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石頭社區

清朝道光年間劉氏祖劉成涇從西九水村遷此立村。社區東原有兩塊大石頭:其一名曰 “太師椅”(以形態而狀名),長20米、寬5米、高15米餘,只可惜該石1970年被社區居民打成料石賣掉,其二名曰“二起樓”,石頂有一平台能坐下10餘人,每到夏晚社區里人就陸續來到這塊石頭上納涼,居高臨下尤如住在二層樓上。因二石較有名氣,人們便以此取村名。

簡介

山東省青島市嶗山區沙子口街道大石頭社區

位置

西九水、東九水、大石頭、大石、龍泉五個行政村,人們習慣統稱為南九水。南九水距沙子口街道辦事處駐地西北約6公里,五村地域緊密相連、群山環抱、幽靜美麗,因位居著名的嶗山風景區北九水山南而得名。這幾個村子都以劉姓為主,並且同祖同根,劉氏家廟坐落在西九水村村內。發源於柳樹台和北大林山脈的南九水河,依次流經南九水各村,從沙子口入海。

自然環境

大石頭村位於南九水河北岸,陡澗山西北,東北與大石頭村相鄰,西與東九水村接壤。村子四面環山,山勢連綿起伏,或突起兀立,傲視蒼穹;或墩壯平緩,蓄意待發;或怪石磋岈,姿態萬千;或松林遍布,峰巒盡染。發源於嶗山西南麓的南九水河一年四季水流不斷,經村東向村西劃出一道美麗的弧線瀉涌而下,把遠離塵囂的大石頭村裝扮的分外秀美靚麗。

村莊由來

清朝道光年間劉氏祖劉成涇從西九水村遷此立村。社區東原有兩塊大石頭:其一名曰 “太師椅”(以形態而狀名),長20米、寬5米、高15米餘,只可惜該石1970年被社區居民打成料石賣掉,其二名曰“二起樓”,石頂有一平台能坐下10餘人,每到夏晚社區里人就陸續來到這塊石頭上納涼,居高臨下尤如住在二層樓上。因二石較有名氣,人們便以此取村名。

詳細

政區人口

位於南九水河北岸,陡澗山西北,東北與大石社區相鄰,西與東九水社區接壤,距沙子口街道辦事處駐地6.8公里。2004年全社區有居民101戶,295人。
經濟狀況 大石頭社區居民以農耕為業,農作物主要有地瓜、玉米、土豆、高梁、穀子、花生、芋頭等。大石頭社區居民心靈手巧,能工巧匠多,勞動力主要從事石料加工,另有部分人從事汽車運輸、木工、建築、商貿等。栽植櫻桃300畝,杏100畝,被譽為“櫻桃之鄉”。1990年創辦了電纜盤廠。2004年全社區總收入2910萬元,人均收入5864元。

社會事業

社區投資20萬元修建吃水井,居民吃上了乾淨衛生的自來水。重視加強對社區居民的文化教育,對優秀學生設立了獎學金。先後投資硬化了路面,修建了攔水壩。重視社區容整潔,成立了 “夕陽紅”環衛隊,對垃圾管理做到日產日清。關心尊敬老人,每逢節日社區里都要籌備一份禮品走訪和看望老人。

民俗

耕地300餘畝,山林面積3000餘畝。相傳清朝道光年間劉氏祖劉成涇從西九水村遷此立村。村東有兩塊大石頭,其一名曰“太師椅”(以形態而狀名),長20米、寬5米、高15米餘,石頭之上長有兩棵樹,一棵為嶗山當地的軟棗樹,一棵是桃樹,只可惜該石1970年被村民打成石料賣掉了,剩下的地方被村民蓋上了房屋;其二名曰“二起樓”(以感覺而狀名),石頂有一平台能坐下10餘人,每到夏夜村里人就陸續來到這塊石頭上納涼,居高臨下猶如住在二層樓上。因二石較有名氣,人們便以此取村名。
大石頭村人心靈手巧,能工巧匠甚多,勞動力主要從事石料加工,另有部分人從事汽車運輸、木工、建築、商貿等。俗話說:“櫻桃好吃樹難栽”,勤勞的大石頭人不斷移植栽種櫻桃和杏樹,至今已有上百年的歷史,現已栽植櫻桃300餘畝,杏100餘畝,被譽為“櫻桃之鄉”。大石頭村的櫻桃個大、甜潤,是上好的珍饈。每年五月櫻桃熟了的時候,遊人絡繹不絕,村子沉浸在一片濃濃的“節日”氣氛中。1990年村里還創辦了電纜盤廠。

經濟

2004年大石頭村經濟總收入2910萬元,人均收入5864元。
根據青島市嶗山區人民政府檔案嶗政發[2004]230號《青島市嶗山區人民政府關於同意流清河等36個村委會改為社區居委會的批覆》,由村委會改為社區居委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