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家土寨社區

秦家土寨社區

北依鶴山,西與即墨岙山衛西上莊社區相連,東南與江家土寨社區相鄰,東臨黃海。 社區南的土寨河,河道寬闊,地下水和河沙蘊藏量豐富。 該社區興辦企業,退耕還林,隨著經濟發展,社區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2004年經濟總收入2000萬元,人均5000元。

社區概況

位於青島市嶗山區王哥莊街道的最北方,距王哥莊街道辦事處駐地6.5公里。該社區包含大石頭和秦家土

秦家土寨社區景色
寨兩個自然社區。北依鶴山,西與即墨岙山衛西上莊社區相連,東南與江家土寨社區相鄰,東臨黃海。
2004年全社區380戶、1022人。有秦、張兩大姓氏,其餘為劉、呂、孫等姓氏。

社區沿革

社區秦氏祖“福榮”於明朝永樂二年由小雲南(山西大同以南)遷即墨縣,始居南關,明朝末年遷此定居,冠以姓氏而得名。明末,張氏祖從寧海遷即墨縣岙山衛,後到秦家土寨社區定居。因軍隊曾在這兒附近的沙灘上安營紮寨,故名“土寨”。
根據青島市嶗山區人民政府檔案嶗政發[2004]231號《青島市嶗山區人民政府關於同意黃泥崖等34個村委會改為社區居委會的批覆》,由村委會改為社區居委會。

社區景色

社區東北的鶴山,山不高而崢嶸清秀,澗不闊而深奇幽妙,境不廣而曲折迴環。

社區經濟

以農業和果品為主,工副業以採石為主,有資料顯示,社區有耕地718畝,山嵐850畝,生態公益林834.5畝,栽植黑松、蘋果、杏、桃、山楂等樹木。
社區南的土寨河,河道寬闊,地下水和河沙蘊藏量豐富。有資料顯示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以前,每逢汛季,河水經常泛濫,威脅社區居民生命和財產安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改造了土寨河,大興水利建設,打機井,建起灌溉渠,對1000多畝良田進行了自流灌溉,糧食畝產最多可達1400餘斤,該社區是王哥莊街道主要產糧社區之一。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社區在海邊沙灘建起了育苗養殖場,培育出的第二代斑節蝦苗種,滿足全街道蝦池養殖的要求,又為其它縣區的養殖戶提供了種苗保障,被譽為“對蝦社區”。該場養殖的嶗山刺參,以體壁厚、肉刺大等特點,被評為嶗山十大特產品牌單位。
該社區興辦企業,退耕還林,隨著經濟發展,社區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2004年經濟總收入2000萬元,人均5000元。

基礎設施

該社區實現了“社區道路水泥化、居民吃水自來水化、戶戶燒飯液氣化、家家通訊程控化、全社區電視有線化、社區居民生活優質化”,70多棟居民別墅樓拔地而起,已展出現代化新社區的新景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