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菜乾燒心

大白菜乾燒心

大白菜乾燒心病又名乾心病,俗稱夾皮爛。各地已普遍發生,是大白菜的重要病害之一,一般病株率為10%~20%,嚴重時可高達80%以上。類似的症狀在甘藍、花椰菜、葉用萵苣等蔬菜上有發展趨勢。大白菜乾燒心的典型症狀是:外葉生長正常,剖開葉球後可看到部分心葉邊緣處變白、變黃、變乾,葉肉呈乾紙狀,病健組織區分明顯。

概述

大白菜乾燒心症狀白菜乾燒心症狀

大白菜乾燒心是一種生理性病害,由缺引起,嚴重影響產量和質量。植株缺鈣會影響細胞壁果膠酸鈣形成,限制細胞分裂,阻礙大白菜生長,使植株體內水分失調,發生“乾燒心”。一般心葉和內葉葉緣先發褐變薄或腐爛,以後逐漸向中包葉和外包葉發展。大白菜“乾燒心”症狀有三種,一是葉片葉緣乾枯,不向葉內擴展;二是嫩葉捲曲,邊緣變黃褐色,葉片薄如紙;三是葉片腐爛。

防治大白菜“乾燒心”,一是增施有機肥。有機肥養分全面,可作基肥全層施用,每畝施4000公斤,保持土壤中有機質含量在2.5%以上。二是合理排灌。土壤乾旱缺水,植株對鈣的吸收差;水分過多,抑制根系對養分的吸收,大白菜全生育期應保持土壤濕潤。三是施草木灰。草木灰中含有大量鉀元素及豐富的氧化鈣,在中性、偏酸性土壤上施用可補鉀增鈣,鹽鹼地不宜施用。四是生長期噴鈣肥水溶液。9月中旬至大白菜採收前半個月,用0.5%氯化鈣水溶液噴施2~3次,同時用0.2%~0.3%磷酸二氫鉀溶液混噴。

症狀特點

該病主要危害大白菜葉球。結球初期發病,嫩葉邊緣呈水漬狀、半透明,脫水後萎蔫呈白色帶狀。若在大白菜結球後發病,植株外觀正常,內葉葉緣部分變乾黃化,葉肉呈乾紙狀,有帶狀或不規則的病斑。發病部位和健康部位的界限較為清晰,病葉大致出現在葉球的第一至二十片,即植株第二十一至四十片葉位,其中的第二十三至三十三片葉位居多。貯藏期易誘發細菌感染,由乾心變腐爛。

發病條件

土壤鹽漬化時易發病;而南方土壤淋溶作用強、鹽分含量不高的地區,由於離子含量偏高,不利於植株吸收鈣離子而發病。在土壤缺水、乾旱年份蹲苗過度;過量施氮素化肥,不施或少施農家肥;菜田過量施用爐灰、垃圾等肥料,使土壤板結緊實;用污水或鹹水灌溉等,發病均重。此外,不同品種間的抗(耐)病性也有很大差異。

防治方法

①選用抗(耐)病品種。要因地制宜,選擇具有一定抗病或耐病性的大白菜品種。如北京的青慶塘沽大核桃紋、天津的新河中核桃紋中白4號,大連的青雜中豐等發病輕。

②選擇適宜的園田。通常應選擇土壤肥沃,含鹽量低的園田,具體要求為:菜田土壤有機質含量應在3%以上,全鹽含量在0.2%以下,氯化鈉含量低於0.05%。

③科學管水。播種前應澆透水,苗期提倡小水勤澆,蓮座期依天氣、墒情和植株長勢適度蹲苗,天氣乾旱也可不蹲苗。蹲苗後應澆足1次透水,包心期保持上面濕潤。灌水後及時中耕,防止土壤板結、鹽鹼上升。避免用污水和鹹水澆田。

④合理施肥。對長期使用氨態氮的土壤,要增施農家肥料,深耕施足基肥,提高保水保肥能力,改善土壤結構,根據土壤肥力控制氮素化肥用量,一般以每667米240~60千克為宜;同時要增施磷鉀肥。

⑤補施鈣素。酸性土壤可適當增施石灰,調節酸鹼度成中性,以利於根系對鈣的吸收。在大白菜蓮座末期,可向心葉撒施顆粒肥或次鈣粒肥,每株3~4克。也可從蓮座中期開始對心葉噴施O.7%氯化鈣加萘乙酸50毫克/千克混合液,每7~10天1次,連續噴灑4~5次,即具有一定的防治乾燒心病的效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