看看媽媽瘦了,爸爸老了,洗腳的那一刻,我哭了,淚水凝聚著我的孝心和親情。”兩輩人在感動中更懂得了珍惜父母的疼,感受到了孩子最誠摯的愛,感受到孩子一瞬間長大了,懂事了。

目前,這些看似樸素、平淡的“五愛”系列教育活動正在蘊藏著深深的人情味和人文關懷,在華南中學的校園內深入開展。

華南中學為創建“六大校園”,為形成有文化底蘊的濃厚的校園文化氛圍。學校經過十年的辦學實踐,把辦學目標、宗旨、理念、校訓、校風、教風、學風形成了統一和諧的校園理念。學校設定了固定的校園風采專欄,師生論壇專欄,100塊教育名言及文明警示語懸掛在走廊的牆壁上,形成文明走廊的一道風景線。讓學校每一面牆壁充滿文化,讓整個校園充滿教育,用其感召力和穿透力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薰陶和感染,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健全的人格,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華南校園人文景觀交相互映,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得到充分體現。每周一升旗儀式,師生同台演講,既體現了教育的平等和民主,又充滿了莊嚴和互勉。平日裡老師像父母一般,像朋友一樣對待每一位學生。課堂上做到諄諄教誨,一絲不苟;宿舍、餐廳、圖書館、走廊里、操場上到處都能見到師生之間的融會交流。教導主任隨堂聽課,年級主任跟蹤促膝談心,談笑風生中消除遺留在學生心裡的困惑和不滿,幫助學生克服困難,點燃了學生學習的希望和對人生的追求。

走進華南中學校園,給人的第一感受是所民辦中學,管理十分規範。“搏”字大旗立在學校正廳,鮮紅的旗面上寫道:“三年的培育之恩,一千零九十個日日夜夜,是華南中學給了我們騰飛的能力和勇氣。我們將以青春的生命,譜寫輝煌的人生,報答我們親愛母校濃濃的培育之情。親愛的學弟學妹們,真羨慕你們還生活在華南這塊沃土上。你們把為人正、為學勤,凡事用心,惜時如金,作為自己的座右銘,正體現了華南學子的精神風範。人是要有一點精神的,一個‘搏’字昭示著我們人生之旅的真諦。莫等閒,跟緊時間的腳步努力啊!親愛的老師再見了,再見了親愛的同學們!三年磨一劍,等待我們的成功訊息吧!”這感人肺腑之言,是華南學子一屆一屆傳承成功的象徵,激勵著在校學生為收穫成功,實現理想而奮力拚搏。每一天間操學校都向學生展示一條人生格言;每一課間都伴隨著音樂鈴聲的響起,傳來文明用語的提示,校園內事事無小節,處處是教育。華南中學的校園裡還活躍著一支76人組成的“校園學生志願者”隊伍。他們把愛校作為己任,把自覺自愿為學校服務作為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冬天除雪,大型活動做“義工”,平日裡清掃校園、關閉水閥、保護校車等等。14個小分隊的學生志願者,每天課餘時間為學校服務的身影覆蓋了整個校園,成為全校師生羨慕的人。和諧的校園氛圍影響著學生積極奮進的心態和寬容待人的品質。愛校如家已成為華南中學學生自覺行為。高三·六班的7名學生向全校發出“做文明中學生”的倡議書,倡導大家告別不文明習慣,做文明人;高一·一班學生倡議大家行動起來,節約每一滴水、每一度電,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學校內文明守紀,充滿關愛和友善,已成為一種校園風尚。這種風尚的形成是華南中學長期堅持全員管理的結果。班主任既是學生知識的傳授者,又是學生身邊的父母;衛生室的老師既是醫生,又是學生的知心朋友;宿舍輔導員既是紀律的約束者,又是學生生活的指導者;保全員既是安全的守衛者,又是學生的保護神;學生在最需要的時候總能得到最好的關愛和援助。

華南中學高雅的校園文化提升了學校的辦學品位,以人為本的管理鋪設了學生成功之路。

教學成果

教育質量是學校生存和發展的生命線,是家長、社會衡量一所民辦中學“好”與“壞”的重要標誌。十年耕耘花滿園,精心澆灌結碩果。華南中學已為國家培養了六屆總計2310名品學兼優的畢業生,其中考入清華大學、吉林大學、海事大學、東北大學、合肥工業大學、第四軍醫大學、遼寧大學、遼寧工程技術學院等本科院校的學生達937名。2004屆畢業生鍾博和2005屆畢業生盧鑫釜,都以高分分別被大連海事大學和合肥工業大學錄取,成為大連市民辦高中應屆畢業生的佼佼者。更值得慶賀的是2001屆畢業生王權、2002屆畢業生劉東海大學畢業後,又考入大連理工大學碩士研究生;趙偉大學畢業後考入遼寧師範大學碩士研究生。今天在校的華南中學全體師生為他們高興、為他們自豪。

華南中學之所以成功,之所以成為品牌學校,靠的就是緊緊抓住教育教學質量不放鬆。三年抓,抓三年,抓足三年,讓每一個學生都獲得學習成功,體驗學習成功的喜悅。

華南中學的領導深刻認識到,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關鍵是教師。因此,確定教師職業標準是:師德的表率,育人的楷模,教學的專家。因為民辦學校的教師隊伍是“海納百川”,從全國各地吸引名師、骨幹教師到學校任教。學校規範、完善了教師聘任考核辦法,嚴把教師選用入口關;倡導教師努力成為專家型教師。召開教學經驗交流大會,舉辦青年教師課堂教學展能大賽及教學課件製作展示會等,使華南中學的教師素質普遍提高,帶來的是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帶來的是學校教育教學成績的提高,學生不可能都站在同一起跑線上,也不可能用同樣的速度,沿著唯一的途徑,達到相同的終點。尤其是民辦中學學生成績層次多、跨度大、學習基礎不好,又相對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自學能力。面對這些教學上的難題,面對這些渴望獲得學習成功的學生,華南中學的領導向全校教師提出:“愛生是前提,業精是基礎,教法是橋樑,成功是目標”。經過十年的教育教學實踐探索,學校成功的形成了適應華南中學學生實際的、行之有效的教學特色和教學模式,被學生認可和接受。

