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中山廣場近代建築群

大連中山廣場近代建築群

遼寧省大連市區,包括原大連民政署、原朝鮮銀行大連支行、原大和旅社、原日本東清輪船會社等。1900年由沙俄始建。1904年,日本殖民當局繼續實施俄國人的城市規劃意圖,在中山廣場相繼建成不同類型、建築形式各異的10幢建築。其中,原大連民政署建於1908年,為二層磚木結構的哥德式建築,建築面積3350平方米。原朝鮮銀行大連支行建於1918年,建築面積4925平方米。

信息

物質文化遺產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近現代重要史跡及建築
遼寧省
大連中山廣場近代建築群V-478

簡介

..
大連中山廣場,位於大連市中山區,總面積2.2萬平方米,直徑168米。廣場呈圓形輻射狀,有10條大路從這裡向四面八方輻射。因為四周裝有高級音響,每天定時播放世界名曲,所以又稱中山音樂廣場。廣場周圍建築大多建於本世紀初,有羅馬式的、哥德式的、文藝復興風格和折衷主義等,歐味很濃。玉石鋪裝的中心圓台典雅醒目;廣場周圍的建築多是日俄時期修建,這些建築現大部分被金融機構使用,所以也是大連市的金融中心。廣場對面是大連賓館,三星級。它建成於日本人統治時期的1909年,是大連當時最高級的賓館,叫大和旅館
中山廣場是大連最好的能欣賞到精美歐洲建築的廣場。它始建於1899年,當時大連被俄國統治,任大連市市長的俄國人為了表示對沙皇的忠誠,將該廣場取名為“尼古拉耶夫廣場”(尼古拉耶夫是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名字)。中山廣場的布局迥異於中國傳統的方格式建築布局,而完全是巴黎式的核輻射式布局,大連整體的城市設計風格也都是如此。日本人向來主張和諧的建築風格,當他們發現大連已被打上了歐洲建築的風格的底色時,他們沒有進行破壞重建,相反,他們對這種風格進行發揚和延續。日本一批和洋折中流派的設計師把大連作為試驗田開始了他們的仿歐洲風格的設計之旅。中山廣場上就又多了幾部由日本設計師的作品。有的建築採用典型的歐洲風格的巨大圓柱作為門面,在柱子底下仰望柱子頂端的巴洛克風格的雕花,真的能感受到巴黎廣場上的那種濃郁的浪漫奢華情調。
..

大和旅館舊址位於中山廣場4號,1914年建設,這座豪華西式賓館由日本人太田毅、吉田宗太郎設計,日本三葉洋行主持建造,是當時規模最大的高級賓館,建築面積11376平方米,鋼筋混凝土結構,具有巴洛克建築的風格。位於中山廣場4號。1945年8月,蘇軍駐大連警備司令部設此。1945年10月27日蘇軍在該館召開大連各界代表會議決定成立大連市政府。後改稱大連賓館。周恩來總理來連視察工作時曾在此下榻。2001年由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

1940年左右的大連大廣場為了在西伯利亞鐵路太平洋一端尋找一個不凍港,沙俄於1898年強租遼東半島,次年建立新城市“達里尼”,仿照巴黎進行城市規劃,在市中心圍繞圓形廣場設計放射狀道路,廣場周邊設政府、郵局、銀行等機構。然而,由於日俄戰爭,故只完成了廣場以北的城市建設,其餘地區未能動工。最終沙俄戰敗,規劃未能實現。日本占領遼東後,在占領地設關東都督府,對已建成區域的道路建築進行大規模改名行動,並繼續擴建城市。直至二戰結束、日本投降,中國收復遼東,絕大部分廣場及周邊原有建築保留至今,成為今日大連市的標誌性景觀。

周邊建築

按現地址(中山廣場1~10號)順序排列。
朝鮮銀行大連支店
File:FormerDalianbranchofJoseonBank.JPG原朝鮮銀行大連支店
..

文藝復興風格科林斯柱式建築,位於民康街和中山路之間。設計者是朝鮮銀行的建築顧問、銀行建築專家中村與資平,在京城(今首爾)開設建築設計事務所,1917年在大連開設分支機構,1922年回到日本,設計事務所由下屬宗像主一接手,改名中村宗像建築事務所。朝鮮銀行在日本占領地區同樣行使中央銀行的職能。二戰後,朝鮮銀行解散,建築最初由中國人民銀行大連市分行使用,後遷出,在其後身新建辦公大樓。目前由中國工商銀行中山廣場支行使用。
■設計-中村與資平(中村建築事務所)
■竣工-1920年
■結構-3層鋼筋磚結構
■延床面積-5,278m²
大連民政署(大連警察署)
File:FormerDalianPoliceStation.JPG原大連民政署
..

