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幅面掃瞄器

大幅面掃瞄器

大幅面掃瞄器是一種掃瞄器,是一種計算機外圍輸入設備,有特有的高質量、高解析度、高精度等特點,主要套用於工程建築,大幅面掃瞄器按照成像方式與成像質量不同可分為: CCD成像方式與CIS成像方式。

大幅面掃瞄器的概念

大幅面掃瞄器是一種計算機外圍輸入設備,與我們普通家用(商用)掃瞄器最大的區別是掃描幅面的寬度、長度及精度、影像質量方面不同。通常我們將掃描幅面大於A3幅面的(29.7CMx42CM)的掃瞄器統稱為大幅面掃瞄器。
大幅面掃瞄器因其特有的高質量、高解析度、高精度等特點,主要套用於工程建築、機械設計、地理信息、廣告設計、藝術品複製等專業領域。
因為大幅面掃瞄器必須具有超寬幅面,因此大幅面掃瞄器都是由多組鏡頭排列而成的。下面我們就大幅面掃瞄器的相關技術進行剖析。

大幅面掃瞄器分類

按照成像方式與成像質量分類

大幅面掃瞄器按照成像方式與成像質量不同可分為: CCD成像方式與CIS成像方式。
CCD是英文Charge Coupled Device的縮寫,中文譯名即“電荷耦合器件”。從功能上看,它負責將鏡頭傳來的光信號轉換為電信號,類似於普通光學相機的膠片。CCD的感光系統通過透鏡進行成像的同時進行濾色處理,因此可以忠實的還原原有的色彩,根據CCD技術的不同,目前使用第六代CCD成像技術的色彩表現力、細節表現力及過渡色的表現力均達到了完美的效果。
CIS是英文Contact Image Sensor的縮寫,中文譯名即“接觸式圖像感測器”。CIS是由光源系統和感光系統的單件構成的集成模組。CIS在感光系統中沒有濾色裝置,因此色彩表現力及過渡色等方面遠遠低於CCD成像技術。
通俗的說,就好像一個全畫幅單眼數位照相機與一個普通卡片數位照相機一樣,指標都是1200萬像素,但是在成像質量方面根本就沒有任何可比性(根本不在一個級別上)。
CCD成像技術
早期CCD成像技術由於光學鏡頭的工藝以及加工工藝的限制,大多採用超大的光學鏡頭以及超大的

CCD模組(即CCD電路板)。其代表廠商為Contex(丹麥:康泰克斯)其主要成像方式如圖所示。按照走紙方式分類

大幅面掃瞄器按照走紙方式不同可分為: 平板式掃瞄器饋紙式掃瞄器

1、平板式掃瞄器
所謂平板式掃瞄器就是和家用(商用)掃瞄器一樣,將介質平放於掃瞄器圖像採集的大面積光學玻璃上,圖紙處於靜止狀態,採集圖像的CCD(或CIS)在固定的軌道內進行移動,採集必要的數據信息。這種走紙方式的最大優點是對介質不會造成任何損傷。典型的套用是掃描具有文物價值的資料或具有文物價值的易碎圖檔。
這種掃瞄器的最大缺點是速度較慢。
2、饋紙式掃瞄器
所謂的饋紙式掃瞄器,通俗的說就是掃瞄器成像機構處於靜止狀態,傳動機構帶動掃描介質向前移動,進行圖像數據的採集。
大幅面掃瞄器大幅面掃瞄器
目前絕大多數大幅面掃瞄器,基本上都是採用這種掃描方式。其最大的特點是具有很高的掃描速度同時還能獲得滿意的圖像質量。按照光源照明方式分類

大幅面掃瞄器按照光源照明方式不同可分為: 螢光燈管照明、LED照明。
1、螢光燈管照明
早期CCD成像技術的掃瞄器,全部採用的是螢光燈管照明,由於螢光燈管本身的特性,會造成頻閃,同時為了達到較為穩定的光源色溫,所以必須要進行長達1小時以上的預熱後才能進行掃描。
在掃瞄器使用過程中螢光燈管必須是一隻處於點亮狀態的,這樣一方面加速了螢光燈管的衰老,減少使用壽命,同時造成很大的能源浪費,因此無法滿足能源之星ENERGY STAR的要求。在國際上採用這種照明方式的掃瞄器已近開始逐漸退出市場。
2、LED照明
LED(即:發光二極體)發展至今已經發展到第三代技術, 其主要特點是體積小、高亮度(是普通螢光燈管的15倍)、低能耗(單個LED不到0.1W)、長壽命(LED的使用壽命可達10萬小時)、瞬間啟動、光源穩定無需預熱,與傳統光源相比,LED是半導體光電器件“高新尖”技術,具有線上編程,無限升級,靈活多變的特點。LED照明按照照明方式又分為單側LED照明與對稱雙光源LED照明(2D-LED)。

