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湄公河

大湄公河是中國與東南亞相互依存的自然條件,該區域在陸上連線東北亞、東南亞和南亞地區,海上則連通太平洋和印度洋,戰略位置非常重要。

大湄公河是中國與東南亞相互依存的自然條件,該區域在陸上連線東北亞、東南亞和南亞地區,海上則連通太平洋和印度洋,戰略位置非常重要。

大湄公河全長4880多公里,流域面積達81萬平方公里。它源自中國青海的唐古拉山山脈,在中國境內段稱瀾滄江,於雲南省勐臘縣244號界樁處出境後稱湄公河。大湄公河次區域在陸上連線東北亞、東南亞和南亞地區,海上則連通太平洋和印度洋,戰略位置非常重要。

近年來,大湄公河流域的開發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被稱為“未開發的處女地”。早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湄公河流域就曾經有過開發建設的“興旺時期”,但越南戰爭和印支半島(現在稱中南半島)形勢的惡化使之陷入僵局。上世紀80年代,時任泰國總理差猜・春哈旺曾發出過把印支半島 “從戰場變為商場”的豪言壯語。

上世紀90年代初期以來,隨著國際環境的緩和,以及中國和東南亞國家關係的正常化,尤其是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使大湄公河流域的共同開發和綜合利用再次成為熱點。聯合國、亞洲開發銀行,以及東協、中、日、韓等對該流域的開發表現出極大興趣,多種開發機制相繼問世。

對中國來說,大湄公河有極重要的意義。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簡稱GMS)牽動著中國“睦鄰”、“安鄰”、“富鄰”的外交大計。

從地理上看,大湄公河是中國與東南亞各國相互依存的自然條件;從經濟看,這是我西南腹地走向海洋的通道,是“西部大開發”和“走出去”的戰略重疊區;從政治看,我國與東協地區國家致力於建設戰略夥伴關係,承諾與本區域欠已開發國家一道發展;從安全看,這是一片在經濟互動中告別衝突的土地,它理應成為“中國威脅論”的消弭之地。

從1993年起,中國開始參加“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部長級會議”。對這個由亞洲開發銀行負責協調的機制,“投入”是中國惟一的選擇。在此過程中,中國將與本地區國家建立一種平等互信、互惠互利的新型國際關係。

此外,中國還積極出資配合泛亞鐵路的建設。一些學者甚至預測,次區域未來不排除出現類似歐盟“申根協定”式合作框架的可能。
瀾滄江-湄公河次區域是指中國雲南省以及地處中半島的緬甸、寮國、泰國、高棉和越南5國,總面積233.19萬平方公里,總人口約2.3億。這一地區資源豐富、山川秀麗、文化底蘊雄厚,孕育著巨大的發展潛力。

(一)瀾滄江-湄公河次區域中國雲南段概況

雲南省是中國參與瀾滄江-湄公河次區域合作的主體,地處中國西南邊陲,西部與緬甸接壤,南部與寮國、越南毗連,邊界線長達4060公里。雲南歷來就是中國通往東南亞各國的陸路通道,有出境公路20多條。雲南省面積39.4萬平方公里,人口4236萬人(2002年3月13日雲南日報:文盲率11.43%,少數民族占總人口33.42%),少數民族約占全省人口的三分之一,24個世居少數民族中有15個民族跨境而居。湄公河在中國境內稱為瀾滄江,總長2162公里,在雲南境內部分長1247公里,流域面積8.87萬平方公里,占雲南省總面積的23%,流經8個地州,38個縣市。2000年末這38個縣市總人口為1017萬人,占雲南省人口總數的24%,人口平均密度69.6人/平方公里。雲南省內瀾滄江流域蘊藏著豐富的水及水能資源,僅瀾滄江水資源量就達517.6億立方米,占雲南省水資源總量的23.3%;水能資源可開發量達2250萬千瓦,約占該省可開發容量的25%,但目前的開發利用率很低,尚不到12%;開展國際水運也有良好的條件。瀾滄江流域地跨寒帶到熱帶的七個氣候帶,種質資源豐富,有可開發食品、醫藥、香料、園藝和植物化工等獨具特色的生物資源。流域內礦產資源豐富,鋅、鉛、鎘、鉈、伴生鍶儲量為中國第一。錫、銻、銅礦遠景儲量良好。流域內奇特多樣的自然景觀和絢麗多彩的人文風情構成了得開獨厚的旅遊資源。中國實行改革開放以來,雲南經濟和社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2000年全省國內生產總值達1955.3億元人民幣,工農業、旅遊業、對外貿易等取得飛躍的發展,是中國最主要的花卉、蔬菜、熱帶水果、菸葉等的出產地,菸草業、有色金屬產業在中國名列前茅,是中國最主要的旅遊目的地,2000年雲南省旅遊總收入居中國第六位。雲南省與周邊國家的友好往來進展迅速,區域合作呈現出美好的前景。

(二)瀾滄江-湄公河次區域其他國家概況

瀾滄江-湄公河次區域內的緬甸、寮國、泰國、高棉和越南5國都是中國的友好鄰邦。該區域地處熱帶和亞熱帶,地下礦藏品種多,儲量大;水及水能資源豐富,可開發潛力大;農、林、漁業門類多,自然條件好,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蘊、豐富多彩的自然景觀構成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特色旅遊區。優越的自然資源和美好的開發前景,不僅為區域內各國發展經濟創造了良好的條件,也漸漸引起有關國家和國際組織的關注,並以多種形式介入該區域的開發,使之成為頗具潛力的經濟成長地區。該區域內除泰國經濟比較發達外,其他4個國家經濟近些年來才有較快發展,原有經濟模式也受到挑戰,面臨經濟轉型問題。調整經濟結構,推行市場經濟體制,改善、加強基礎設施,吸引外來資金,推進對外貿易,發展壯大各自的綜合國力,已成為次區域內各國面臨的共同課題,各國為此都採取了一系列相關的政策和措施,並取得顯著成效,經濟狀況得到明顯改善,發展勢頭良好。瀾滄江-湄公河次區域合作必將有利於進一步調動、協調區域內國家的力量和資源,推動全方位、多渠道的合作,加快次區域經濟和社會的發展,為本地區的可持續發展和繁榮穩定做出積極的貢獻。

瀾滄江-湄公河次區域其他國家的基本情況簡表:

國別分類

緬甸

寮國

泰國

高棉

越南

國土面積
(平方公里)

67.66

23.68

51.3

18.1

32.96

人口
(萬人)

4800

510

6240

7630

1190

國內生產總值
(億美元)

103

18

1654

22

222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美元)

214

350

2738

185

29

森林覆蓋率(%)

48

45

20

45(約)

20(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