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絨球帽

大絨球帽

大絨球帽是德國黑森林地區的女性民族傳統頭飾,發源於1750年代,是黑森林的象徵和標誌。它只出現在黑森林中三個相鄰的村鎮古塔赫、沃爾法赫-基爾恩巴赫和霍爾恩堡-賴辛巴赫。當地女性多在節慶、宗教儀式和習俗表演時佩戴大絨球帽。

大絨球帽大絨球帽
大絨球帽(德語:Bollenhut,Bollen在德語的某些方言中是“球”的意思,也有“洋蔥”的意思,所以又有稱“洋蔥帽”的)是德國黑森林地區的女性民族傳統頭飾,發源於1750年代,是黑森林的象徵和標誌

大絨球帽只出現在黑森林中三個相鄰的村鎮古塔赫(Gutach)、沃爾法赫-基爾恩巴赫(Wolfach-Kirnbach)和霍爾恩堡-賴辛巴赫(Hornberg-Reichenbach),這三個村鎮在1810年前屬於符騰堡的管轄,信仰福音派,與黑森林大部分地區的信仰不同。它在白色的寬大草帽襯底上,托著11個鮮艷的紅色或黑色大羊毛絨球,整齊地構成十字形狀,未婚的年輕女性戴紅色絨球帽,已婚女性則戴黑色絨球帽,而紅色絨球帽也只能在接受堅振禮後才能佩戴。之所以用11個絨球,是因為數字11在基督教中有象徵意義,11為4加4加3,第一個4代表地球的四端,第二個4代表天空的四端,3則代表三位一體。一頂大絨球帽重約1.5千克,至今仍完全由手工製作。由於大絨球帽別致的外型,加上電影《黑森林的女孩》(Schwarzwaldmädel,1950年)的成功,使得它在1950年代到1960年代聞名世界,並被錯誤地認為是整個黑森林地區的特色。如今,當地女性仍然在節慶、宗教儀式和習俗表演時佩戴大絨球帽。

頭飾裝束

古塔赫等地區女性佩戴大絨球帽時有整套嚴格的裝束要求。女性們身著黑色的寬鬆長裙,腰部摺疊多層;上身穿短袖的白色縫花襯衣,襯衣外穿無袖的天鵝絨緊身胸衣,胸衣有襯套,衣領是長方形的彩色鑲邊。頭上先戴黑色的網狀面紗,面紗的外沿是硬質的,使得面紗可以自然翹起,額頭前方還有一個精緻的刺繡,面紗上扎一塊絲質的圍巾,和面紗一起構成軟襯帽,整個襯帽用兩根黑色的細帶子繞在頭上,並在下巴下面打結。尚未接受堅振禮的小女孩和年老的女性只戴這種軟襯帽,而從接收了堅振禮開始,女孩還可以另外佩戴紅色的大絨球帽,直到結婚後佩戴黑色的大絨球帽。大絨球帽只在特殊的節慶時才佩戴,日常情況下的頭飾只是軟襯帽。節慶時,未婚女性還在髮辮上扎兩根紫色的長帶,並用玻璃珠子等做掛件垂飾,已婚女性則不在髮辮上掛垂飾,而是簡單地將長發盤起在帽沿下面。

參考文獻

Schlaffke,Marlen:VonBollenhütenundRitterburgen:100JahreTourismuswerbungimSchwarzwaldundThüringerWald/MarlenSchlaffke.München,2005.ISBN3-89019-577-6
Gutach:HeimatderBollenhut-Tracht,BrauchtumundbäuerlicheLebenswelt,Künstlerkolonie/hrsg.vonderGemeindeGutach.Konstanz:Stadler,2000.ISBN3-7977-0286-8
Röhrich,Lutz;Schlenker,HermannDer:Bollenhut-EinSymbolderSchwarzwälderTracht.Göttingen,1993.
Ringwald-Engelhardt,Inge:Strohdach&Bollenhut:GeschichtenumdenVogtbauernhof.Tübingen:Metz,1984.ISBN3-921580-44-7
MusikvereinTrachtenkapelleKirnbache.V.:DieBollenhut-Tracht.
ZentralefürUnterrichtsmediene.V.:DerBollenhut.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