把愛貫穿於教學活動的始終,激勵學生樹立信心、決心和恆心,讓學生做到想學、學會、會學。因材施教、分層教學、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教學質量,是學校的根本任務。學科成績的提高關鍵是抓好兩個方面的積極性:一是教師教學積極性;二是學生學習積極性。對每一個學生負責,讓每一個學生獲得成功,就必須從最後一名學生抓起,就必須不讓一個學生掉隊。學校日常教學堅持“低起點、小步走、分層次、勤回頭”。降低教學起點,以教材為本,對教材內容、例題、習題進行整和處理,重新搭配,因材施教,分層教學,調動師生教學互動的信心和積極性。運用勤練、勤考、勤批改、勤講評、勤反饋的滾碾式教學,使學生牢固掌握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打好基礎。

發展個性,培養特長,幫助學生成功。學校開展校園科技創新、研究性學習、社會綜合實踐活動,開展小發明、小製作、學科競賽、講演比賽、朗讀比賽、英語短劇比賽、綜合素質比賽等。成立了文學社、美術小組、計算機小組、生物、藝體特長等興趣小組,搭建學生展現特長的平台,營造學生才能展現氛圍,使學生的潛能得到挖掘,特長得到培養,在各類比賽中獲得優異成績和取得豐碩成果。在第五屆中國國際發明展覽會有4人獲銀獎和銅獎。在第二屆全國勞技教育創新作品大賽有3人獲銅獎。在首屆和第二屆全國中國小創新作文大賽有92人獲獎。在18、19兩屆省、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有29人獲獎。在大連市科技之星大賽有22人獲獎,並有19項獲國家專利獎。在大連市OM奧林匹克賽大連賽區有10人獲獎。在大連市計算機作品大賽有11人獲獎,總計有220個獲獎項目。這些特長生不僅在自己有興趣的領域獲得特別的發展,還遷移到學科學習上,同樣獲得成功。

學校特色

華南中學素質教育之路,洋溢著濃郁的人文精神,體現著鮮明的時代特色,充分顯示了民辦教育事業旺盛的生命力。

華南中學致力於開拓民辦教育品牌之路,創造了現代民辦教育跨越式發展的奇蹟。學校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努力實現“低進高出、高進優出”的戰略思想,使華南中學在大連民辦高中的行列中耀眼生輝。

學校始終以“創品牌、辦名校”為辦學目標;以“辦學生滿意、社會認同、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發展的學校”為辦學宗旨;以“把師愛和希望播撒在學生心中,讓學生享受高質量的教育,讓學生實現自己的願望和理想”為學校的責任、義務和永恆的追求,成為學校人人恪守的教育理念。

10年耕耘碩果纍纍。2002年學校被評為遼寧省民辦教育先進單位、中國社會信譽知名學校、全國青少年科普創新示範學校。2003年被評為大連市民辦教育誠信學校。2004年被評為遼寧省民辦教育優秀學校、大連市青少年發明創新教育先進學校、大連市優秀髮明單位。2005年被評為全國先進民辦學校和中國民辦教育品牌學校。

辦學優勢

10年來,大連華南中學從誠信辦學起步,以高質量、高品位、高水平辦學實踐和經驗鑄就了三大優勢:

其一,優秀的教師隊伍。名校的關鍵是有名師。學校有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良、專家型的教師群體。大部分教師來自各省市重點高中,有4名特級教師,87名高級教師,占一線教師的86%,中青年教師占50%。曾獲得全國省市勞動模範、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和三八紅旗手光榮稱號的有22人。他們有強烈的進取心、事業心、熱愛學生,不放棄每一個學生,為每一個學生一生負責。他們孜孜以求、辛勤奉獻,保證著華南中學教師隊伍長期、穩定和可持續發展。

其二,以人為本的管理。制度化管理和人性化管理相結合,從嚴治教、從嚴治學與熱愛學生、精心為學生服務相結合,創建平安校園、綠色校園、書香校園、文明校園、人文校園、和諧校園,讓愛和溫馨充滿校園,讓愛滋潤所有學生的心田。

其三,豐碩的教育教學成果。10年的實踐,學校碩果纍纍,桃李芬芳。學校年均聯考錄取率為97.8%,本科錄取率為40%。學校每年有150名學生加入共青團,有200名團員積極申請入黨,2005屆高三學生吳嬋娟、康鶴程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全市民辦高中首批學生黨員。

建校以來,學校已為國家培養了六屆總計2310名品學兼優的畢業生,其中考入清華大學、吉林大學、海事大學、東北大學、合肥工業大學、第四軍醫大學、遼寧大學等本科院校的學生達937名。

學校計算機、生物、地理、管樂、美術等13個科技興趣小組,參與人數近千人次。在國家、省市各類比賽中,總計有220人次獲獎,並有19項獲國家專利。

10年彈指一揮間。大連華南中學從當初誠信辦學起步,以品牌和實力鑄就了今天的輝煌,成為大連市民辦中學的驕傲。無數學子在華南中學這塊教育的沃土上,把夢想變為現實,成為國家棟樑之才。

大連市中學名錄(三)

基礎教育事業是國民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環,現在我們共同看下大連市都有哪些基礎教育類學校,本任務列舉的是大連市部分中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