哥德式建築,位於中山路和玉光街之間。這座建築是日本統治時期廣場周邊最早的建築,鐘塔系參照歐洲市政廳風格而設。所用的磚由滿洲煉瓦會社生產,石材使用山東省出產的紅色花崗岩。設計者是關東都督府土木課的前田松韻為首的團隊。他是最早來到中國東北的日本建築師,日俄戰爭時曾指導軍用倉庫建設。不久後成為東京高等工業學校教授。儘管在任時間短暫,但奠定了大連民用建築規模和耐火構造的建築規則[2],對大連城市建設有一定影響。
大連民政署是關東都督府民政部下屬的管轄大連的行政機構,1922年改為大連警察署。二戰後建築成為中國海軍後勤部,後由遼寧省外貿廳使用。現為花旗銀行大連分行。
■設計-前田松韻(關東都督府民政部土木課)
■施工-荒川工務局
■開工-1907年8月1日
■竣工-1908年3月25日
■結構-2層磚結構,有鐘塔
■延床面積-約2,000m²
英國駐大連領事館
大連金融大廈
位於玉光街和延安路之間。1914年竣工。設計者是英國工務局上海事務所技師長輔佐H.Ashead。1952年後由大連市六一幼稚園使用。1995年因建築老化而拆除。
2000年在原址改建大連金融大廈,後現代主義建築。2001年後左半部分(玉光街一側)由廣東發展銀行使用,右半部分(延安路一側)由上海浦東發展銀行使用。
原大連聖公會教會(今中國基督教協會玉光街禮拜堂)
注1
後身左側(玉光街一側)玉光街2號是建於1928年、英國聖公會和日本聖公會共用的大連聖公會教堂,紅磚結構,現為玉光街禮拜堂。
大連大和旅館
File:FormerYamatoHotelDairen.JPG原大連大和旅館(今大連賓館)
主條目:大和旅館
文藝復興風格建築,位於延安路和解放街之間。正立面為花崗岩材質愛奧尼柱式,1909年開工,1914年竣工。設計者異說頗多,其中滿鐵技師太田毅的說法可信度相對較高。現為大連賓館(三星級),中外客人均可在此住宿。
■設計-滿鐵
■開工-1909年
■竣工-1914年
■結構-4層鋼筋磚結構
..

■建築面積-2,145m²
■延床面積-11,376m²
大連市役所
File:FormerDalianCityHall.JPG原大連市役所
折中主義風格建築,位於解放街和魯迅路之間。正門融入日本破風的意境,塔樓則融入京都祇園祭山車的意象。設計師是關東都督府土木課課長、大連民政署設計師前田松韻的繼任者松室重光。他在京都寺廟等古建築的修復工作方面有很大成績,而這一建築的設計也反映了他在這方面的見解。1947至1950年間由大連市人民政府使用,後成為大連市人民政府辦公樓(當時大連市和旅順市是旅大市下屬的平級行政單位)。現為中國工商銀行大連市分行。
■設計-松室重光(關東都督府民政部土木課)
■施工-清水建設
■竣工-1919年8月
■延床面積-9,870m²
東洋拓殖株式會社
原東洋拓殖株式會社大連支店
位於魯迅路和人民路之間。設計者是宗像主一,恰好是廣場正對面的朝鮮銀行大連支店設計者的下屬兼徒弟。1951至1957年作為中國共產黨大連市委辦公樓,後來成為市政府分辦公樓。現在由交通銀行大連市分行使用。
■設計-宗像主一
■竣工-1936年
■延床面積-8,105m²
中國銀行大連支店
File:FormerDalianbranchoftheBankofChina.JPG原中國銀行大連支店
文藝復興建築,位於人民路和七一街之間,建於1910年。中央的塔樓具有法式風格。清朝時期為大清銀行,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後改為中國銀行。二戰後由大連市教育局使用。現在是中信銀行中山支行。
■竣工-1910年6月
■延床面積-1,762m²
原台灣銀行大連支店
注2
身後左側(人民路一側)是台灣銀行大連支店,建於1910年,最上一層系蘇軍駐紮時期增建。現為大連銀行中山支行,地址是人民路6號。
大連人民文化俱樂部
大連人民文化俱樂部
主條目:大連人民文化俱樂部
建於1950年,位於七一街和民生街之間,是中山廣場周邊第一座由中國人建設的建築,由白俄羅斯工程師為首的蘇聯設計團設計。建築兼具音樂廳及劇場的功能,是大連重要的文藝活動中心。1995年和2008年各進行過一次維修,目前一層600個座位,二層400個座位。
橫濱正金銀行大連支店
File:YokohamaSpecieBankDalian.JPG原橫濱正金銀行大連支店
位於民生街和上海路之間,面向正南。妻木頼黃進行基礎設計,實質性的設計由其徒弟太田毅進行。1945年至1955年為蘇聯遠東銀行。現為中國銀行遼寧省分行。值得一提的是內部禁止拍照。
■設計-妻木頼黃、太田毅
■竣工-1909年
■延床面積-2,805m²
關東遞信局
原關東遞信局
位於上海路和民康街之間。與廣場正對面的大連市役所同為松室重光設計。蘇軍接收後臨時作為蘇軍大連警備司令部。今為大連市郵政局。
■設計-松室重光(關東都督府民政部土木課)
■竣工-1917年
■延床面積-2,556m²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