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藤峽瑤,壯等族農民起義

名稱來歷

大藤峽位於來賓市的東南部,是黔江流經武宣勒馬至桂平弩灘的峽谷,全長6000米,傳說在江面狹窄的碧灘處,有一條大藤橫跨江面成為人們來往的便橋而得名。​

起義概況

明朝年間,居住在桂平、武宣一帶的壯、瑤族人民,不滿明王朝的壓迫,多次舉行武裝起義,史稱大藤峽起義。

1

洪武十九年(1386年),羅泳山農民起義軍殺死廣西布政司參議湯敬恭,控制大藤峽一帶,壟斷桂平至武宣的黔江水路數十年。正統七年(1442年)藍受貳侯大苟率眾起義。藍遇害後,侯繼續領導鬥爭。景泰年間,義軍控制梧、潯、柳3府10多個州縣,天順七年到成化元年(1463~1465),義軍一支攻廣東肇慶、羅定、陽江等地,另一路進攻北流、陸川、博白、化州;一路經賀縣、富川入湖南江華、寧遠、桂陽等地,影響很大。成化元年韓雍糾合官軍和土司兵16萬人分5路圍剿,殺義軍萬餘人,侯大苟退守九層樓山(今桂平境),與官兵激戰多次,全部犧牲,明軍砍斷江上大藤,改名為斷藤峽。次年十二月,侯鄭昂率眾起義,夜襲潯州(桂平)府城,攻占容縣、北流、蒼梧、博白等地,堅持鬥爭4年之久。嘉靖年間(1522~1566),大藤人民再次起義,與八寨起義軍遙相呼應,配合作戰,王守仁率明軍和土司兵將起義鎮壓下去。天啟年間(1621~1627),明扶紀以鵝山為據點起義,被8000官兵剿殺,歷時200餘年的大藤峽起義才告終失敗。

起義影響

為了隔斷大藤峽瑤族義軍與各地瑤民的聯繫,明王朝徵調了大量的桂西俍兵到賀州至梧州一帶屯戍。由於土兵屯田戍守,不花中央政府的錢財,又達到穩定社會的作用,到了清朝時期,仍然推行明朝的政策,因而屯戍的土兵就永久性的屯守異鄉異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