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決戰[1992年李俊 、韋廉執導歷史戰爭電影]

大決戰[1992年李俊 、韋廉執導歷史戰爭電影]

20世紀40年代末,中華民族迎來了決定命運的重要時刻。國共兩黨的抗爭進入攻堅階段,遼瀋戰役和淮海戰役後,蔣介石(趙恆多飾)受到極大觸動,意圖撤回華北六十萬國軍進入淮海,構築一條堅固的江淮防線。在此危急關頭,毛澤東主席(古月飾)在西柏坡發出指令,授意林彪(馬紹信飾)率領東北野戰軍秘密跨越長城,會同聶榮臻的華北野戰軍發起平津戰役,分割傅作義(李定保飾)軍團以作各個殲滅。傅一面婉拒美國勢力入住華北的請求,一面說服總統打消軍隊南撤的念頭,順利在華北取得空前的權力。誰知在此期間,解放軍已悄悄完成對平津的包圍。傅作義感到大勢已去,決定通過身為共產黨員的女兒冬菊(陳紅梅飾)與對手和談。只是和平的果實來之不易,在此之前還要經受更多的考驗。本片為中國共產黨誕生七十周年紀念作品,是大決戰三部曲的第三部。

劇情介紹

 《大決戰》劇照 《大決戰》劇照
20世紀40年代末,中華民族迎來了決定命運的重要時刻。國共兩黨的抗爭進入攻堅階段,遼瀋戰役和淮海戰役後,蔣介石(趙恆多飾)受到極大觸動,意圖撤回華北六十萬國軍進入淮海,構築一條堅固的江淮防線。在此危急關頭,毛澤東主席(古月飾)在西柏坡發出指令,授意林彪(馬紹信飾)率領東北野戰軍秘密跨越長城,會同聶榮臻的華北野戰軍發起平津戰役,分割傅作義(李定保飾)軍團以作各個殲滅。傅一面婉拒美國勢力入住華北的請求,一面說服總統打消軍。

部隊南撤的念頭,順利在華北取得空前的權力。誰知在此期間,解放軍已悄悄完成對平津的包圍。傅作義感到大勢已去,決定通過身為共產黨員的女兒冬菊(陳紅梅飾)與對手和談。只是和平的果實來之不易,在此之前還要經受更多的考驗……
本片為中國共產黨誕生七十周年紀念作品,是大決戰三部曲的第三部。

演職員表

演員表

毛澤東古月周貴元 中共中央主席,
周恩來 蘇林 ---- 國務院總理

 《大決戰》劇照 《大決戰》劇照
林彪 馬紹信---- 第四野戰軍司令員
羅榮桓 魯繼先 ---- 第四野戰軍政委
聶榮臻史崇仁 ---- 華北軍區司令員
劉少奇 郭法曾 ---- 國家主席
朱德 劉懷正 ----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
蔣介石 趙恆多 ---- 中華民國總統
任弼時 路希 ---- 中央書記處書記
鄧小平 盧奇 ---- ----
劉伯承 傅學誠 ---- ----
粟裕 謝偉才 ---- ----
陳毅 劉錫田 ---- ----
張治中 智一桐 ---- ----
李宗仁 楊次禹 ---- ----
陳長捷 徐光明 ---- ----
鄧寶珊 里坡 ---- ----
傅作義 李定保

職員表

導演:
李俊....總導演
韋廉....首席導演
楊光遠
景慕逵
翟俊傑
蔡繼渭
編劇:李平分、史超、王軍

影片評價

影片深入刻畫了中共中央領導人的政治大智慧,也把傅作義既深明大義,卻又不甘心輕易退出歷史舞台的心理。同時,電影也表現出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解放軍英勇善戰,不怕犧牲的精神。歷史地再現了解放天津的部分史實,讓人們了解到了真實的戰爭場面。

