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笑絕纓

大笑絕纓,出自《史記・滑稽列傳》。形容為某種可笑的事而大笑、狂笑等。

這個典故出自《史記・滑稽列傳》。
戰國時,楚國派大軍攻打齊國。齊王十分焦急,派大臣淳于髡( kūn)前往趙國搬救兵。出發前,齊王拿出準備獻給趙國的禮物――一百斤黃金,車乘十套。淳于髡看了,仰天大笑,笑得渾身發抖,連繫帽子的帶子都斷了。
齊王見他如此,很奇怪,問道:“先生笑什麼?是不是認為這些禮物太少?”淳于髡說:“我哪裡敢嫌東西少呢?”齊王很不高興的追問道:“那你為什麼笑呢?”淳于髡說:“今天我從東方來,路上遇見一個人在拜神,請神靈保佑今年能有個好收成。那個人準備的祭品很簡單,只有一隻豬蹄,一碗淡酒。但他在祝告時希望今年糧食大豐收,多得吃不完。此人獻祭的東西那么少,而他向神靈乞求的東西又那么多,實在可笑。剛才我就是想起了這件事,所以才大笑的。”
齊王聽了完,知道他是在提醒自己,既然向趙國請求救兵,送禮時就不能太吝嗇。於是,他立刻命人又增加黃金千鎰(yì,古代重量單位,合當時的二十兩)、白璧( bì,平圓形中間有孔的玉)十雙、車乘十套。
後人用“大笑絕纓”這個典故,來形容為某種可笑的事而大笑、狂笑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