按走紙方式分類

大幅面掃瞄器走紙方式不同可分為: 全輪動態紙張傳輸系統、全輪被動紙張傳輸系統、半動態紙張傳輸系統。
1、全輪動態紙張傳輸系統

全輪動態紙張傳輸系統是基於鏇轉壓力的概念,基於很高的加工工藝製造而成。它採用的是與走紙滾筒同步轉動的一根(或2根)超高精度壓紙滾筒來帶動介質向前(或向後)移動,如圖所示
這種走紙方式,在保證將有摺痕或不平整圖紙壓平整(圖紙緊貼玻璃表面)的同時,還可以順利將圖紙送入掃瞄器。這種走紙系統能夠持續而均勻的施加最好的壓力從而保護易碎的原稿,即使像餐巾紙也能保證順暢通過而不會損壞。在獲得傳送紙張所需的牽引力和足夠的精度前提下確保原稿成像清晰銳利,色彩豐富並且有效的消除陰影、摺痕。
2、全輪被動紙張傳輸系統
採用這種走紙方式是由於加工工藝落後而採取的一種退而求其次的辦法,如圖所示
這種走紙方式由於中間壓紙的滾筒不能同步進行轉動,所以只能靠介質移動的時候,由介質帶動壓紙滾筒轉動,所以這種走紙方式在掃描時,不能對圖紙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因此在掃描較柔軟或較薄的介質時,及易壞圖紙(卡紙)。
3、半動態紙張傳輸系統
這種走紙方式是一種非常落後的壓紙方式,如圖所示;這種走紙方式由於中間使用的壓紙板,所以會經常造成嚴重的卡紙現象,因此極易損壞掃描介質。所以有時候為了掃描介質能夠較為順利的通過掃描視窗,就必須要壓紙板抬起,此時又會產生嚴重的接縫或者焦距失真的問題。因此,這種壓紙方式幾年前就已經開始淘汰了。按常用接口不同分類

大幅面掃瞄器常用接口不同可分為:SCSI接口、IEEE1394接口、USB接口、百兆網路接口、千兆網路接口
1、SCSI接口
早期大幅面掃瞄器多使用的是SCSI接口,這種接口必須要在計算機上插入一個專用的SCSI接口卡,傳輸速率非常低,對設備的開啟、關閉必要按照嚴格的順序執行,因此現在大幅面掃瞄器早已棄用了這種傳輸方式。
2、IEEE1394接口
IEEE1394接口就是我們俗稱的“火線”接口,其傳輸速率可以達到400M/S,由於這種接口設計的缺陷(可以反向插入),極易造成將設備主機板燒毀,並且這種接口也必須要在計算機上插入一個專用的接口卡。因此現在大幅面掃瞄器已經開始棄用這種傳輸方式。
3、USB2.0接口
USB2.0接口由於其良好的即插即用性,以及和微軟作業系統的高度兼容性,及高達480M/S的傳輸速度和傳輸穩定性,現在的大幅面掃瞄器廠商絕大多數使用的是這種接口。目前最新的USB3.0技術傳輸速率已經達到了600M/S的傳輸速率,相信大幅面掃瞄器廠家會在不久推出基於USB3.0的接口的
4、百兆乙太網網路接口
由於SCSI、1394、USB接口均要由掃瞄器直接連線到計算機,所以由於數據線長度的限制以及用戶對使用靈活性的需求,大幅面掃瞄器廠家相繼推出了傳輸、使用方式更為方便乙太網網路接口。
5、千兆乙太網網路接口
隨著計算機性能的提高及用戶對傳輸速度的要求越來越高,專業的大幅面掃瞄器生產商推出了傳輸速率更高的千兆乙太網網路接口,這種接口的理論傳輸速度達到了驚人的1000M/S,這種接口允許將大幅面掃瞄器連線至區域網路連線後,在區域網路內的任何計算機都能輕鬆的使用大幅面掃瞄器進行掃描。

大幅面掃瞄器常用光學解析度

大幅面掃瞄器和家用(商用掃瞄器)所不同的是,大幅面掃瞄器所提供的最大光學解析度為1200dpi×1200dpi、1200dpi×600dpi、600dpi×600dpi、508dpi×508dpi,也就是說目前大幅面掃瞄器最高的光學解析度為1200dpi×1200dpi。
通常很多用戶在使用或者購買大幅面掃瞄器的時候有一個誤區,即:看廠家所推薦的或者宣傳的最大解析度,例如:廠家所宣傳的最大解析度為3600dpi甚至是9600dpi;其實這個解析度是所謂的插值解析度,也就是後期用軟體在兩個相鄰的像素內在插入N個像素;這樣的話不僅會破壞原圖的真實信息;而且給後期的處理帶來很大的麻煩;同時我們在掃描檔案的時候根本不可能使用到高於600dpi×600dpi進行掃描;假設一個A0的圖紙如果使用彩色9600dpi掃描的話,所得到的檔案為442.50G,試想有什麼計算機和軟體能夠打開或者編輯這樣的檔案?我想大家永遠是不會用到這個雞肋一般的指標吧?所以不要對廠家宣傳的最大解析度所誤導。
綜上所述,大幅面掃瞄器與傳統家用(商用)平板掃瞄器表面看都是採用了CCD或者CIS成像技術,但是由於大幅面掃瞄器所套用的是專業的領域,並且在掃描長度上不能受到任何限制;在掃描寬度上也要滿足專業用戶的幅面寬度;在橫向、縱向掃描精度上必須要達到小於1‰的要求,甚至在極其專業的領域要達到0.5‰的精度,因此大幅面掃瞄器在製造難度,及加工工藝方面對生產廠家都提出了極高的要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