精彩對白

 《大決戰》劇照 《大決戰》劇照
國共雙方的一次會議,周貴元老師配的毛澤東,戴學廬老師配的蔣介石,根據完成台本整理。
巴大維:(英語,翻譯同步譯出)總統先生,先生們:坦率地說,我並不認為國防部對徐蚌會戰的部署是令人鼓舞的。克勞塞維茨說:主力會戰不是為一個次要目的而進行的一般性戰役,也不是某種隨意收縮性的試探性行動,而是奪取決定性勝利必須竭盡全力的殊死決鬥。但是,國防部的部署在多大程度上體現了這種積極進取的精神呢?儘管如此,畢竟還是做出了一個部署。十分遺憾的是,這個既定部署一在被隨意改變著。
何應欽:請允許我做一點說明。共軍僥倖攻占了我宿縣,但整個態勢並未改變,國防部方案原定內線作戰原則,其積極進攻精神絲毫不受影響,現正力解黃兵團之圍,以求重占宿縣,仍以徐州為中心,與敵作逐鹿之爭,決心始終未變。
劉少奇:華野、中野的任務,原是以十個月時間把敵人打到長江邊去。要在淮河以北解決問題,全部吃掉劉峙、杜聿明集團。從戰役進展情況看,我看做這樣的構想是切實可行的,肯定會有很多困難,要做一個充分的估計。
朱德:全國局面可以說順風順水。東北全境解放,幾大解放區連成一片,支援戰爭就有了保證了。國民黨那方面軍事上的優勢已經全部喪失了,政治經濟各方面也已經開始走向總崩潰,國統區人民反內戰反飢餓鬥爭,對我們也是一個支持。
任弼時:我贊成粟裕同志他們的預計,淮海打得好,不但中原解決問題,渡江以後也不會再有大仗可打了。
周恩來:如果淮海作這樣的構想,需要考慮,華北傅作義的五十多萬人一下奉命南撤,加入中原戰場,情況就不同了,弄不好會造成很大的被動,一定要想辦法把傅作義集團抑留在平津。
劉少奇:戰役指揮,支前補給很重,連同俘虜在內,多少人要吃飯啊。需要會同中央各分局和地方統籌解決。
朱德:從某種意義上說,最困難的事情不在我們這裡。
任弼時:是在前方各大將那裡。
周恩來:主席的意思是由劉伯承、陳毅、鄧小平、粟裕、譚震林五位同志組成一個總前委,劉、陳、鄧任常委,臨機處置一切,小平同志為總前委書記,如何?要不要舉一下手?
蔣介石:徐州地方,歷代大規模征戰五十餘次,是非曲折難以論說,但史家無不注意到,正是在這個古戰場,決定了多少代王朝的盛衰興亡、此興彼落,所以古來就有問鼎中原之說。
毛澤東:戰役發起以前,對隔斷徐州、蚌埠,完全孤立徐州這一大坨敵人,我們尚不敢做這種估計,對黃維集團加入淮海戰役,我們一直很擔心,現在看來,正是蔣介石破釜沉舟,調集了他最大的一個戰略集團,南線戰略決戰才顯得這樣非同小可,這樣有聲有色。
蔣介石:當年先總理令革命軍分三路會合徐州,興師北上,光復徐州的第二天,清帝見大勢已去,宣告退位。民國十六年四月,也正是在徐州城郊,我有幸親率數十萬健兒征討北洋軍閥孫傳芳、張宗昌,大獲全勝!
毛澤東:我講過,抗日戰爭快不得、解放戰爭拖不得。現在看來,這個話沒有錯,照一般規律,總兵力和裝備不超過對方,絕不可進入戰略決戰,也不盡然,解放戰爭兩年多,我們滾大大了,我們打精了,我們積累了有力決戰的條件。好比凹凸鏡,向著炎炎烈日,百倍千倍的光度聚合到一點上,白熱化了、冒煙了,不能不燃燒了!
蔣介石:我不明白,為什麼大家都在談論著項羽被困垓下,仿佛這中原古戰場對我們決定了凶多吉少。二十年前,我從徐州踏上征途,開始了第二次北伐,中華秋葉海棠遂歸於一統。本黨本軍所到之處,民眾竭誠歡迎,真可謂占盡天時,那種勃勃生機、萬物竟發的境界,猶在眼前。短短二十年之後,這裡竟至於一變而成為我們的葬身之地了么?
毛澤東:所謂戰略決戰,簡單說就是賭國家的命運,賭軍隊的命運,這個賭字很不好聽,可又找不到一個更恰題的字代替它,就是這么一回事,啪的一下押上去了。正是因為如此,事情臨到了面前,又禁不住心撲撲地跳,哪有這個道理,心慌的什麼呢?我們不怕燃燒,我們不怕白熱化,我們不怕燙著哪裡,我們的手不能發抖啊!
蔣介石:無論怎么樣,會戰兵力是以八十萬對六十萬,優勢在我!
毛澤東:六十萬對八十萬,這是一鍋夾生飯,夾生就夾生,也要把它吃下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