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賈丁氏鸚鵡

大賈丁氏鸚鵡

大賈丁氏鸚鵡,又名大怡和,是鸚形目鸚鵡科動物,主要分布在中非、安哥拉山林、肯亞以及坦尚尼亞北部。

基本信息

大賈丁氏鸚鵡:(又名:大怡和)
拉丁文名稱: Poicephalus gulielmi massaicus
英文名稱:Greater Jardine

大賈丁氏鸚鵡大賈丁氏鸚鵡

大賈丁氏鸚鵡是賈丁氏鸚鵡的三個亞種之一。這種鸚鵡體型跟黑翼賈丁氏鸚鵡相差不多, 羽色跟扇尾賈丁氏鸚鵡相類. 但本種跟前兩種最大分別為”喙”形比較細. 樣子跟前兩種不盡相同。
體重:約 300gram
身長:11吋
賈丁氏鸚鵡(Jardine's ),是Poicephalus屬中體型最大的品種之一, 它們的活動範圍涵括,中非、安哥拉山林、肯亞以及坦尚尼亞北部,
分佈:
分佈地分散不集中,主要分佈在非洲中部及西非部份地區,在西非包括賴比瑞亞東部到象牙海岸及迦納南部,在非洲中西部從喀麥隆南部到安哥拉西北部,薩伊北部、中非共和國東部到烏干達西南方及盧安達,肯亞坦尚尼亞北部也有其族群。
概述:
棲息地及野外習性,許多族群棲息在保護區內,包括了喀麥隆的柯魯國家公園與加納的比亞國家公園,在肯亞與坦尚尼亞賈丁氏鸚鵡主要棲息於海拔1800-3250m的高山森林中,剩餘的族群多棲息在低地雨林中,棲息或覓食時通常在離地3-12m高的樹洞中,繁殖期外時,多10隻左右一起活動,食物充足時或在棲息的樹上時聚集數量則較多,在肯亞的族群每日都會飛行60km的長距離尋覓食物。
它們與大多數的非洲鸚鵡一樣是安靜的種類,剛飼養時易不安與害羞,適應過程較慢,適應環境後會變得好動、體力充沛,啃咬力犟勁 ; 而且不易生病。冬天可抵受5度以上氣溫。但若所提供的籠子過小有可能因壓力與無聊而有拔羽的行為。
野外飲食是各種種子、水果、花、昆蟲、橄欄、棕櫚核果等。
說話能力 賈丁氏鸚鵡被認為非洲亞馬遜鸚鵡,亦有人稱之為 "完美寵物鸚鵡"。基於它們溫馴、不嘈雜、不會只認一個主人。在繁殖期亦不會像亞瑪遜般有攻擊性。學話能力相當高,有部份專家認為這類鸚鵡跟灰鸚鵡有同等智慧。
繁殖方法:

居住用標準的2尺半(長75cm)金屬鳥籠。一般來說賈丁氏鸚鵡約在5歲左右才開始有繁殖的徵兆出現,但也有可能再3、4歲多時就繁殖,無特定的繁殖季節,整年都可能繁殖。繁殖地點需挑選一安靜和隱密處,繁殖期間儘量避免經常翻動巢箱,有時會發生蛋無受精或親鳥殺死雛鳥的情況。

繁殖籠選擇市售標準3尺籠搭配直立式的草科巢箱是不錯的選擇;正常情況下牠們一胎都是產下3~4顆蛋,孵化期為26~28天,雛鳥從孵化至睜開眼睛約3~4周時間,幼鳥約84天後能獨自進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