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望城村

元末,汪、金、溫三姓由山西省遷此建村,因村後有金代建築的望城觀,觀後有土埠,立土埠上可見古城裡西門垛城,故稱望城。後因村前又建一望城村,遂改稱大望城。

政區人口

位於望城街道辦事處腹地,距萊西火車站200米,東隔藍煙鐵路和劉家村相望,西與辛莊村為鄰,南和南望城村相連,北和東水道村接界。村域面積5017畝,糧田面積1174畝,其中水澆地700畝。2004年,全村共590戶1941人。

經濟狀況

該村地理位置優越,交通方便,人多地少,招商引資是村莊經濟發展的重頭戲。上世紀90年代以後,村莊大力發展二、三產業,積極搞好外向型經濟和民營經濟,1993年引進韓國獨資企業——青島成昌皮革有限公司,至2004年,全村共引進外資企業2個,民營企業7個,個體工商業戶137家,從事二、三產業的人數達到846人,全村經濟總收入5494萬元,農民人均收入5361元。

社會事業

社會事業發展迅速。農民生活逐步走向城市化,村莊住房整齊劃一,村莊面貌煥然一新,村內街道全部統一整修,主要道路已經硬化。住房水平明顯提高,部分民眾建起標準較高的二層樓;全村統一實現了通水、通電、通有線電視、通電話,截至2005年有線電視入戶率達77%,固定電話453門,手機380部。全村85%的農戶擁有彩電、冰櫃,機車成為民眾主要代步工具。村莊有衛生室1所,建有標準較高的文化大院,內設青年民兵之家、婦女之家、人口學校、老年活動室等,為民眾的文化生活創造了良好條件。社會化保障體系健全,村莊有完全國小1所,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100%,全部實現九年制義務教育;符合條件的老人一律吃上“五保 ”,符合條件的獨生子女均按國家政策投起了各種保險。

歷史文物

大望城村歷史悠久,村莊正東北100米處有金代建築望城觀遺址,元代進士劉海蟾曾在此修行,目前遺址尚有道家著名人物邱處機所書劉海蟾入道歌殘碑1塊,元代重修望城觀殘碑1段。新中國成立以後,萊西縣在望城觀遺址建烈士陵園1座,園內有巍峨高聳的革命烈士紀念碑和莊然肅穆的革命烈士紀念堂,園內安葬革命烈士1617名,其中孫春林、李佐民、解文卿等先烈均安葬於此。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