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有[詞牌名]

大有[詞牌名]

大有,詞牌名。以潘希白《大有·九日》為正體,雙調九十九字,前段八句四仄韻,後段十句五仄韻。代表作品有周邦彥《大有·仙骨清羸》等。

詞牌沿革

唐王維《奉和聖制重陽節宰臣及群官上壽應制》詩:“四海方無事,三秋大有年。”調名本此,即詠農業大豐收。調始見宋周邦彥《片玉集》(《清真集》不載)。吳訥《百家詞》於周邦彥此詞調名下注小石調(仲呂商)。《詞律》卷一五、《欽定詞譜》卷二七列此調。

格律說明

正體,雙調九十九字,前段八句四仄韻,後段十句五仄韻。以潘希白《大有·九日》為代表。此調始自周邦彥詞,其後段第七句押韻,因詞欠雅馴,故采此詞作譜。按周詞前段第三句“見傍人、驚怪消瘦”,“傍”字平聲。第五句“都緣薄倖賦情淺”,“賦”字仄聲。第六句“許多時,不成歡偶”,“許”字仄聲,“多時”二字俱平聲,“不”字仄聲。前結“何須負這心口”,“何”字平聲,“這”字仄聲。後段第三句“斷了更思量”,“斷”字仄聲。第四句“沒心永守”,“永”字仄聲。

格律對照

正體

格律對照例詞:《大有·九日》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中平、平仄平 。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中平仄,中中中、中平平 。仄仄仄仄平平,中平仄中平

戲馬台前,採花籬下,問歲華、還是重。恰歸來、南山翠色依。簾櫳昨夜聽風雨,都不是、登臨時。一片宋玉情懷,十分衛郎清

平平仄,平仄 。中仄仄平平,仄平中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 。仄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

紅萸佩,空對。砧杵動微寒,暗欺羅。秋色無多,早是敗荷衰。強整帽檐敧側,曾經向、天涯搔。幾回憶、故國蓴鱸,霜前雁

(說明:詞牌格律與對照例詞交錯排列。格律使用宋體字排印,例詞使用斜體字排印。詞牌符號含義如下:平,表示填平聲字;仄,表示填仄聲字;中,表示可平可仄。句末加粗為韻腳。)

典範詞作

北宋·周邦彥《大有·仙骨清羸》

仙骨清羸,沈腰憔悴,見傍人、驚怪消瘦。柳無言,雙眉盡日齊斗。都緣薄倖賦情淺,許多時、不成歡偶。幸自也,總由他,何須負這心口。

令人恨,行坐兒斷了更思量,沒心求守。前日相逢,又早見伊仍舊。卻更被溫存後。都忘了、當時僝僽。便搊撮、九百身心,依前待有。

南宋·潘希白《大有·九日》

見“格律對照”

清· 陳維崧 《大有·春閨和片玉詞》

亞字牆邊,楝花風大,小樓中、簾卷人瘦。滿圓林、參差綠草誰斗。屏山水鳥背人數,也何曾、愛單嫌偶。惱恨柳色空濛,和煙鎖畫欄口。

燈前懺,花底咒。小鴨戀紅衾,清清坐守。好夢瞢騰,愁到醒時依舊。自謝了丁香後。受無限、蜂僝蝶僽。十年事、凝想如無,閒思恰有。

清末近現代初· 汪東 《大有·弔影幽蛩》

弔影幽蛩,舞風寒翠,助哀吟、偏在長夜。掩珠櫳、依稀舊日情話。姮娥不似舊情淺,尚徘徊、清光穿罅。此境漫說淒涼,離人更難堪也。

殊方地,應自詫。撼枕盡濤聲,怒雷翻押。天黑雲昏,那見麗秋如畫。到此定懷鄉國,身如在、蕉窗荷榭。為君憶、宋玉招魂,蠻箋細寫。

清末近現代初· 趙熙 《大有·秋收》

秋水龍鱗,晚風牛背,散新晴、郊外芳晝。幾多時、春原嫩綠如繡。如今活計汗珠里,說經年、一家南畝。幸靠得天恩,酸心剩此升斗。

青黃斷,挨餓久。度日更無糠,白泥哄口。還刮龜毛,半死命根誰救。莫更笑,鄉中叟。軍歌響、如何將就。趁今日、鄭俠圖中,斟杯濁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