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蠍

”韋昭註:“蠍,木蟲也。 原文:明彭將軍宏,征寇入蜀。 詢之土人,則曰:“寺中有妖,入者輒死。

拼音:dà xiē
含義:一是指成年的蠍;二是指較大的蠍
探源:蠍,一種蛛形動物,體長,頭胸部的鉗肢和腳須均呈螯狀;棲於乾燥地帶。中醫學上以乾燥蟲體入藥。《國語·晉語一》:“雖蝎譖(音:贈),焉避之?”韋昭註:“蠍,木蟲也。譖從中起,如蠍食木,木不能避也。”
語出:聊齋志異》(卷十一)第十三篇
原文:明彭將軍宏,征寇入蜀。至深山中,有大禪院,雲已百年無僧。詢之土人,則曰:“寺中有妖,入者輒死。”彭恐伏寇,率兵斬矛而入。前殿中有皂雕奪門飛去;中殿無異;有進之,則佛閣,周視亦無所見,但入者皆頭痛不能禁。彭親入,亦然。少頃,有大蠍如琵琶,自板上蠢蠢而下,一軍驚走,彭遂火其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