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型地殼

大洋型地殼

大洋型地殼,大洋型地殼構造域(oceanic crustal structuare domain)是岩石圈斷塊的一級構造單元。包括洋盆、火山鏈、海底隆起、海底平頂山和洋脊等地貌單元,簡稱洋殼。是分布於大洋盆地之下的地殼。

名詞說明

簡稱洋殼。是分布於大洋盆地之下的地殼。根據地震和重力研究,大洋型地殼與大陸型地殼有根本區別。它的結構總是

大洋型地殼大洋型地殼
大陸型地殼更為均一,自上而下,系由沉積層和矽鎂層(5—6km)組成,平均密度為3.0克/立方厘米,缺失矽鋁層。

地殼分層

近來一般把大洋型地殼從上到下分為三層:①未固結的沉積物,在大西洋中平均厚度為1km,

大洋型地殼大洋型地殼
在太平洋底厚度僅0.5km。②固結的沉積物,厚約1.7km,p波速度為5km/秒。③厚度不到5公里的可能是玄武岩或輝長岩層,其中p波速度為6.7公里/秒。洋殼的沉積厚度在不同的海域也有顯著的變化,但鎂鐵質的第三層卻相當均勻,在這一點上與厚度變化甚大的大陸型地殼的矽鎂層有很大不同。有人把“安山岩線”作為大洋型地殼和大陸型地殼的分界線。此線的大陸一側主要是安山岩、英安岩、流紋岩等,矽質較多(>50%),為大陸型地殼;而北線的大洋一側主要是橄欖玄武岩、粗面岩等,矽質較少(<50%),為大洋型地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