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溝灣

大溝灣

大溝灣是大自然的傑作,它位於都內蒙古鄂爾多斯鄂托克前旗城川鎮東南 18 公里處,大溝灣不僅以優質 “紅星 ”蘋果、紅尾鯉魚和避暑盛地 - 滴哨溝而馳名四海,更以是古“河套人”的故鄉而聞名於世。1922 年,法國天主教神父、地質古生物學家桑志華首次在這裡發現 3 件人類肢骨化石,翌年,他又與古生物學家德日進組成考察隊,在這裡進行了深入考察,發現了包括 45 個種類的脊椎動物化石和一批舊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存。每當夏秋時節,漫步在溝頂,青磚紅瓦,車來人往,五穀豐登,六畜興旺,一派生機盎然;穿行在溝底,古窯森森,土崖悠悠,荒沙漫漫,古木巍巍,一派原始氣息。

名稱來歷

大溝灣是大自然的傑作,它位於都內蒙古鄂爾多斯鄂托克前旗城川鎮東南 18 公里處,因發源於陝西省白宇山北麓的無定河

鄂托克前旗大溝灣鄂托克前旗大溝灣

注入城川大溝灣村而得名。大溝灣不僅以優質 “紅星 ”蘋果、紅尾鯉魚和避暑盛地 - 滴哨溝而馳名四海,更以是古“河套人”的故鄉而聞名於世。

環境優勢

特產和風景

大溝灣不僅以優質 " 紅星 " 蘋果、紅尾鯉魚和避暑盛地 - 滴哨溝而馳名四海,更以是古 "河套人 " 的故鄉而聞名於世。遺址由八大溝灣組成,地貌奇特,被譽為世界級的沙漠大峽谷。200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第五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套人的來歷

大溝灣大溝灣

1922 年,法國天主教神父、地質古生物學家桑志華首次在這裡發現 3 件人類肢骨化石,翌年,他又與古生物學家德日進組成考察隊,在這裡進行了深入考察,發現了包括 45 個種類的脊椎動物化石和一批舊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存。後來,德日進先生在研究這些古化石時,意外發現了一顆人的上門齒化石,經北京協和醫院解剖科主任步達生先生研究,取名 " 河套牙齒 " 。

本世紀四十年代,我國考古家裴文中先生在他的著作中首次使用了 " 河套人 " 和 " 河套文化 " (即薩拉烏素文化)兩個中文名詞,從此,大溝灣 " 一鳴驚人 " 。此後的三十年間,內蒙古自治區考古學家汪宇平和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兩位考古學家裴文中、賈蘭坡等先後多次來到這裡進行了深入、系統的考古研究,共發現 " 河套人 " 化石 10 多件、舊石器 100 多件。 " 河套人 " 及遺址不僅內容豐富,而且所處地理位置重要,具有非常重要的歷史和科研價值。

地勢

大溝灣蜿蜒成一個巨大的弓形大溝灣蜿蜒成一個巨大的弓形

大溝灣因無定河的曲折前行形成了深厚壯觀的北方溝川地貌和水回田繞的南方水鄉風

光,兩者的天然結合,繪就了一幅獨特而神奇的自然風情畫。每當夏秋時節,漫步在溝頂,青磚紅瓦,車來人往,五穀豐登,六畜興旺,一派生機盎然;穿行在溝底,古窯森森,土崖悠悠,荒沙漫漫,古木巍巍,一派原始氣息。境內 " 琵琶島 " 上禾苗飛舞,百鳥啁啾; " 水簾洞 " 處流水潺潺,濤聲悅耳; " 花果 園 " 中蜂飛蝶舞,百果飄香; " 美人湖 " 里魚兒嬉戲。熱情好客的民族風情相伴,令人置身桃園仙境,確有回歸自然、流連忘返的感覺。 大溝灣既是人們享受大自然恩賜的好去處,也是有識之士去體味古老歷史、增長知識的 " 博物館 " 。

公共運輸指南

鄂爾多斯市烏審旗巴圖灣300公里大巴、出租

呼和浩特烏審旗巴圖灣640公里大巴、出租

榆林市烏審旗巴圖灣200公里大巴、出租

門票

成人票:20元/人 兒童身高1.2米以下免票。

60—69歲以上老人持身份證購老人票12元,70歲老人免票。

軍官持軍官證免票 註:門票不包含項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