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看麥娘

大看麥娘

栽培要點:大看麥娘可引種栽培,種子細小而輕,千粒重僅 0.76—0.83g。種子發芽率低,據報導,發芽率很少超過56%,種 子壽命短,貯存1年後發芽率則可降低10%,2年後降低20—30%, 3年後喪失了播種價值。由於種子細小應注意整地。它的種子成熱不整齊,完熟後種子容易脫落,故收種應掌握在前期所抽出的穗,見到上部籽粒將要脫落時收穫為宜。

基本信息

植物介紹

大看麥娘
種中文名:大看麥娘
種拉丁名:Alopecurus pratensis Linn.
種別名 :草原看麥娘
科中文名:禾本科
科拉丁名:Gramineae
屬中文名:看麥娘屬
屬拉丁名:Alopecurus

形態特徵

形態特徵:多年生草本。具短根狀莖。稈直立或基部稍膝曲,高60—80 (110)cm。葉鞘光滑,短於節間,葉舌膜質,先端鈍圓,葉片長20—30Cm,寬3—6(10)mm,上面粗糙下面光滑。圓錐花序圓柱狀,長4—8cm,寬6一lOmm,灰綠色,小穗長橢圓形,長約5mm,含1小花,脫節於穎之下,穎等長,下部1/3互相連合,脊上具纖毛,外稃等長或稍短於穎,近基部伸出1芒,芒長6一8mm,中部膝曲,內稃缺(圖3)。細胞染色體:2n=28,42。
地理分布:分布於我國東北及西北,歐洲、亞洲的寒溫地帶也有。
生態特徵:大看麥娘為中生根莖——疏叢型禾草。是草甸草原、山地草甸和鹽漬畫草甸草地常見的伴生種.對土壤和水分條件要求較高,適宜生長在濕潤而寒冷氣候地區.不耐炎熱及乾旱。它喜生於中性及微鹼性的肥沃黑壤土上,,在過酸的土壤上往往會死亡,在鹽漬化土壤上生長不良。在富含有機質的山地草甸土、山地暗栗鈣土和地下水位較高的栗鈣土上也可生長。它在新疆阿爾泰山和薩烏爾山是山地高禾草草甸的建群種之一,天山北坡海拔在1600—2500m的中高山帶,是山地禾草——雜類草山地草甸的伴生種和亞勢種,又是割草地主要牧草之一。大看麥娘分櫱力弱,分櫱持續時間長,分櫱形成新枝的根系發 生晚,並生長緩慢。據研究在刈割兩周后,有22%的新枝尚未發育 出新的根系,一個月後其根系入土深度僅有10—15cm。從分櫱期 至開花期根系生長也較慢,入土淺,大約98%的根系集中在0— 20cm的土層中。大看麥娘抗病力差,易受白粉病的感染,在鹽化低地草甸上, 常是當地麥角病的主要中間寄主之一。大看麥娘是冬性牧草,播種當年的苗不具有生殖枝,生活第二 年或第三年以後才能充分發育。可利用年限長,在草叢中可保留10 年或更長的時期。大看麥娘屬上繁禾草,葉量豐富。春季萌發較 早,一般在4月上旬至5月中旬返,地上部分生長較快, 6月抽 穗, 6月下旬開花, 7月結實。盛花期莖、葉和穗比為37:47:16 (不包括葉鞘)。

飼用價值

飼用價值:大看麥娘植株高大,葉量豐富,單株乾草產量25—30g。莖葉較柔嫩,飼用品質良好,利用年限較長,而產量中等。適口性好,青草各種牲畜喜食。此草適於刈割調製乾草,馬、牛喜食,綿羊、山羊採食較差。刈割以始花期前及始花期為宜,開花後 期莖葉粗老, 品質下降,結實後,因多帶有麥角,適口性降低,冬 季保留較好,牲畜仍採食。其化學成分如表3一l,消化率見表3-2。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